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危急關頭,将軍不近情理的執拗,卻讓戰局産生奇迹般的變化

1951年6月,志願軍第二十軍在副軍長廖政國(當時軍長張翼翔正在國内養傷)率領下,奉命前往華川地區阻擊“聯合國軍”,掩護志願軍大部隊向後方轉移休整。

廖政國指令第六十師作為全軍的左翼,在戰略要地長古峰一帶設定阻擊陣地。

長古峰是一座海拔830米的山峰,六十師如能扼守住此山,就能把山陽裡到金城公路的必經之地注波嶺牢牢掌握在手中,也能卡住山陽裡到金化的另一條公路。

敵人當然也明白長古峰的重要性,派出裝備精良的美軍機械化部隊,從兩條公路上殺氣騰騰地撲來,向六十師發起夾攻。

六十師一八〇團的一個營堅守在長古峰主峰上,與美軍展開了極為慘烈的攻防大戰。

危急關頭,将軍不近情理的執拗,卻讓戰局産生奇迹般的變化

雖然他們實際上隻有11個班的兵力,在武器裝備、後勤補給上也遠遠處于劣勢,卻打得極為英勇頑強,在陣地上苦戰了三晝夜。

6月12日晨,惱羞成怒的美軍出動數十倍于志願軍的兵力,在飛機、大炮、坦克的掩護下發起瘋狂的進攻,最終占領了長古峰。

長古峰這個戰略要地失守,意味着志願軍二十軍的防禦體系出現了重大漏洞,會産生一系列連鎖反應。

果不其然,在接下來兩天當中,處在二十軍右翼位置的五十九師,也連續丢失了赤根山、三天峰兩個重要陣地。

危急關頭,将軍不近情理的執拗,卻讓戰局産生奇迹般的變化

可以說,二十軍的整個防線已經呈現了岌岌可危的狀态,這讓軍指揮所内的氣氛變得無比緊張和沉重。

作為全軍的實際指揮者,著名的“獨臂将軍”廖政國對于目前這種極其不利的局面,陷入了焦灼與苦思之中。

廖政國曆來有指揮靠前的習慣,是以他把軍指揮所設定在距前沿僅有6000米的豆栗洞附近。對于擁有機械化裝備的美軍來說,随時可以用坦克、飛機和大炮對二十軍指揮所造成緻命的威脅。

在這種情況下,就算廖政國心裡很不情願,軍指揮所也必須向後方轉移了。

危急關頭,将軍不近情理的執拗,卻讓戰局産生奇迹般的變化

6月14日下午3點多鐘,敵人的攻勢越來越緊了,廖政國在各級幹部的力勸之下,終于下達了将軍指揮所後撤的指令。

軍部警衛營營長和教導員深知保證軍指揮所安全的重要性,向廖政國鄭重表示,将不惜一切代價堅守住豆栗洞前面的幾個山頭,死死拖住敵人,掩護軍指揮所順利轉移。

随後,這兩名幹部就帶着部隊到達指揮陣地,加緊修築工事,準備與敵人拼死血戰。

然而,直到警衛營打退了美軍先頭部隊的三次猛攻,他們才從電話中得知,軍指揮所雖然已經安全轉移了,作為全軍最高指揮員的廖政國依然在原地沒挪窩!

危急關頭,将軍不近情理的執拗,卻讓戰局産生奇迹般的變化

廖政國為什麼要這麼做?理由很簡單,無論情況多麼危急,他始終要求自己處在盡可能靠前的位置,與前沿将士同呼吸、共命運!

是以,他讓軍指揮所人員提前吃過晚飯就轉移了,隻留下兩名作戰參謀和一個警衛班。

廖政國留在這麼危險的地方,衆多部下當然心急如焚,紛紛打來電話催促他馬上轉移。

子夜時分,六十師師長彭飛得知廖政國仍未後撤,急得在電話中吼了起來:“副軍長,你必須立刻轉移!你那裡太危險了!”

廖政國卻斬釘截鐵地說:“你們打你們的,不要管我!什麼時候轉移,我心中有數!”

沒過多久,五十師師長戴克林也心急火燎地來電催促:“副軍長,你再不走,敵人一發炮彈打過去,就有可能把你那兒炸翻天!”

危急關頭,将軍不近情理的執拗,卻讓戰局産生奇迹般的變化

廖政國不耐煩地答道:“該走的時候,我自己會走,用不着你們啰嗦!”

按理說,廖政國作為全軍最高的指揮官,哪怕稍微讓後撤一點點,讓部下們把心放寬一點,于情于理都說得過去。可是執拗的廖政國偏偏不理會部下的再三催促,無論如何不肯轉移。

令人難以置信的是,正是由于廖政國将軍在危急關頭這種不近情理的執拗,讓整個戰局發生了奇迹般的變化。

廖政國面對死亡的危險仍不肯挪窩,讓彭飛和戴克林等部下都忐忑不安:既然全軍的最高指揮官沒有轉移,那麼師指揮所、團指揮所甚至營連指揮所都沒有向後撤退的道理,他們能做的隻有一件事,那就是竭盡全力頂住敵人的進攻!

危急關頭,将軍不近情理的執拗,卻讓戰局産生奇迹般的變化

面對副軍長做出的表率,師、團、營、連各級幹部紛紛用行動來回應:師級幹部下到最前沿的團去督戰,團級幹部下到最前沿的營去督戰,營級幹部下到最前沿的連去督戰……

幹部們的做法讓每一名戰士都大受鼓舞,他們都拿出了不打退敵人誓死不撤退、不放棄的決心,克服了武器彈藥不足、兵員數量有限、後勤補給滞後等種種困難,用無比飽滿的鬥志、無比堅定的信心打退了敵人一次又一次的瘋狂進攻,牢牢守住了陣地。

戰局就這樣奇迹般地發生了大逆轉,二十軍終于圓滿完成了阻擊敵人、掩護主力部隊轉移的任務。

參考史料:《百旅之傑:二十軍史話》、《中國人民志願軍人物志》、《抗美援朝戰争紀實》等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