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李廣難封”,并非天意:上下五千年,一部軍事史

01

淳熙十五年(1188年)的一個秋夜,帶湖湖畔,稼軒莊園的書房依然燈火通明。

莊園主人辛棄疾曆來有睡前讀書的習慣。近來他在讀《史記》,今夜正好讀到《李将軍列傳》。當讀到卸任的李廣遭到灞陵醉尉嘲諷時,辛棄疾放下書,扭頭對着窗外輕歎了一聲。

辛棄疾不是第一次讀《李将軍列傳》,事實上,他對李廣的事迹已經爛熟于心,這位一千多年前的名将一直是他的偶像。

“李廣難封”,并非天意:上下五千年,一部軍事史

△清人繪制的李廣圖像

十一年前,一位李姓朋友去漢中任軍職,辛棄疾曾填了一阙《滿江紅·漢水東流》,用李廣的聲名勉勵好友;在十二年之後,因與當權者政見不合而被迫隐居鉛山時,辛棄疾會再填下一阙《蔔算子》,借“千古李将軍”所受的不公遭遇抒發自己的忿慨。

而在今夜,辛棄疾夜讀李廣傳,想到的是他與兩位好友晁楚老、楊民瞻同居山間的約定。閑居上饒的這些日子,他沒少以陶淵明式的口吻稱贊田園生活的惬意,但在内心深處,時年48歲的他依舊認為整頓乾坤的功名才是真正值得追求的東西。

可是,連李廣這樣的大英雄也因未能封侯,晚年隻能退居田園,自己的命運又将如何呢?

在李廣身上,辛棄疾看到的是自己:一樣曾在早年就聲名卓著、意氣風發,一樣又在後來郁郁不得志,一樣隻能在田園度過自己最後的壯年時光,一樣傷心悲命薄。

壯懷激烈的辛棄疾再也沒有睡意,他起身研墨,填下了一阙《八聲甘州》:

故将軍飲罷夜歸來,長亭解雕鞍。恨灞陵醉尉,匆匆未識,桃李無言。射虎山橫一騎,裂石響驚弦。落魄封侯事,歲晚田間。

誰向桑麻杜曲,要短衣匹馬,移住南山?看風流慷慨,談笑過殘年。漢開邊、功名萬裡,甚當時、健者也曾閑。紗窗外、斜風細雨,一陣輕寒。

辛棄疾以李廣自況,這是失意士人的傳統,唐代的王勃在《滕王閣序》中也曾感慨“李廣難封”。千年以來,李廣已經和陶淵明一樣,成為失意者們的精神寄托。每當人們感到生不逢時、懷才不遇的時候,總是會想起這位命途多舛的漢代名将,進而觸及自己的傷心事,興發無限的哀愁和喟歎。

“李廣難封”,并非天意:上下五千年,一部軍事史

△李廣雕塑

李廣是武藝和膽識能令敵國都為之折服的一代名将,漢武帝也是用人不拘一格的一代雄主,連綿百年的漢匈戰争更是彰顯英雄本色的絕佳舞台。盡管如此,李廣總歸還是沒能封侯,反而晚景凄涼,最終落了個羞憤自殺的下場。

古人将這歸結于造化弄人,正如王維詩雲:“衛青不敗由天幸,李廣無功緣數奇。”

從文學的角度看,李廣的故事是個人面對命運的失敗抗争,這是典型的古典英雄悲劇,充斥着浪漫主義的文學張力。然而,我們也都知道,個人的奮鬥往往也與曆史的程序相捆綁。從曆史學的角度看,李廣的悲歌與其說是命運之神的惡作劇,不如說是時代的眼淚。

02

1972年,山東臨沂銀雀山漢墓出土了大批竹簡,其中五十多枚竹簡被鑒定為古代著名兵書《六韬》的殘卷。

《六韬》又叫《太公六韬》,傳說是姜太公所著,最早收錄于《隋書》,但南宋以來被懷疑是僞書。銀雀山漢墓《六韬》的出土,證明此書最遲在西漢前期已經廣泛流傳了,是以它對于先秦乃至西漢前期的軍事史具有佐證意義。而《六韬》中的軍事思想,恰恰透露出了李廣難封的真相。

《六韬》給騎兵的戰術定位是“軍之伺候”,攻擊手段上強調“能馳騎彀射,前後左右”,主要戰法是“薄”和“翼”,即貼近射擊。而代指近戰的“陷”字在《六韬》論述騎兵的部分中隻出現過兩次,其中一次還是協同車兵沖鋒。可以看出,在西漢前期,中原騎兵在形式上是以弓箭遠端打擊為主、較少進行近距離作戰的輕騎兵部隊。

“飛将軍”李廣可以說是這類騎兵将領的巅峰代表。他出身于當時的騎兵世家,騎射技藝天下無雙,既有無傷擊殺三個匈奴射雕者的傲人戰績,也有“醉沒石棱”的千古佳話。

然而,盡管李廣本人的武力值爆表,但這種傳統的輕騎兵作戰模式過于依賴單兵素質,整體而言,中原騎兵的騎射本領顯然無法與馬背上長大的匈奴騎兵匹敵。在這種作戰模式下,中原騎兵隻能依托步兵和城市打防禦戰,一旦李廣等老式将領主導騎兵發起進攻,就難免遭遇像元光六年(公元前129年)的龍城之役這樣的失敗。

“李廣難封”,并非天意:上下五千年,一部軍事史

△李廣射虎圖

而大漢帝國取得漢匈之戰的主動權,也正是由于漢武帝在此後發動了一場浩大的騎兵技術革命。

漢武帝任用衛青等年輕将領,将步兵注重紀律的傳統引入騎兵,并且大規模裝備近戰武器,用近戰沖擊戰術取代傳統的騎射戰術,進而改變了騎兵戰争的形态,由遠端射擊演變為近戰沖擊,使騎兵戰争由傳統的單體較量演變為軍隊的集團化對抗。

在這種新的戰争形态下,中原政權的社會組織度更高,士兵紀律性更好,更加敢于進行殘酷的近戰格鬥。與此同時,由于近身作戰對于铠甲和武器的要求更苛刻,中原文明發達的冶金技術也更能發揮作用。當大漢帝國為自己的騎兵大規模裝備鐵甲和性能優越的環首刀之後,戰力就不再弱于隻配備短劍的匈奴騎兵了。

在曆史的變革關頭,起自微寒的衛青、霍去病因為沒有曆史傳承,也就沒有了包袱和束縛,結果反而成為曆史的弄潮兒;而出身騎兵世家的李廣拘泥于傳統騎兵戰術,結果錯過曆史潮流,無奈成為時代的眼淚。

透過軍事視角的分析,我們得出了古人沒有得出的結論:衛青與李廣命運的差别有軍事次元上的必然性,而不是所謂的“天意”,打破了“李廣無功緣數奇”的傳統認知。

在曆史上,除了“李廣難封”,還有很多問題都被古人用玄學進行歸因,而這些問題其實也都可以由軍事視角的分析得出更加理性的答案,比如楚漢争霸的成敗。

“李廣難封”,并非天意:上下五千年,一部軍事史

在論證楚漢争霸時,人們往往聚焦于劉項二人的個人性格,認為項羽自矜功伐,好大喜功,不能聽從他人意見,而劉邦能忍辱負重,又知人善任,能良好地駕馭人才,是以最終劉邦能戰勝項羽。

這種看法不能說錯,但過于籠統。具體來說,楚漢成敗的關鍵因素在于地緣政治。

秦故地地勢險要,土地肥沃,在争霸和混戰的形勢下,地理條件非常優越。劉邦自從西入鹹陽後,就将自己的利益與秦地利益進行捆綁,由外來的統治者轉變為故秦利益的保護者和代言人。

通過因襲故秦制度和文化,劉邦繼承了秦王朝對關中和巴蜀地區上百年艱苦經營所積累的戰略優勢。從某種程度上講,秦末漢初的東西方對峙,實際上正是大秦掃六合的曆史延續和複刻。

03

在傳統的曆史叙事中,軍事往往是一個被忽視的次元。

《左傳》有雲:“國之大事,在祀與戎。”個人命運,家族興衰,政權更替,往往就是一兩場戰争決定的。戰争的結果會改變曆史的走向,軍事往往是曆史的直接塑造因素。一定意義上,上下五千年的曆史,背後的暗線其實就是一部軍事史。

然而,“兵者是兇器,聖人不得已而用之”,在中國“重道輕術”和注重仁義道德的傳統觀念下,軍事被認為是聖人用來治理天下的一種工具。對于工具,君子掌握形而上的理念即可,至于具體的技術性細節,交給專業人員即可,沒必要廣泛流傳。

在這樣的觀念下,中國古代傳統的曆史叙述觀衆,軍事史的細節一直是缺失的。史籍對于軍事與戰争的描寫往往隻局限在講述英雄個人事迹,側重于主觀價值的傳達,而缺乏系統性的論述與客觀的分析。

“李廣難封”,并非天意:上下五千年,一部軍事史

△北宋·燕文貴《揚鞭催馬送糧忙圖》局部

軍事是一個立體的複雜系統,包含制度、地理、經濟、裝備、訓練、後勤、戰略、戰術等衆多元度。如果不從這些次元着手分析,就不可能從理性層面了解一場戰争或一個軍事事件,而會将其歸結于一些“玄學”要素,而這也就限制了人們對曆史的了解。

誇張點說,如果不從這些細節着眼,就不可能讀懂軍事史,甚至不可能真正讀懂曆史。

比如,人們往往把戰國初期魏國的崛起歸功于吳起為士卒吮吸膿瘡的小恩小惠,而忽視了其在練軍陣、編武卒等諸多方面的努力,以及為保證魏武卒戰鬥力而給予其免稅特權、土地和耕牛等的背後制度。

正是因為沒有分析這些因素,是以古人不能了解,為什麼同樣能與士卒共甘苦的李廣總是不能立下功勳,而出征時往往一副纨绔子弟作派的霍去病卻總是戰績斐然,是以古人隻能将其歸結于所謂“天意”。

隻有從軍事領域的技術性細節出發,才能真正讀懂軍事史,乃至于讀懂曆史。

《軍事裡的中國史》正是這樣一本從軍事視角解讀中國曆史的作品。

這本書從君臣、名将、戰場、江湖、制度、地理、衣食等諸多方面,選取了數十個在曆史上比較有讨論度和争議性的話題,依托具體曆史記載,透過實證視角,以考古發掘、專家考證、複原介紹的形式加以分析,解讀那些決定中國曆史走向的軍事戰争事件背後到底有着怎樣的核心與邏輯,又是哪種規律決定了我們現在的文明程度與社會形态。

“李廣難封”,并非天意:上下五千年,一部軍事史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