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1
欲望是由生物的本性産生的想達到某種目的的要求,欲望無善惡之分,關鍵在于如何控制。
我們每個人都有欲望,雖然它們深藏在我們心底,卻無時無刻不左右着我們的各種選擇。
欲望的過分膨脹是幸福的敵人,故知足者常樂。調查表明,不與别人比高低所帶來的幸福是高收入所帶來的幸福的5倍。
不管是道家、儒家、兵家,還是法家、縱橫家,都注重研究“人欲”。 “人欲”是一切人類活動的起始,把握這個主宰一切的本源,将會獲得無窮無盡的能量。
人是欲望的産物,生命是欲望的延續。
心理學對“欲望”有另外一種說法,叫做“需求”。
心理學:人的需求是無法滿足,當一個需求滿足之後又會産生新的需求。
希特勒
戰争狂人希特勒,夢想征服世界,發動第二次世界大戰,給人類造成深重災難,最終在蘇聯與盟軍的聯合夾擊下,戰敗,飲彈自盡。
人最終喜愛的是自己的欲望,不是自己想要的東西。——尼采《善惡的彼岸》
02
人生短短幾十年,不要給自己留下什麼遺憾,想笑就笑,想哭就哭,該愛的時候就去愛,無謂壓抑自己,人生的苦悶有二,一是欲望沒有被滿足,二是它得到了滿足。——柏拉圖
和珅
中國曆史的權臣之一,曾兼任多職,是清朝曆史上資産最多的官員。英特使馬戛爾尼對和珅的外交手法十分贊賞。
和珅初為官時,精明強幹,為政清廉,通過李侍堯案鞏固自己的地位。乾隆帝對其寵信有加,并将幼女十公主嫁給和珅長子豐紳殷德,使和珅不僅大權在握,且成為皇親國戚。
随着權力的成長,他的私欲也日益膨脹,利用職務之便,結黨營私,聚斂錢财,并用賄賂、迫害、恐吓、暴力、綁架等方式籠絡地方勢力、打擊政敵。
此外,和珅還親自經營工商業,開設當鋪七十五間,設大小銀号三百多間,且與英國東印度公司、廣東十三行有商業往來。成為後人所稱權傾天下、富可敵國的“貪官之王”、“A錢之王”。
和珅亦同時是18世紀世界首富,後被嘉慶皇帝賜死。
菜根譚的這句話,解釋面對欲望如何克制。
一念常惺,才避去神弓鬼矢;纖塵不染,方解開地網天羅。——《菜根譚·修省篇》
明槍易躲,暗箭難防。很多時候,保持冷靜便是控制欲望的最好方法。此時,即便有東西在勾引你邁出貪婪的第一步,但隻要明白自己的界限及内心所求,便可做到不動如山。
要守住底線,什麼樣子的誘惑,隻要不去開頭,自然不會有困擾。而一旦打破零次,相應的無數次便會接踵而來,将内心完全淹沒。
錢會害人,但錢也會救人。我們要好好利用錢去救人,不要被錢所利用。有錢有勢的人,若不知節制欲望則煩惱無量;若不将名利看淡,精神生活必然空虛,無所依止且苦患無量。
03
當下對我們誘惑最大還是物欲。房子、車子還是子女的學校品質,歸根結底,都逃不過此二字。
關于這點,《菜根譚》也早有所述:塞得物欲之路,才堪辟道義之門;弛得塵俗之肩,方可挑聖賢之擔。——《菜根譚·修省篇》
控制欲望,千萬不要讓生不帶來死不帶去的一切,成為阻礙我們明白道義或成為聖賢的原因。
追求美好幸福的生活值得肯定,但切莫去盲目攀比,适可而止便好。
04
佛說,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一切皆為虛幻。
華盛頓
華盛頓帶領美國人民打赢南北戰争,1783年9月3日,英國正式承認美國獨立。11月2日,華盛頓向追随他征戰多年的将士們發表告别演說,他公開表達自己即将退役,過平民生活的熱切願望,“分離的簾幕不久就要拉下,他将永遠退出曆史舞台了。”
兩天後,華盛頓乘船離開紐約港。12月23日,華盛頓向大陸會議辭去一切公職,親手交回大陸軍總司令的委任狀,正式解甲歸田,回到他日夜思念的故鄉弗農山莊。
華盛頓的這一決定令人大感意外,這也展現他的淡泊名利的君子之風,令後人稱頌敬仰。
05
如何控制欲望?
心理學家認為,快速控制欲望的關鍵是和大腦建立穩定聯系,建議從三個角度出發。
利用好自己的遊離思想
我們知道,一個人的注意力是有限,且在注意力高度集中時,仍舊會有遊離思維。這個時候就要好好利用這個遊離思想。
比如,我們想要吃一頓食物時,我們可馬上搬出我們的遊離思維,讓注意力轉移到另外一件事情上,這樣我們大腦中的美食就會被其他事物替代。
制定自我獎罰機制
神經心理學家發現,當人體發射訊号給大腦不要向欲望低頭時,人體和大腦比較難以維持,但如果再加上一些外部的限制制約和獎勵刺激,則會較容易實作。
如有兩個想考研的人,一人是悶着頭督促自己,沒有外部幹涉;而另一人則有監督人員,會給他按照時間表制定各種計劃,監督定期的給他考試,在瓶頸期及時調整,結果發現後者取得的成績遠遠大于前者。
可見有外在的獎罰體制的幹預,控制欲望會事半功倍。
養成自律的好習慣
很多人失敗并不是技不如人,而是他不夠自律,自控能力導緻。而在欲望控制需要用到自制力。
當人們利用自制力時,腦前額葉皮質就會陷入一種相當活躍的情況中,當我們常使用自制力來刺激腦前額葉的話,就會讓腦記憶慢慢形成一種習慣。這樣就是一個完美的循環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