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上海9月3日電 (記者 鄭瑩瑩)9月3日是中國人民抗日戰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戰争勝利76周年紀念日。在逝世一周年之際,中國最後一位全程參與東京審判的親曆者高文彬3日落葬上海福壽園。
2020年9月7日,高文彬在上海因病逝世,享年99歲。生病前,他還一直在參與東京審判相關史料的整理工作。
他的女兒高岚在現場紅着眼眶,用微顫的聲音回憶起父親的生平:“他遭遇很多苦難的日子,但以赤誠之心報國的愛國情懷始終不變。”
東京審判是1946年至1948年間在日本東京進行的針對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日本戰争罪行的審判,從法律的角度認定了日本發動戰争的侵略性和非正義性,而且通過審判日本主要戰犯,公開揭露了日本軍國主義者的戰争暴行,尤其是侵華14年間在中國所犯下的罪行。
1946年至1948年間,高文彬參加東京審判,先後任國際檢察局翻譯、中國檢察官辦事處秘書職務。在參與東京審判中,高文彬在《東京日日新聞》一堆舊報紙資料中,找到了1937年一張新聞圖檔作為證據,讓南京大屠殺“百人斬殺人競賽”劊子手、日本少尉軍官向井敏明和野田毅伏法。

高文彬先生3日落葬上海福壽園 鄭瑩瑩 攝
高文彬曾是東京審判的“活曆史”和最後一位親曆者。一直到90多歲,他都不辭辛勞向人們講述這段曆史。在中國各項紀念抗戰勝利的活動中,他也都盡量出席。
高岚說,父親那時的記憶力越來越不好,但是對東京審判卻記憶猶新。
“父親覺得這是他義不容辭的職責,希望我們的後代了解這段曆史,不要忘卻這段不可忘卻的曆史,在今天的和平環境裡為祖國繁榮富強和世界和平作貢獻。”她說。
高岚說她這幾個月一直在整理父親的東西,有手稿、書籍、中英文教學講義、往來信件等等,“在整理父親遺物的時候,我又重新認識了一遍我的父親,他真的用一顆赤誠的心,來愛這個國家、夫妻民。我們非常願意把這些遺物捐贈出來,讓下一代從中看到老一代人的愛國情懷。”
高文彬曾是上海海事大學教授。在當天的追思會上,上海海事大學黨委副書記嚴大龍說,半個多世紀以來,(高文彬)先生堅持不懈地警醒國人要銘記曆史,不忘國恥,他的一片拳拳愛國之心,已融入血肉,與他的生命同為一體。(完)
來源: 中國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