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新書架丨《潮州傳》:向海而生,潮州的大劇注定在大海裡揭幕

封面新聞記者 王卉

這座城市,是中國城市中的另類,這裡的人來自遙遠而古老的北方,卻向海而生,他們在這裡創造出了别樣的奇迹。于是,在這樣的曆史文化背景下,誕生了這本由廣東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另類城市傳記《潮州傳》。

新書架丨《潮州傳》:向海而生,潮州的大劇注定在大海裡揭幕

遠古的時候,潮州的大部分地區,還是一片汪洋大海。經過幾萬年的地殼變化,升降沉積,到大約2500年前,海岸線大緻推進到了鮀浦——庵埠——上華——南峙山——樟林一帶。到清末,韓江口的海岸線,已經推進到北溪口的月窟、銀砂,東溪口的北港,外砂河口的南港,新津河口的吉貝隴一帶。獨特的地理環境和曆史沿革,造就了這種城市“潮起潮落共潮生”的城市個性。

向海而生,潮州的大劇,注定就在大海裡揭幕。

“潮州是一片神奇的土地,南海和東海在這裡交彙,畲族,在這裡誕生,烏龍茶,在這裡發源。”

“别的城市,可能出有很多狀元,但沒有榜眼、探花,這裡有狀元、榜眼、探花,有文狀元還有武狀元。”

“潮州,不但有自己的方言,還有自己的字典、自己的戲曲、自己的菜系。”

“文化部公布第一批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潮州數量排在蘇州、杭州、揚州、泉州之後,名列第五……”

《潮州傳》以豐富詳實的史料、通俗簡練的語言,娓娓講述了潮州從遠古的時候那片汪洋大海,發展到新石器時代,再經過千百年跌宕起伏,從“邊陲小鎮”到絲路重鎮的嬗變,以文化展現為重點,展現曆史細節和民生百态。

全書以朝代為劃分,通過四條線索穿插書寫:一是城市形态的變化,比如潮州這座城是怎樣從無到有,它的城池、建築、街道是怎樣建起來的;二是生活形态,尤其是衣、食、住、行、玩的變化,以及民間的各種習俗、節慶;三是經濟形态的變化,潮州是靠什麼發展起來的?不是靠工業、農業,而是靠文化,尤其是對外文化交流;四是文化形态的變化,包括潮州的文化、教育、宗教、民間藝術與工藝等。

該書字字見其積澱,句句飽含深情,散點式的資訊密布,故事疊加,互為牽引,整部作品繁花疊綴,搖曳多姿,既有文學景象,也有曆史厚度。

該書作者黃國欽,是中國作家協會會員,中國散文學會會員,潮州市作家協會主席。已出版散文集《心路屐痕》,散文集《粵海散文集·潮州卷》,小說散文集《夢年紀事》等。其散文《煙雨潮州》獲廣東省首屆秦牧散文獎。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