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7年10月,華東野戰軍第二縱隊在司令員韋國清率領下,推進到膠河以西地區,阻擊敵膠東兵團總指揮範漢傑手下的部隊。
韋國清等人經過深入研究,決定把派最艱巨的戰鬥交給善打硬仗的第六師,指令他們采取出敵不意的急襲方式,迂回到敵二一一旅側後,攻占濰河東岸的288高地, 控制濰河渡口,切斷敵人歸路,爾後與四師、五師一道,合圍殲滅山陽之敵。
第六師師長滕海清接受任務後,帶領部隊于10月7日晚8時,在飲馬地區集結完畢。
六師部隊的部署是:十六團攻擊山陽莊;十八團攻擊288高地,并指揮十七團1個營控制288高地西側的浮橋;十七團擔負阻援并防山陽莊之敵向西逃竄。

戰鬥發起前,縱隊司令員韋國清來到六師指揮所。他對滕海清說:“這一仗,就看你們六師了;六師的關鍵,又看288高地打得怎麼樣。”
滕海清回答:“我們限令十八團,必須在天亮前拿下288高地。”
韋國清說:“你們的十八團不是減員很多嗎?需不需要補充兵力?”
滕海清胸有成竹地說:“ 十八團團長沙風的決心很大,這個指揮員腦子管用,打仗有辦法,完成這個極其艱巨的戰鬥任務,非這員猛将不可。”
韋國清離開後,滕海清就同政委康志強到各團看望部隊。
在十八團集結地,韋國清、康志強見到團長沙風,就直截了當地對他說:“沙風同志,這一仗關鍵就看你這個團,能不能在天亮前占領288高地!”
沙風斬釘截鐵地表示:“師長,政委,我們萬一襲擊不成,也要強攻上去!”
康志強點了點頭說:“可是我知道你們團在三戶山、林家莊等戰鬥中消耗很大,現在還有多少兵力?”
“報告師長,還有5個連……”
“隻剩5個連了?” 滕海清一愣,略帶遲疑地說,“我知道你們團減員很多,但還沒想到隻剩這麼點人了。要不……還是換個人去打吧?”
“不必換人了!”沙風急忙說道,“兵不在多而在精,我手上雖然隻有5個連,卻能打出10個連的氣勢來。師長、政委,你們不信就等着瞧咱們的表現吧!”
“這一仗非常重要,關系到整個縱隊的殲敵計劃,不能出什麼岔子啊!”滕海清的語氣中帶着一絲猶豫。
沙風急了:“師長啊,我知道你這是在激将。不過我向你保證,拿不下288高地,我老沙提頭來見!”
韋國清哈哈大笑:“不是我不相信你們十八團的戰鬥力,也不是我有意要用什麼激将法。而是這一仗實在困難重重。尤其是你們要有背水作戰的準備,因為你們是迂回打敵側後,比敵人更靠近濰河……”
沙風堅定不移地說:“敵人想把我們趕到濰河裡,沒那麼容易!我們保證完成任務!”
“好!等着你們的好消息!”滕海清、康志強異口同聲地說道。
當天夜間23時,六師部隊開始行動,十八團以急行軍向288高地迂回穿插。
沙風知道當地人把288高地叫作呂山,但由于不了解高地上的敵情,攻擊的具體部署很難确定。
為此,沙風要求前衛分隊想辦法去抓個“舌頭”來。
“舌頭”還真的抓到了,是敵二一一旅的一個搜尋排長。
這個被俘的敵排長,供述了高地上的兵力、工事等重要情況。
呂山高度288米,俯瞰山陽莊和濰河橋,地理位置非常重要。高地的西與西南坡轉陡,南坡地勢平緩,有大片的果林。
敵人為保障其主力側後安全,派1個連駐守呂山,1個加強排控制濰河橋口。
十八團主力經20公裡急行軍,到達呂山南側已是8日4時20分。
20多分鐘後,二營即對呂山發起攻擊,一、三營集結于果林待機。
由于十八團行動迅速隐秘,攻敵不備,加上敵人修築的工事并不強,僅1個小時就攻占了呂山,消滅了守敵。緊接着又以一部兵力消滅了濰河橋口的加強排,控制了橋口。
拂曉時,沙風發現高地下人影綽綽,約有百十人,推斷為敵人的援兵。
沙風不顧警衛員的攔阻,竟親自帶着一個排跑到高地邊,大膽而機智地喊道:“弟兄們快上來吧,快!剛才有小股共軍襲擊……”
敵人果然上當了,沙風等到他們靠近,帶領戰士們沖上前去,首先俘虜了敵連長,迫使敵人1個連的援兵投降。
至此,十八團圓滿完成了滕海清交給他們的一系列任務,為全縱最終全殲敵二一一旅及第六十四師創造了條件,受到上級嘉獎。
戰鬥結束後,康志強對滕海清說:“師長,你的激将法用得好,沙風帶着這5個連果然打出了10個連甚至20個連的氣勢!”
滕海清說:“關鍵還是在于沙風善打硬仗,雖然十八團人少,這麼艱巨的任務,也隻有他們才能完成得這麼幹淨利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