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東京對中國檢察官的審判,對祆某兒子的兒子龍婉貢獻了七個方面

"我們精通法律的辯護律師說,中國和日本之間沒有戰争,因為日本從未對中國宣戰。然而,自1931年9月18日以來,日本在中國采取了戰争行動,殺害了數百萬中國人,包括士兵和平民......如果這不是一場戰争,我想問,什麼是戰争?"這是1946年5月14日中國檢察官在東京審判法院對祕先生的開場白。

東京對中國檢察官的審判,對祆某兒子的兒子龍婉貢獻了七個方面

起訴書已宣讀給遠東國際軍事法庭

1946 年 5 月 3 日,遠東國際軍事法庭在美國、中國、英國和蘇聯等 11 個國家出席,在日本東京舉行聽證會,審判 28 名日本甲級戰犯。這項為期924天的國際審判,被後代稱為"東京審判",有2000萬字的筆錄和1,446頁的判決書,是人類曆史上規模最大的國際審判,提供了國際正義并維護了人的尊嚴。

當年,以贛毓檢察官、梅瑜法官和首席顧問俞正軒為首的中國代表團前往日本參加東京審判,排除一切困難,移交證據,最後将七名日本甲級戰犯送上絞刑架。其中,祕律師以中國檢察官身份出席了所有聽證會,共作了20份庭外宣誓。

今年是東京審判75周年,記者近日專訪了浙江的兒子、上海交通大學東京試驗研究中心名譽主任項龍灣。

說到父親:

心中始終承載着"向國家彙報"的志向

南方日報:二戰勝利後,協約國宣布成立遠東國際軍事法庭。它是如何形成的?

緻龍灣:1945年10月,時任國民政府駐美國大使魏道明緻函該國,轉達盟軍總司令"要求各國推薦合适的人員供挑選"。是以,美國政府具體規定中國、英國和蘇聯各推動五人,澳洲(即加拿大)法國-荷蘭(即紐西蘭)各三人"。當時,二戰結束,各國處于浪費狀态,人力緊張,最終決定派出一名法官和一名檢察官組成法庭,盡快進行審判。我父親和梅薇都有很強的民族研究基礎,曾在美國著名的大學學習法律。他們熟悉普通法和易懂的英語交流,并被任命為代表中國的國際法庭的檢察官和法官。

東京對中國檢察官的審判,對祆某兒子的兒子龍婉貢獻了七個方面

照片由中國檢察官團隊拍攝(攝影:高文斌)

南方日報:你父親被任命為中國檢察官後,在工作中遇到了哪些困難?

項龍灣:我父親于1946年2月7日來到東京。當他到達時,他發現由于缺乏起訴日本戰犯的"彈藥",因為在日本入侵期間和之後匆忙的準備時間和故意銷毀證據。是以,他一方面向國内部門和中國駐外使領館發送了電話,提供相關資訊,另一方面,他回國積極收集。

值得一提的是,東京審判是按照普通法進行的。英美法律是兩種制度,一種是檢察官制度,一種是法官制度。檢察官的作用是根據證據和證人起訴被告,被告及其辯護律師同樣有權尋求書面和書面證據為自己辯護,法官是中立的,相當于法官,其作用是接受控方和辯方提供的證據,以及 在此基礎上,作出判決和判決。東京審判的第一階段是起訴階段,第二階段是法官的量刑階段。在起訴階段,如果國家檢察官沒有充分記錄戰争罪,随後的量刑階段可能導緻輕判甚至無罪釋放。是以,僅起訴階段就花了近兩年的時間。

南方日報:你對父親參與東京審判有什麼視覺印象嗎?

項龍灣:審判在東京舉行時,我隻有5歲,審判結束時我隻有7歲。那時,我隻知道父親着急,不知道自己在做什麼。令我印象深刻的是,當我晚上上床睡覺時,父親熬夜,用"雷明頓"機械式打字機打字。現在我知道,中國檢察隊人員配備如此之多,以至于他不得不将他收集的中文資訊翻譯成英文,并以書面形式列印出來,準備法庭發言,等等。

東京對中國檢察官的審判,對祆某兒子的兒子龍婉貢獻了七個方面

喆婷使用的打字機

南方日報:你覺得你父親怎麼樣?

項龍灣:他們這一代人,包括我父親梅偉先生、龔正宣先生等,都是在中國積累貧寒、仁慈的人民追求民族獨立、民族解放的曆史"低谷時期"的一代人。他們大多對個人的榮譽和屈辱非常輕描淡寫,始終懷揣着"向國家彙報"的雄心壯志。無論是選擇産業救贖、科學救贖,還是法律救贖、教育救國等,雖然路線不同,但他們都希望拯救國家,拯救人民。

關于東京審判:

中國檢察官團隊貢獻了七件事

南方日報:根據你的研究,你父親率領的中國公訴團隊對東京審判的順利進行做出了哪些重要貢獻?

對龍灣:我父親曾經在給外交部的電報中說過:"奉命來這裡處理檢察事務,事情不那麼複雜,重做一些市民,不敢懈怠。"他們真的不敢懈怠,夜以繼日地工作。在我看來,中國檢察官團隊的主要貢獻包括:自1928年"皇家古屯事件"以來日本戰争罪行的介紹,被告名單的确定,起訴書的起草,邀請收集大量證據,提供大量物證,法庭辯論和反辯論, 以及及時傳遞資訊和收集檔案等七個方面。

例如,用于确定"日本戰犯的罪行何時開始?"問題中,英美代表最初提出從1941年12月開始的"珍珠港事件"開始,因為"珍珠港"戰後隻延伸到亞太地區,美國和英國等國正式對日本宣戰。不過,中方認為,1928年的"禦古屯事件"應該算在内,因為"禦古屯事件"是"九一八事變"的前奏,是日本關東軍一群年輕而堅強的狂熱軍國主義分子策劃實施的。此外,早在珍珠港事件之前,日本人就在中國實施了包括南京大屠殺在内的暴行。如果這起罪行是自1941年以來犯下的,南京大屠殺難道不會被計算在内嗎?中國檢察官辯稱,最終得到了盟國國際檢察官辦公室的同意。

例如,對于"誰應該被歸類為戰犯?"在這個問題上,中國提出了兩組戰犯,共44人。在東京受審的28名被告中,有15名(53.6%)是由中國直接提名的。正如在"起草起訴書"的背景下,我父親回憶說:"起訴書于1946年4月29日向法庭提出,列出了55項罪名,其中44項與侵略中國有關。為了提出和證明這些罪行,父親和其他人煞費苦心地尋找了大量的人身證據。

東京對中國檢察官的審判,對祆某兒子的兒子龍婉貢獻了七個方面

東翼英機現場審判,以喆琦(左2)和戚正琦(右1)在公訴方包廂

南方日報:您如何評價東京審判的重要性?

對龍灣:這裡我借用我父親曾經說過的一句話:"自1840年鴉片戰争以來,在西方列強的無數次侵略戰争中,隻有抗日戰争才是中國第一次真正勝利的中國;

此外,從國際法的角度來看,專家們認識到,東京和紐倫堡審判開創的三項原則已成為現代國際刑法的淵源。第1條,發動侵略戰争是犯罪,必須依法懲處;

南方日報記者:日本一些右翼人士質疑東京審判是否是"勝訴"。你覺得怎麼樣?

對龍灣:東京和紐倫堡審判代表着"義人的勝利"。我們看看東京審判的記錄,無論是檢察官、法官,甚至是盟國為日本戰犯安排的辯護律師,他們都有一個非常嚴謹和表達良好的機會。例如,梅偉先生作為中國人,憎惡日本對中國的侵略,但作為法官,他必須保持嚴格中立。是以,雖然他也感到痛苦、沖突,但始終堅持職業道德。此外,你還會看到檢察官很少使用事實和證據進行情緒化的批評。這些都使東京審判的判決更有說服力,經得起曆史的考驗。

東京對中國檢察官的審判,對祆某兒子的兒子龍婉貢獻了七個方面

1946年與他和他的三個孩子合影

談論未來:

子孫後代決不能重蹈曆史的覆轍

南方日報:你是數學系的教授,為什麼要深入挖掘這段曆史?

項龍灣:我和父親都是49歲,關于東京的審判,他這輩子很少跟我說,我是父親去世後,母親讀回憶錄才知道一點。後來,有很多國内外媒體采訪我,我感覺對父親的經曆越來越了解,但也發現國内對東京審判的研究遠遠不夠,是以我覺得有必要去了解和挖掘這段曆史。2006年退休後,我開始自費去國内外的圖書館和檔案館查閱大量資料。

2010年3月,我根據收集到的資訊編纂了《東京審判,中國檢察官到禾庭》一書。說實話,就我個人而言,我覺得在這本書出版後,我已經完成了任務。首先,我不專門研究曆史,我覺得不可能再深造,其次,他們沒有那麼多的精力和财力。巧合的是,該書得到了有關上司的高度認可,并訓示有關部門大力支援東京試驗研究。2011年,在東京試驗65周年之際,上海交通大學成立了東京試驗研究中心。近10年來,我國對東京試驗的研究達到了很高的水準。

東京對中國檢察官的審判,對祆某兒子的兒子龍婉貢獻了七個方面

尋找與龍婉和他的妻子姜宇在美國東京審判有關的曆史資料

南方日報:近年來,日本國内有許多右翼分子試圖否認或美化侵略曆史,一些日本政客公開參拜靖國神社供奉14名二戰甲級戰犯,你怎麼看?

項龍灣:日本的宣傳非常有力。靖國神社有一個"旅遊大廳",相當于一個戰争紀念館,展示和宣傳日本自明治天皇以來的軍事"功績",歪曲曆史非常嚴重。通過大量的圖檔、物品、文字、紀錄片等,侵略日本的罪行被黑白逆轉,甚至一擊一打。沒有提到為期兩年半的東京審判。"旅遊館"裡有很多日本學生來參觀,雖然沒有講解員,但這些精心設計安排的陳展,悄悄地把人"洗腦"了。

這反過來又教會了我,作為勝利者,我們應該以真實的曆史為基礎,讓更多的人以多種方式了解它。必須說有充分根據,說了些什麼,尤其不能有"硬傷"的内容,不能像"憤怒的綠"那樣快就得到口碑。在過去的10年裡,我參與了《遠東國際軍事法庭論文集》的英文和全譯本的編輯工作,寫了三本關于東京審判的書,并與我的年輕同僚一起,在上海交通大學開設了"東京審判"的通識教育課程,希望更多的人, 尤其是年輕人,會意識到這段難忘的曆史。

南方日報:你對今天的年輕人有什麼資訊?

對龍灣:不要忘記未來,未來的老師。我想借用梅薇曾經在日記中寫的一句話:"我無意成為複仇者,但如果我們忘記了曆史,就會導緻更大的災難。"2016年,曾親自參加過東京審判的高文斌先生呼籲建立東京審判紀念館,我與梅玉法官及其繼任者一起發起了審判。設立紀念碑不是煽動對日本人的仇恨,而是希望教育後代,包括日本人民,認識到真理,牢記曆史的教訓,而不是重蹈曆史的覆轍。

記者:雷磊

實習生:張為民

本文由龍婉提供

作者:雷磊

國防瞭望台

來源:南方Plus - 創造更多價值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