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瑞士力挺中國,更多歐洲國家與美國對華政策分道揚镳

作者:火星方陣
瑞士力挺中國,更多歐洲國家與美國對華政策分道揚镳

作者:刺客

即将舉行的北京冬奧會,是一項有助于促進世界和平的體育盛事。美國将其政治化,進而将其淪為遏制中國的政治工具。是以,反對北京冬奧會,就成為了美國拉攏盟友和夥伴挑釁中國的一種手段。不過,事實證明,美國這種嚴重違背國際體育精神的極端做法,注定了失敗的結果。

在美國反對北京冬奧會噪音喧嚣塵上之際,越來越多盟友和夥伴都選擇了不跟牌。據《參考消息》16日報道,瑞士聯邦政府發言人日前告訴媒體,聯邦委員會認為,應該派一名政府官員出席北京冬奧會。據當地媒體透露,瑞士聯邦委員兼國防、民防和體育部長阿姆赫德,可能成為出席冬奧會開幕式的最合适人選。

由于這名聯邦部長是被臨時決定出席北京冬奧會,說明在此之前,瑞士還打算屈服于美國的壓力,拒絕派遣官員出席北京冬奧會。是以說,這應該是瑞士政府在認清形勢之後才做出的決定。顯而易見,越來越多拒絕官員出席冬奧會的國家,正走上一條與美國背道而馳的外交道路。

在此之前,法國公開反對将北京冬奧會政治化的行為,确認将派官員出席北京冬奧會開幕式。另外,印度政府日前也做出一項“大膽決定”,反對美國将北京冬奧會政治化,并決定派員出席本屆冬奧會。至此,全世界除了極少數美國死忠附庸外,包括美國盟友和合作夥伴在内的世界絕大多數國家,都走向美國反華政策的對立面。

歐盟是美國的主要盟友,其絕大多數成員也是美國的北約盟友,這裡可以說是美國鐵打的勢力範圍。不過,随着中美在世界上影響力的此消彼長,從某種意義上來講,歐洲地區已不再是美國反華的“溫床”。有關這一點,從美國強烈要求歐盟各國支援維爾紐斯當局,卻無法得到積極響應的結果就足見一斑。

據觀察者網16日報道,當地時間15日,歐盟外交與安全政策進階代表博雷利表示,歐盟成員國“明确地表達了對維爾紐斯的聲援”。不過,盡管維爾紐斯外長一再呼籲歐盟采取進一步的具體行動,但歐盟至今仍沒有宣布新的舉措。

維爾紐斯當局因觸碰了中國的外交底線,該國經濟因對華關系惡化而承受巨大打擊。為此,該國已經多次向歐盟求救,要求歐盟對中國施加壓力,迫使中方放棄對其的反制。不過,觀察者網說:歐盟嘴上說幫維爾紐斯“出頭”,但就是不願意采取行動。

歐盟不願意為了維爾紐斯得罪中國。冒着與中國發生貿易摩擦的風險,給一個被邊緣化的成員撐腰,對歐盟來說得不償失,。是以,歐盟在口頭上“聲援”維爾紐斯,很可能就是在糊弄美國,維爾紐斯指望它們在實質性上提供支援,很難。

上述諸多因素的存在,實際上都在說明一個事實,美國在自己所挑起的“新冷戰”中,無法赢得與中國的競争。據上觀新聞15日報道,美國對中國發起新冷戰,獲得日本、澳洲等地區盟友的“賣力助攻”,華盛頓的政客們就可以安心了嗎?美國《外交政策》網站斷言:美國對華發動新冷戰注定會失敗。

其實,美國對華挑釁戰略,在很多領域上都已經失敗,例如貿易戰打到最後,遍體鱗傷的不是中國而是美國自己。華盛頓利用所謂“人權”和病毒溯源調查等議題挑釁中國,結果卻讓親手點的火燒到自己的身上。或許可以這麼說,在中美激烈的競争中,美國是一個失敗者。

是以,越來越多美國盟友和戰略夥伴,都與美國的對華政策分道揚镳,新年伊始,中國外長通路亞洲和非洲5國,法國國家安全顧問、中東6國外長和還和會秘書長先後訪華,還有中英兩軍通過視訊連線的方式,舉行的進階别戰略對話…這所有的一切都在說明,在歐洲乃至全世界,絕大多數國家都願意與中國發展各個領域的合作關系。美國作為一個大國競争的“失敗者”,無法在世界上呼風喚雨。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