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軍長稱贊一個小人物:你雖然沒放一槍,作用卻不亞于一個師

解放戰争期間,奪取浙江省府杭州,是渡江戰役中一個關鍵的步驟。

在我軍渡江前夕,老蔣曾派何應欽飛抵杭州,召見浙江一幹黨政要員,研究如何在浙江組織起一道堅強防線,以阻止解放軍南下。

何應欽還在這個秘密會議上宣布:“在共軍逼近杭州之前,一定要把錢塘江大橋炸毀,你們務必堅決執行!”

錢塘江大橋是由中國橋梁專家茅以升設計、中國人自行建造的。橋為雙層,鐵路、公路兩用,16孔,連引橋有1453米長,建成于1937年9月,成為重要的南北交通樞紐。

為了實施這個陰謀,何應欽特地召見浙贛鐵路局局長侯家源,密謀毀橋事宜。

軍長稱贊一個小人物:你雖然沒放一槍,作用卻不亞于一個師

奉命率部奪取杭州的解放軍第二十一軍軍長滕海清(1955年成為開國中将),也深知錢塘江大橋的重要性,他指令六十二師以杭州南郊的六和塔和錢塘江大橋為目标,以最快速度奪取并控制大橋。

二十一軍以一個師來奪橋,可見錢塘江大橋在軍指揮員心目中至關緊要的位置。

六十二師第一梯隊夜間在餘杭縣城隻休息了3個小時,拂曉時開始強行軍。

部隊行軍途中,滕海清最擔心的一件事就是:當我突擊部隊趕到後,錢塘江大橋是否還在呢?

因為他心裡很清楚,按照敵人一貫的作風,他們一定會不惜一切代價阻止我軍挺進杭州。為達到這一目的,他們極有可能炸毀錢塘江大橋。

軍長稱贊一個小人物:你雖然沒放一槍,作用卻不亞于一個師

在二十一軍前線指揮部行進途中,滕海清多次向二十一師師長周純麟(1955年少将)詢問前線的情況,尤其是錢塘江大橋是否安然無恙。

當六十二師先頭團到達錢塘江大橋附近時,周純麟向滕海清報告:“好消息是錢塘江大橋還在,但不妙的是,據偵察員報告,敵人正在安放炸藥……”

這個令人喜憂參半的消息,讓滕海清一怔:“是正在安放炸藥?還是剛往橋上運送?”

“安放的、搬運的,都有。”

“你們要加快行動,決不能讓敵人炸橋的陰謀得逞!但是在進攻時隻能輕武器火力控制橋面!”

“明白!我們一定保住大橋!”周純麟斬釘截鐵地答道。

軍長稱贊一個小人物:你雖然沒放一槍,作用卻不亞于一個師

軍政委康志強(1955年成為開國中将)得知敵人準備炸橋,也表示很擔憂:“保住了橋,就等于占了半個杭州城。橋保不住,杭州一戰就不圓滿了。”

滕海清說:“是的。現在隻希望橋在,沒有倒塌掉,即使一時攻不下也好辦一點。”

一個令人驚喜的消息,終于在當天傳到軍指揮所:六十二師奪取了錢塘江大橋!

橋在,而且是在我軍掌中,正是最圓滿的結果。

擔任奪橋先頭梯隊的是六十二師一八五團。該團在團長陳福勝、政委黃澤夫率領下,一邊前進一邊下達具體任務,進行戰鬥動員,傳達師上司的号召:“發揚要橋不要命的精神,12點鐘前搶占錢塘江大橋!”

軍長稱贊一個小人物:你雖然沒放一槍,作用卻不亞于一個師

該團五連以正面佯動、側面進攻的戰術,一舉攻下六和塔,控制了這個俯瞰大橋全貌的制高點,以機槍封鎖大橋與江面。

緊接着,五連主力在四連配合下,攻占了橋北端的橋頭堡。

幾輛裝載軍用物資的汽車,由杭州方向急駛而來,企圖通過大橋南逃。

五連依據有利位置對敵開火,擊中當頭的一輛,後面車輛随之被阻,随車之敵被斃俘。

南橋頭堡守敵一看抵擋不住,便将預先放置的許多捆炸藥點燃,有沉悶的爆炸聲,有升騰的煙霧,然而大橋依然屹立。雖然上下層的橋面都有幾處損壞,但損壞是很輕微的。

軍長稱贊一個小人物:你雖然沒放一槍,作用卻不亞于一個師

為什麼錢塘江大橋爆而未毀?事後很快就清楚了,保住這座大橋的幕後功臣竟是一個毫不起眼的小人物——一位名叫林正發的大橋檢修勞工。

林正發得知蔣軍要炸橋後,心急如焚:這麼好的一座橋,為什麼要炸毀呢?橋有什麼罪過?解放軍連萬裡長江都橫渡了,還能過不了錢塘江?炸了橋,怎對得起子孫後代?

為了保護這座名江上的名橋,林正發便向進行炸橋準備的工兵周福元講理說情。

第二天,林正發和其親戚、工友湊集100塊光洋,由姓周的工兵悄悄引見,與姓黃的工兵排長商談護橋的事。

黃排長收下光洋,答應盡其所能。原定每60公斤一捆的炸藥包,被釜底抽薪,實際隻裝填幾兩炸藥,其餘的都以沙土替代。

軍長稱贊一個小人物:你雖然沒放一槍,作用卻不亞于一個師

結果,錢塘江大橋自然是炸而未毀。

滕海清了解真情後,對林正發等人給予高度贊揚:“非常感謝你所做的工作!你雖然沒放一槍,作用卻不亞于我們的一個師!”

林正發說:“要是沒有解放軍神兵天降,我們隻能騙過敵人一時,難保大橋永久安全。”

滕海清感歎道:“沒有你們密切配合,英勇機智的鬥争,要保住大橋是不可能的。”

事後,騰海清訓示六十二師政委周世忠,派人從後勤處領取100元光洋,補還林正發等人,并對他們給予了獎勵。

就這樣,林正發這個小人物,為保住錢塘江大橋進而使我軍順利解放杭州立下了一件大功。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