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红军时期就是师长,革命18年后却一级未升,大授衔时难倒罗荣桓

能在红军时期担任师长,这是一个很高的起点了,如果正常发展下去,到新中国成立的时候,很可能就是兵团级干部了。比如开国上将杨勇,红军时期担任过红1师和红4师的政委,解放战争末期的时候已经是二野第5兵团的司令员了;再比如开国上将杨得志,红军时期担任过红2师的师长,解放战争末期的时候已经是一野第19兵团的司令员了。

红军时期就是师长,革命18年后却一级未升,大授衔时难倒罗荣桓

开国上将杨得志

但凡事总有例外,比如刘子奇,1933年就担任了师长,当时杨勇和杨得志还是团级干部。然而让人想不到的是,解放战争末期的时候,杨勇和杨得志已经成了兵团司令,刘子奇还是师长。1951年4月,他跟随47军入朝作战,职务还是师长。1933年就担任了红军师长,革命18年后还是师长,一级未升。刘子奇这种情况在我军当中十分罕见,1955年大授衔的时候,究竟该给刘子奇授什么军衔才合适?罗荣桓也犯了难。

和许多开国将领一样,刘子奇也是苦出身,父亲租了村里地主家的几亩薄田,一年辛苦劳作下来,收成大部分都被地主拿走了。从刘子奇记事起,家中从来就没有过隔夜粮。生活都困难,读书自然也就成了一种奢望。7岁那年,有钱人家的孩子都背着书包进了学堂,刘子奇却为生活所迫,来到地主家里当了一个放牛娃。

红军时期就是师长,革命18年后却一级未升,大授衔时难倒罗荣桓

不少人都认为放牛是一个十分简单的工作,把牛赶到山坡上看着它吃草不就完了?但狠心的地主怎么会让刘子奇这么轻松!放牛的同时,他还要打猪草,放完牛还要干各种杂活儿。稍微慢一点,地主婆就非打即骂,刘子奇为此吃了不少苦。母亲心疼儿子,多次想要把他接回家,但回来只能挨饿,放牛虽然苦,好歹还有一碗饭吃。

就这样,刘子奇在地主家放了将近5年的牛。12岁那年,父亲为了让他掌握一技之长,将来好谋生,托人把他送到了镇子上,跟人学织布。三年学徒生活结束后,刘子奇出师当了一名织布工人。虽然工作十分卖力,但在资本家的压榨下,拿到手的工钱却少得可怜。此时的刘子奇,对未来的生活十分迷惘,不知道出路在哪里。

红军时期就是师长,革命18年后却一级未升,大授衔时难倒罗荣桓

1928年,红军游击队来到了浏阳,镇压了一批民愤极大的地主恶霸,并把他们的土地分给了穷苦百姓。在游击队的支持下,不少乡村都成立了农民协会。刘子奇也参加了革命,担任浏阳游击队区联防队队长,两年后升任湖南自卫军浏阳赤卫军第二师师长,并率部参加了围攻长沙的战斗。不久后刘子奇正式加入红军队伍,出任江西独立第五师第十三团团长兼政委。

1933年4月,刘子奇升任湘赣军区独立第三师师长,率部参加了湘赣革命根据地多次反围剿作战,屡立战功。后来他又跟随红6军团长征,到达陕北后担任过红6军团第18师师长。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刘子奇出任八路军120师359旅参谋长,在当时来说,这是一个很高的职务了。1955年授衔的时候,115师343旅参谋长陈士榘和129师386旅参谋长李聚奎都是上将军衔。

红军时期就是师长,革命18年后却一级未升,大授衔时难倒罗荣桓

开国上将刘子奇

如果照此发展下去,1955年授衔的时候,刘子奇至少也是中将军衔。但可惜的是,1938年5月后他就被调到了冀中军区任职,先后担任过第4军分区和第9军分区的副司令,都是副职,这在无形当中影响了他的战功。而且从1942年4月开始,刘子奇就进入了延安党校学习,直到解放战争爆发后才重新领兵,担任东北民主联军第7师第20旅旅长,1949年3月升任四野第165师师长。

红军时期就是师长,革命18年后却一级未升,大授衔时难倒罗荣桓

1951年,刘子奇跟随47军参加抗美援朝战争,担任140师师长。1933年就担任了师长,革命18年后却一级未升。1955年大授衔的时候,面对刘子奇的情况,罗荣桓也犯了难。如果按照红军和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的职务来看,刘子奇至少也是中将;如果按照他授衔时的职务来看,授少将都有点勉强。比如担任过志愿军第63军军长的傅崇碧,打出了赫赫有名的铁原阻击战,但55年也仅是少将军衔。最终经过综合衡量后,刘子奇被授予少将军衔。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