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疫情下的數字化春運—代碼與春運的故事

在中國,春運就像人們心中的集結号一樣,在春節來臨之際,對于遠在異鄉的人,不管身在何方,回家的聲音總是不停的呼喚。

每當春節将近的日子裡,全國的公路、民航、高鐵等都會出現大規模回鄉的人們,這是很多人最開心和期盼已久的日子,但這也是對交通運輸行業每年一次的大考。而對于高速公路的考驗更是難上加難,每年春運期間高速公路擁堵一直以來被人們所诟病。

疫情下的數字化春運—代碼與春運的故事

(高速擁堵路況)

浙江省交通投資集團浙高運公司麗水管理中心(以下簡稱浙高運麗水管理中心)機電處副處長蔡堅健感歎說:“每當春運的檔口,其實是浙高運最忙碌的時候。”高速公路的出行高峰往往集中在幾個時間段和某段路,一旦造成擁堵,就會給出行的人們帶來極大的不便利。

随着數字化賦能,浙高運可以實時收集資料進行彙總,進而獲悉管轄路段的車流量以及擁堵情況,合理調配峰值,引導其他車輛換路出行。蔡堅健舉例說:“從金華到麗水的斷面流量大約是兩萬,過了麗水是一萬流量,通過數字化平台,可以很好的進行資料彙總分析和預警,提前做好預案,合理調配峰值,緩解交通擁堵,讓人們順利出行。”

不僅如此,浙高運麗水管理中心的資訊化建設已經實作了人事、黨群、綜合、機電資訊、保暢、營運、養護、安全等9大業務應用共38個個性化管理子產品,包含了160多個工作流程、資料表單和資料儀表,真正達到了協同、高效、智慧數字化管理。

就連一線的業務人員也表示:“不論是審批流程還是工作效率都得到了極大的提升,以前的一周的審批時間,現在基本一小時就可以完成。”

那麼浙高運背後的到底隐藏了什麼黑科技?浙高運實作數字化管理是什麼在推波助瀾?

一、讓資料多跑路,讓員工少跑腿

數字化轉型是企業發展的引擎。而多年來浙高運缺少專業資訊化的團隊以及缺少專門的人才,在工作管理中一直使用人工統計、紙質台帳、線下審批,這導緻流程審批冗長繁瑣、協同辦公效率不高、監督管理點多線長、資料管理碎片化,彙總難度大等問題。

疫情下的數字化春運—代碼與春運的故事

(紙質台賬)

随着網際網路技術的發展,資訊化軟體如雨後春筍般出現,在大多數企業管理人看來,标準軟體要麼功能不能滿足需求,要麼功能備援。

2018年,浙高運公司首次接觸到簡道雲, 經過半年的試用,簡道雲展現出了簡潔易用、功能完善以及很好的資料管理優勢,解決了浙高運資料鍊和多流程的問題。

浙高運是浙江省高速公路營運主平台主力軍,公司管轄路段全線隧道354座,總長718548延米,占管轄裡程的19.3%,占集團隧道總裡程的93.7%。其管轄範圍共有六個高速公路管理中心,麗水管理中心就是其中之一。

蔡堅健表示:“浙高運依托簡道雲開放平台,研發了“高麗雲平台”,從原來的一個子產品試點已經擴充到九個子產品,可複制性強,目前高麗雲已經在麗水管理中心以及五個管理中心開始應用,平台使用者達到6000餘人。”

蔡堅健是一位有着機電營運經驗近20年經驗的公路營運老兵,從多年前高速公路的人工收費,到現在的半智化再到智能化,他也逐漸感受到了資訊化管理的需求。麗水管理中心管理的111 座隧道、32個收費站、4個救援站,管轄裡程達到405公裡,呈現點多面廣的分布方式,收集的資料難度大、碎片化,日常管理、資料收集、分析、彙總都是通過純人工的方式紙質錄入,同時流程審批繁瑣,辦公效率非常低。資訊化數字化改革迫在眉睫。

就用高速公路“綠通車”業務舉例來說,綠通車是免費車,經過每個站需要統計每天的車流量并檢查,大體流程是首先通過紙質的方式登記,再錄入Excel ,最後上傳到管理中心做分析彙總,那麼32個站的工作量就會相當大,整個流程下來大約有三到五個工作日,而下一步的管理決策動作相應的也被拉長。

如今,利用資訊化平台現場可以直接錄入,背景自動彙總,每天都可以看到報表顯示,綠通車流量以及合規違法情況一目了然。

一線員工胡成團告訴雷峰網:"以前裝置故障處理檢修,必須上報經過層層審批,等待上司簽字,整個過程非常長。現在從檢修派單,故障檢修記錄都是電子化,隻要拍照片上傳故障記錄原因和檢修過程,那麼其他人檢修的時候也能看到記錄,可以更加快速的處理故障,而且可以很大程度上避免重複巡檢。"

據了解,原來高速公路上的許多設施裝置都要定期進行檢查維護登記,而浙高運每年要花費将近10萬元印台賬,如今從工作内容派單到裝置情況資料錄入整個流程形成了一個資料鍊,工作内容以及裝置、隧道運作情況等都能實時上傳,實作資料一次錄入多次使用,數字化平台大大節省了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

從電子化、資訊化、數字化再到智能化的過程,浙高運數字化轉型道路上的每一步都是對基層的減負,真正實作了“讓資料跑,代替員工跑。”

二、“零代碼”讓高速公路運維更高效

簡道雲是零代碼的應用搭建平台,主要針對業務人員,幫助業務人員以零代碼的方式開發出符合業務需求的各類管理應用包括生産管理、進銷存、考勤管理等。

2019年10月簡道雲幫助浙高運進行平台的子產品化和規範化搭建,并派專人指導教育訓練,七天時間就已經完成了整個流程部署。

疫情下的數字化春運—代碼與春運的故事

(裝置維修統計平台)

吳書亮作為浙高運麗水管理中心機電資訊處的員工,是第一批接受教育訓練的人員。關于資訊化,吳書亮也是從0開始,他既不是學計算機的也不懂程式設計,在經過簡單教育訓練之後,就已經可以根據業務自行開發子產品了,這樣就有了第一批資訊化人員。

以前如果想開發一個新的功能,需要回報給相關公司,開發出來至少需要再等一周或一個月,回報和及時性跟不上節奏。據吳書亮描述,以前的軟體開發模式,“業務歸業務,開發是開發,”通常情況下開發并不能很好的站在業務角度開發的功能,業務的需求也并不能很好的展現在功能裡。如今業務人員包括高速公路上營運養護人員,能夠根據具體業務需求搭模組化型和應用,如果有新的需求一天之内就可以快速修改,一線人員使用起來更加友善沒有負擔。

胡成團作為一線員工,在面對新的平台表現出排斥的情緒,潛意識認為比較複雜,在經過教育訓練之後發現操作是非常"傻瓜式"的,簡單易上手,檢查過的項目隻要打勾就可以非常簡單,相關上司也可以快速的調取相關記錄,不用再挨個兒翻台賬記錄。緊急的事情可以根據顔色劃分,如果是黃色以上的級别都是可以緊急快速處理,極大的提高了效率。

疫情下的數字化春運—代碼與春運的故事

(巡檢線上錄入)

試想一下如果公路上有抛灑物或者緊急事故,公路上的從業人員可以高效快速出警,對于高速公路暢通出行以及人們的生命安全都是極大的保障。而快速高效的背後則是一套數字化管理和運維體系平台,可見提升交通運輸的數字化水準對于人們的出行體驗和幸福感有着莫大的關系。

吳書亮主要負責浙高運406公裡、2600多路的監控點位管理,以前春運所有的監控資料隻有到相關監控崗位人員處才可以查到,視訊監控的資訊以及統計的準确性和及時性都難以得到保障,尤其統計工作可能需要專門花費一周的時間來進行。 一旦崗位換人或者更新資料,其他人也不能及時拿到最新資訊,管理決策很難及時跟進。

舉例來說,高速公路上每一個監控點的相關資訊可能包含二十幾個資訊段,包括錄影機名稱、所在的位置專号、監控區域、清晰度等,統計極其繁瑣,需要逐一核對,更多的時間消耗在了很基礎的工作上,工作積極性和成就感逐漸被消磨。

現在浙高運整個工作建立在簡道雲的資訊化平台上,所有資料都在平台裡面,每個監控點專人管控,并及時更新上傳資訊,想調用資料的從業人員直接通過字段篩查調用,春運車流量資料的準确性和實時性都得到了很好的保障,一手資料實時更新可以為管理人員提供資訊,進而快速進行車流量分析研判,為高速公路提供應急措施和保障。簡道雲平台讓運維管理快速錄入、快速分析、快速決策,為春運出行做了很好的保障。

高速公路的數字化改革,需要低代碼,低代碼軟體平台是高速公路數字化轉型的關鍵一環,交通運輸行業的數字化轉型可以讓像吳書亮這樣的高速公路服務人員從最基礎的工作中解放出來,進而抽出更多的精力用來做統計分析工作,為人們提供精準高效的服務,給出行人們帶來更好的服務。

三、高速公路數字化建設“時不我待”

今年是數字化改革元年,在數字化改革的大浪大潮之下,不僅是傳統的工作思路、工作方式被颠覆,整個交通系統的運作模式也正在“脫胎換骨”。

《數字交通“十四五”發展規劃》指出2025年要實作交通設施數字感覺資訊網絡廣泛覆寫,運輸服務便捷智能,行業治理線上協同,技術應用創新活躍,網絡安全保障有力。并提出“加快數字化發展,建設數字中國”。同時,今年也是建設交通強國五年計劃的第一年。

浙高運作為展示浙江交通集團高速公路服務的重要陣地和平台,肩負着成為高速公路營運企業标杆、持續提高服務品質,確定高速公路安全暢通的使命。同時如何帶動全行業投身到數字化改革浪潮中也是浙高運思考的問題。

不僅是春節,每一次的節假日都是對高速公路乃至整個交通運輸行業的一次大練兵,如果能把數字化這張考卷答好,不論是春節還是任何節假日,對于高速公路來說也能更加輕松的應對。

疫情下的數字化春運—代碼與春運的故事

交通運輸是國民經濟基礎性、先導性、戰略性産業,是重要的服務性行業。社會參與面廣、内部要素多,是一個複雜的巨型系統。而交通運輸行業的多重屬性決定了交通運輸數字化改革需要跨部門、跨層級、跨領域、跨地域、跨政企,“多跨協同”也稱為浙高運數字化轉型的迫切需求。

釘釘是浙高運日常辦公使用的工具,而簡道雲工具嵌套在釘釘裡,極大的加強了跨部門溝通協作,組織管理和業務流程實作了雙重數字化。

建設交通強國是曆史機遇。經濟要發展,交通要先行。

正如交通運輸部部長李小鵬在《瞭望》雜志刊登的《奮力開啟加快建設交通強國的新征程》中提出,我國交通運輸的主要沖突已經發生了根本變化,在“大”的基礎上向“強”邁進了一大步,在“有”的基礎上向“好”邁進了一大步;在“基本适應”的基礎上向“适度超前”邁進了一大步。加快建設交通強國,就是要牢牢把握主要沖突變化,以當好中國現代化的開路先鋒的使命感,為加快建設現代化綜合交通體系當好先行。

簡道雲2015年上線,是國内較早做低代碼開發工具的廠家。據相關資料顯示,使用簡道雲的企業組織數已經達到了120多萬家,應用數逾250萬,使用者數已經有約1600萬人。

簡道雲聯合創始人/帆軟簡道雲事業部總經理單蘭傑曾在采訪中說過:"低代碼開發未來會像office一樣普及。"

當萬物互聯的智能時代來臨,數字将賦能交通運輸高品質發展。今天中國的交通行業,需要數字賦能,需要成本更小的平台,需要降本增效,需要創新,需要利用新思維新技術改造原有的系統和工作流程。

隻有變革,沉睡的資料才會蘇醒,數字化轉型才會走出"困獸之鬥"。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