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1年5月22日,已經遭到志願軍連續痛擊的美軍,趁志願軍已于5月21日開始向北轉移之機,突然集結重兵,打算抄我軍的後路。
為什麼說是集結重兵呢?因為光是美軍的先頭部隊就達7個主力師之多,而且配備了火力強大的坦克群和快速機動的摩托化裝備。
當時志願軍的首要任務是分批北撤,利用短期休整的時機補充彈藥、糧食和兵員,無意于美軍糾纏。
這自然使得美軍越來越猖獗,短短兩三天就将戰線往北推進了100多裡。
志願軍首長斷然下令:由負責斷後的部隊嚴陣以待,對追敵實施層層阻擊,為大軍北撤争取時間。

在這樣的背景下,北韓金化西南60裡的樸達峰,就從5月30日開始打響了一場持續多日的阻擊戰,這就是彪炳軍史的樸達峰阻擊戰。
下令部隊在樸達峰阻敵北犯的指揮員,就是後來在上甘嶺戰役中名揚天下的第十五軍四十五師師長崔建功将軍。
奉命堅守樸達峰的部隊,則是該師一三四團三營。全營指戰員浴血奮戰,讓美軍猛攻了整整五天仍束手無策。
但到了第六天,收于三營戰鬥減員嚴重,武器彈藥又無法及時補充,陣地終告失守。
一旦讓美軍大部隊從樸達峰越過,向北長驅直入,後果将不堪設想!
在這萬分危急的時刻,崔建功立即從自己的警衛連抽調部分兵力火速前去增援,并要求他們:“不惜一切代價,也要在一個小時内奪回樸達峰陣地!”
接受這個艱巨任務并最終力挽狂瀾的,就是曾多次榮立戰功的四川嶽池籍班長柴雲振。
擺在柴雲振面前的形勢無比嚴峻:兵力隻有他帶領的一個班,時間限定在一小時内,而且一無炮火掩護,二無重武器可用。
但柴雲振毫無懼色,沒有半句推脫之詞,就義無反顧地帶領戰士們飛速趕到了樸達峰。
他将全班分為兩組,采用巧妙的迂回包抄戰術,出其不意地拿下了主峰兩側的山頭。
駐守主峰的美軍當然不甘心陣地就此失守,馬上用炮火對準這兩個山頭進行猛烈轟擊。
一番狂轟濫炸之後,數名志願軍戰士壯烈犧牲,隻剩下柴雲振和另外三名戰士。
柴雲振意識到,必須盡快端掉敵人設在主峰上的炮兵指揮所,否則不但無法奪回樸達峰,也會讓我軍根本無法對敵人形成有效的反擊,甚至造成重大傷亡!
更困難的問題就在于,時間極為緊迫,必須盡快行動!
他把三名戰友叫過來,卻獨自扛起了最艱巨的任務:“你們負責佯攻,牽制敵人,争取一點時間,我去端掉敵人的指揮所!”
沒錯,他決定孤身一人勇闖虎穴、力挽狂瀾——最困難的事,自己不帶頭上怎麼行?
正所謂勇者無懼,更何況柴雲振并非恃勇而戰,他是一個很有戰術頭腦的老兵。
三名戰友的佯攻吸引了敵人的注意力,柴雲振抓住機會,憑借靈活的身手和巧妙的走位,悄悄摸上了樸達峰主峰。
當他接近敵炮兵指揮所時,把腰間插滿的手榴彈全部掏出來揭開蓋子,然後以極快的速度劈頭蓋臉砸向指揮所。
當手榴彈炸得敵人發起陣陣慘叫時,柴雲振又端起手中的沖鋒槍,對準沒被炸死的敵人一通猛掃!
此時的柴雲振,猶如戰神降世一般,将志願軍單兵作戰能力發揮到了極緻。
沒有人能腦補出柴雲振一系列動作的所有細節,但令人難以置信的是,他就這樣憑借一己之力,将美軍的炮兵指揮所一口氣端掉了。
當三名戰友沖上主峰去消滅殘敵,才發現彈藥全部打光的班長已經倒在了血泊之中。
萬幸的是,柴雲振經過緊急救治,終于脫離了生命危險。隻不過,他身上留下了大大小小27處傷口,右手食指也在與敵人近身肉搏時被咬斷了。
當他從昏迷中醒來時,得知樸達峰陣地已經回到我軍手中時,才露出了滿意的微笑。
據統計,柴雲振帶領全班奪回樸達峰這一戰,竟殲敵200餘人,而柴雲振的單兵殲敵人數,則多達100餘人。
最關鍵的是,奪回樸達峰讓敵人無法由此北犯,也使全軍的有生力量得以保全。
鑒于柴雲振一人攻克美軍陣地、如同戰神降世一般的神勇表現,志願軍總部為他榮記特等功,并授予他“一級戰鬥英雄”稱号。
右為晚年的柴雲振
這位英雄的傳奇并未因他回國療傷而結束,他又以崇高的品德書寫了另一個精彩故事。
傷愈後柴雲振悄然離開部隊,回到四川老家,默默無聞地當回了農民,并在此後的數十年中隐姓埋名,絕口不提自己在北韓戰場立過功。
直到1984年9月,經時任國防部長、當年十五軍的老軍長秦(基偉)将軍親自向全軍下令尋人,柴雲振這位隐姓埋名33年的志願軍特等功臣才被找了出來。
這時候,柴雲振已經58歲了,面對無數鮮花、笑臉和贊譽,他隻是淡然回應道:“榮譽屬于祖國和人民,不要都算到我個人頭上。”
北韓戰場他曾以神勇表現力挽狂瀾,揚名之後卻隐姓埋名甘守清貧,難怪這位功高德厚的傳奇英雄被民間譽之為“一代戰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