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紅軍時期就是師長,革命18年後卻一級未升,大授銜時難倒羅榮桓

能在紅軍時期擔任師長,這是一個很高的起點了,如果正常發展下去,到新中國成立的時候,很可能就是兵團級幹部了。比如開國上将楊勇,紅軍時期擔任過紅1師和紅4師的政委,解放戰争末期的時候已經是二野第5兵團的司令員了;再比如開國上将楊得志,紅軍時期擔任過紅2師的師長,解放戰争末期的時候已經是一野第19兵團的司令員了。

紅軍時期就是師長,革命18年後卻一級未升,大授銜時難倒羅榮桓

開國上将楊得志

但凡事總有例外,比如劉子奇,1933年就擔任了師長,當時楊勇和楊得志還是團級幹部。然而讓人想不到的是,解放戰争末期的時候,楊勇和楊得志已經成了兵團司令,劉子奇還是師長。1951年4月,他跟随47軍入朝作戰,職務還是師長。1933年就擔任了紅軍師長,革命18年後還是師長,一級未升。劉子奇這種情況在我軍當中十分罕見,1955年大授銜的時候,究竟該給劉子奇授什麼軍銜才合适?羅榮桓也犯了難。

和許多開國将領一樣,劉子奇也是苦出身,父親租了村裡地主家的幾畝薄田,一年辛苦勞作下來,收成大部分都被地主拿走了。從劉子奇記事起,家中從來就沒有過隔夜糧。生活都困難,讀書自然也就成了一種奢望。7歲那年,有錢人家的孩子都背着書包進了學堂,劉子奇卻為生活所迫,來到地主家裡當了一個放牛娃。

紅軍時期就是師長,革命18年後卻一級未升,大授銜時難倒羅榮桓

不少人都認為放牛是一個十分簡單的工作,把牛趕到山坡上看着它吃草不就完了?但狠心的地主怎麼會讓劉子奇這麼輕松!放牛的同時,他還要打豬草,放完牛還要幹各種雜活兒。稍微慢一點,地主婆就非打即罵,劉子奇為此吃了不少苦。母親心疼兒子,多次想要把他接回家,但回來隻能挨餓,放牛雖然苦,好歹還有一碗飯吃。

就這樣,劉子奇在地主家放了将近5年的牛。12歲那年,父親為了讓他掌握一技之長,将來好謀生,托人把他送到了鎮子上,跟人學織布。三年學徒生活結束後,劉子奇出師當了一名織布勞工。雖然工作十分賣力,但在資本家的壓榨下,拿到手的工錢卻少得可憐。此時的劉子奇,對未來的生活十分迷惘,不知道出路在哪裡。

紅軍時期就是師長,革命18年後卻一級未升,大授銜時難倒羅榮桓

1928年,紅軍遊擊隊來到了浏陽,鎮壓了一批民憤極大的地主惡霸,并把他們的土地分給了窮苦百姓。在遊擊隊的支援下,不少鄉村都成立了農民協會。劉子奇也參加了革命,擔任浏陽遊擊隊區聯防隊隊長,兩年後升任湖南自衛軍浏陽赤衛軍第二師師長,并率部參加了圍攻長沙的戰鬥。不久後劉子奇正式加入紅軍隊伍,出任江西獨立第五師第十三團團長兼政委。

1933年4月,劉子奇升任湘贛軍區獨立第三師師長,率部參加了湘贛革命根據地多次反圍剿作戰,屢立戰功。後來他又跟随紅6軍團長征,到達陝北後擔任過紅6軍團第18師師長。抗日戰争全面爆發後,劉子奇出任八路軍120師359旅參謀長,在當時來說,這是一個很高的職務了。1955年授銜的時候,115師343旅參謀長陳士榘和129師386旅參謀長李聚奎都是上将軍銜。

紅軍時期就是師長,革命18年後卻一級未升,大授銜時難倒羅榮桓

開國上将劉子奇

如果照此發展下去,1955年授銜的時候,劉子奇至少也是中将軍銜。但可惜的是,1938年5月後他就被調到了冀中軍區任職,先後擔任過第4軍分區和第9軍分區的副司令,都是副職,這在無形當中影響了他的戰功。而且從1942年4月開始,劉子奇就進入了延安黨校學習,直到解放戰争爆發後才重新領兵,擔任東北民主聯軍第7師第20旅旅長,1949年3月升任四野第165師師長。

紅軍時期就是師長,革命18年後卻一級未升,大授銜時難倒羅榮桓

1951年,劉子奇跟随47軍參加抗美援朝戰争,擔任140師師長。1933年就擔任了師長,革命18年後卻一級未升。1955年大授銜的時候,面對劉子奇的情況,羅榮桓也犯了難。如果按照紅軍和抗日戰争全面爆發後的職務來看,劉子奇至少也是中将;如果按照他授銜時的職務來看,授少将都有點勉強。比如擔任過志願軍第63軍軍長的傅崇碧,打出了赫赫有名的鐵原阻擊戰,但55年也僅是少将軍銜。最終經過綜合衡量後,劉子奇被授予少将軍銜。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