天天看點

狠心的父親,兒子被砍頭,父親卻不求請,這是為何?

說起戊戌六君子,譚嗣同應該是六個人中最讓人熟悉的,臨死之前譚詞同曾寫了一首詩,後兩句是死得其所,快哉快哉,從這兩句詩中就可以看出譚嗣同甘心赴死。

狠心的父親,兒子被砍頭,父親卻不求請,這是為何?

其實,戊戌變法失敗以後,包括譚嗣同放在内的衆多變法人士早就收到了消息,于是在慈禧太後命人抓捕他們之前就已經開始逃竄躲藏,而譚詞同也早早就收到消息,并且有機會得到去日本的船票,進而躲過一劫。

但是譚嗣同拒絕了。譚嗣同表示:縱觀古今中外凡是變法就沒有不流血犧牲的,而至今還沒有人為清政府的變法流血犧牲,既然如此,我便來當這變法犧牲的第一人,于是譚嗣同慷慨就義。

關于譚嗣同,他是一個官二代,他的父親譚繼洵是封疆大吏,在清政府中的官職舉足輕重,手中的權力也很大,但是在譚嗣同出事以後,作為父親的譚繼洵并沒有為自己的兒子求情,隻是寫了一首挽聯,這是為何?

狠心的父親,兒子被砍頭,父親卻不求請,這是為何?

原因有三:

第一個原因便是譚繼洵深谙慈禧太後心理。譚繼洵知道慈禧太後這次是吃了秤砣鐵了心要殺譚嗣同等人,其目的就是殺雞儆猴,以一儆百。無論是誰求情都是沒有用的。

而譚繼洵既然知道沒有什麼用自然就不會白費力氣。更何況譚嗣同觸動了慈禧太後的龍須,是滅九族的大罪,且不說譚嗣同必死無疑,自己及其全家都有可能會受到牽連。

于是譚繼洵趕緊疏通關系,當譚嗣同在刑場上的時候,譚繼洵在忙着保命。最後,譚繼洵及其家人的命是保住了,但是也受到了牽連,被辭職。

狠心的父親,兒子被砍頭,父親卻不求請,這是為何?

第二個原因便是譚繼洵與譚嗣同是政敵。譚詞同年輕有為,深受西方先進思想的影響,主張改革變法,但是譚繼洵卻是一個頑固派,他認為祖宗之法不能夠輕易改變,堂堂天朝大國更不能夠學習西方蠻夷國家的政治體制。

正是因為這樣,譚繼洵與譚嗣同本就不是一條心,并且因為政治主張兩人多次吵架,幾乎要鬧掰,在最後時刻譚繼洵便也不會出手相助。正是因為譚繼洵的思想與慈禧太後一樣老舊,作為頑固派一員的譚繼洵最後隻是被罷官回家,而沒有被牽連九族。

狠心的父親,兒子被砍頭,父親卻不求請,這是為何?

第三個原因是譚繼洵不止有譚嗣同一個兒子。古代講不孝有三,無後為大,如果說譚嗣同是譚繼洵唯一的兒子,為了不讓自己絕後,即便知道希望渺茫,譚繼洵也會拼盡全力救譚嗣同。

但是像譚繼洵這樣的封疆大吏,不僅僅老婆小妾一大堆,兒子女兒也不少,這些孩子都分割了父愛,是以譚繼洵與譚嗣同之間的父子關系并沒有我們想象中的那麼親切,故而譚繼洵眼睜睜的看着譚嗣同去世也不會有撕心裂肺的痛感。

狠心的父親,兒子被砍頭,父親卻不求請,這是為何?

那麼譚繼洵送給自己兒子的挽聯寫的是什麼?“謠風遍萬國九州,無非是罵;昭雪在千秋百世,不得而知。”譚繼洵口中的不得而知如今已經知曉,譚嗣同是英勇就義而非國家叛徒,現如今人人知譚嗣同是英雄,顯然他已昭雪。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