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打完這一仗,新四軍旅長竟對部下說:有件事我真羨慕你!

1945年12月,新四軍第三師第九旅決定拔除山東境内臨棗鐵路線中段的重要據點——小窯。

此處名為“小窯”,實際是個煤礦礦區,由敵第三十六師400餘人,礦警100人,日軍一個中隊190人,共約700人固守。

該據點有大小兩個圩子,大圩子有圩壕,壕外有屋脊形與好幾道列樁式鐵絲網。夜晚向鐵絲網外的空地上望去,有一團一團紅亮的篝火,那都是燃燒着的煤堆,既可當障礙又可照明,算得是戰場奇觀。

打完這一仗,新四軍旅長竟對部下說:有件事我真羨慕你!

這個大圩子還有石頭砌成的圩牆,高5米、厚1米。牆外四角各有磚木碉堡一個,有道地通入牆内。每個碉堡還有壕溝與鐵絲網護衛。

顯然,小窯是個易守難攻的小要塞。勘察過地形的新四軍幹部說:“每一寸土都武裝起來了。”

如何攻打這個小要塞?九旅旅長滕海清、政委康志強等人的意見完全一緻:前有鳳凰山戰鬥、興隆莊戰鬥,等于已經給了答案,方針是在有限的時間内穩紮穩打,步驟是在第一夜完成戰壕作業,第二夜挖掘坑道,爆破外圍障礙,第三夜發起總攻。

打完這一仗,新四軍旅長竟對部下說:有件事我真羨慕你!

這次受命擔任主攻團的是第二十七團。在團長趙海風、政委王靜敏的領率下,戰前各項準備都做得比較紮實。

12月11日黃昏開始接敵運動,到達指定位置進行土工作業等任務。

13日下午,日軍中隊前來給敵人增援,他們以日式迫擊炮向新四軍陣地轟擊,造成十多名幹部傷亡。

滕海清當機立斷:不能再等到坑道完全挖通才發起總攻了,總攻小窯的時間改為當天晚上10時。

打完這一仗,新四軍旅長竟對部下說:有件事我真羨慕你!

戰鬥打響了,在炮火的掩護下,爆破手率先開辟沖鋒通道,部隊随後突入大圩子,對敵人實施分割包圍……主攻營一營及三營的攻擊進行得很快、很猛,當天夜裡全殲大圩子的僞軍。

日軍中隊駐在小圩子,經三營人員反複喊話,日軍在新四軍發起沖鋒後,便一槍不再放,一炮不再打,随後派代表與新四軍洽談繳械投降事宜。

14日天亮後,二十七團就地舉行受降儀式,受降儀式主持人是團政委王靜敏。

打完這一仗,新四軍旅長竟對部下說:有件事我真羨慕你!

日軍中隊長走出小圩子,向王靜敏立正、敬禮,放下指揮刀,遞交日軍人員與武器彈藥清單,然後站立着,靜聽翻譯轉述中方主持人義正辭嚴的受降演講,不時地點頭或“嘿”一聲,表示接受、認罪。

旅長滕海清聽到二十七團受降儀式的經過後,忽然歎了口氣對王靜敏說:“有件事我真羨慕你!“

“羨慕我什麼?”王靜敏作為部下,對旅長這句話感到有些莫名其妙。

打完這一仗,新四軍旅長竟對部下說:有件事我真羨慕你!

滕海清笑着說:“我對日軍恨之入骨,最盼望的事就是親手打敗他們。這次你們打了勝仗,我真羨慕你能站在鬼子面前,親自接受他們的投降認罪!不過我能想象到,那時候你在鬼子面前有多麼威風、有多麼揚眉吐氣!”

“哈哈哈,看來我們都多打幾次大勝仗,讓旅長你也去體驗一下揚眉吐氣的感覺!”王靜敏大笑着說道。

這次小窯戰鬥,二十七團共俘虜頑軍600餘人,日軍191人。二十七團犧牲幹部戰士7人,付出的代價是相對較小的。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