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汕頭玩具産業調研:世界玩具工廠澄海的危與機

作者:南方都市報
汕頭玩具産業調研:世界玩具工廠澄海的危與機

中國是全球最大的玩具制造和出口國。廣東汕頭下轄的澄海區是國内最大的玩具生産和出口集散地之一。經過40年發展,澄海玩具産業集聚成群,配套體系完善,為全球貿易“毛細血管”輸血。

粵東靠海,西臨珠三角,百載商埠,華僑遍布四海,經商文化濃厚。制鞋、玩具、陶瓷、婚紗等輕工業品類齊備。汕頭已被列為廣東省域副中心城市,對區域經濟發展有帶動能力,工藝玩具是其支柱産業之一。

澄海區面積為345.23平方公裡。但玩具産業産值達百億級,市場主體超過4.3萬戶,其中個體戶占比接近75%。2021年,澄海有規上工業企業332家,其中玩具企業占比近半數,擁有上市企業6家,新三闆挂牌玩具企業2家,玩具産業從業人員超10萬人。

制造業成本年年攀升,品質要求趨嚴,同質化競争無以為繼,傳統玩具産業尋求新增長點問題待解。2020年新冠疫情來襲,世界經濟受挫,全球化遭遇逆流,考驗供應鍊韌性。

面對國内外形勢變化,中央多次提出,要加快建構以國内大循環為主體、國内國際雙循環互相促進的新發展格局。同年6月22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支援出口産品轉内銷的實施意見》。澄海産業帶反映着中國縣域經濟底色,是承上啟下的重要節點,對打通經濟雙循環具有重要意義。

2021年新冠陰霾未消,原材料成本上升、國際航運漲價、物流不通暢等等連鎖反應,給玩具制造又一記重創。世界經濟形勢複雜嚴峻,中國作為“世界工廠”如何突圍,亟待在全球産業鍊“新節奏”中重塑價值鍊。

長期以來,澄海産業鍊龐雜,廠商間存在無序競争,知識産權難監管,品牌效應有待提高。玩具制造是勞動密集型産業,人口紅利逐漸減弱,如何向技術、資金密集方向靠攏?

南方都市報區域協調發展課題組調研了澄海區數家經營規模和品類不一的廠家,玩具産業鍊上下遊的展廳、船務公司,以及澄海玩具協會、高校專家等。課題組發現,許多廠商正在探索内貿市場,跨境電商熱潮疊起,“宅經濟”居家玩具等新趨勢當頭。為告别粗放式發展,有實力的工廠積極投入自動化裝置,往精密制造調頭,沉澱品牌價值。

近年,廣東省引導更多傳統制造企業往價值鍊高處躍遷。動漫、網遊、手遊、IP、智能機器人等與玩具關聯的數字創意産業湧現,知識産權、科技含量等是玩具制造邁向高端市場的墊腳石。

玩具掘金

僑商引入訂單,從作坊到企業多元格局發展

比起資本蜂擁彙聚且基建成熟的珠三角,地處粵東的潮汕發展相對不平衡。課題組選擇了較為微觀的切口,傳統農業大縣澄海,以土地和勞動力低廉為優勢,如何運轉起龐大的産業鍊條,可窺廣東縣域經濟發展路徑。

“改革開放後華僑進入,許多香港的、新加坡的商人來此尋找加工廠,從做配件慢慢起步,再賣給香港的洋行。”澄海玩具協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杜瑞生表示,1995年澄海制造的玩具已行銷海外,各路客商聞風而來,澄海創出自主品牌,商業模式多元。這有别于東莞,代工廠林立規模生産,通過提供貼牌服務來集聚産業。

杜瑞生年過65歲,在他成長的上世紀50年代,澄海人種稻谷為生。改革開放後,家族紐帶牽系着僑資外企,給彼時澄海縣帶來第一桶金,新的訂單、技術和裝置在此紮根。一車一車集裝箱在縣城的土路上川流不息。青年杜瑞生嗅到商機,從裝修業改行開玩具廠。兩個兒子承繼父業,生産出口歐美市場的遙控車。

家族性是澄海玩具行業的一大特征。當地遍布家庭作坊,三五層樓高的農民自建房融合了工廠、倉庫和吃住,撐起“産居混合”的城鎮生态。産業鍊上下遊分工完備,零配件制造層層分包,非常靈活,最終的玩具成品由多家協同完成。

汕頭玩具産業調研:世界玩具工廠澄海的危與機

澄海自建房中的小微型工廠裡,本地女工正在檢測玩具縫紉機是否能通電、閃燈和唱英文歌,20秒“過一台”,這批貨将發往俄羅斯。工作台上除了零配件,置有收音機,男人們好聽廣播電台新聞,女工桌邊傳出戲曲與言情小說朗讀。

80年代中期玩具創業起步,澄海區的城鎮待業青年、農村富餘勞動力、企業下崗職工等,競相開小作坊,使用手動塑膠機制作玩具。根據1984年8月澄海下轄城關鎮調研資料,城鄉塑膠玩具作坊220家,平均每戶1.5台手動塑膠機。1985年,澄海縣玩具廠作坊406家,從業近萬人,當年工業總産值3600萬元,其中布絨玩具、塑膠玩具及其他玩具各占三分之一。

國内外消費市場興起,玩具制造技術不斷進步。到90年代中期,澄海的玩具品類出現電子化趨勢,遙控、電動玩具紛紛上架。1993年起,個體專業戶開始成批注冊為私營工廠或者有限公司,逐漸成為玩具業主體。“新辦玩具廠家數量衆多,再給企業起商号要避免與其他企業同名還須頗費腦筋。”官方資料顯示。截至1995年,玩具制造成為澄海支柱産業,出口額達7200萬美元,占全縣出口總額27%。

90年代後期至千禧年後,澄海企業經營規模擴張,出現一批廠房在10000平方米以上的廠家,用勞工數千人以上。大中小微型企業并行發展。2003年4月,中國輕工業聯合會授予澄海區“中國玩具禮品城”稱号。

2005年後,随着國内外對品質安全要求愈加嚴格,人工成本走高,招工難問題日益凸顯,原材料價格年年攀升,疊加國際環境和人民币升值等内外部壓力,澄海大大小小的玩具企業壓力倍增。“市場不夠透明,生産太過散亂,爆款一下子就會被抄。”一名玩具廠商說。

龍頭企業如奧飛娛樂、星輝娛樂等陸續上市。大衆流行文化推波助瀾,資本市場介入,商業化運作牽引“流量”,IP營運産生價值漸漸受到市場追捧。

澄海玩具産業鍊靈活,品類多如牛毛。“展廳模式”是澄海獨有,類似前店後廠,客商到澄海,先通過貿易服務商帶到展廳選品,再與廠家簽訂單,展廳作為展示平台不參與中間貿易。

業内人士介紹,澄海約有2000-3000家外貿公司,約有七成玩具訂單來自海外。宏騰玩具展廳副總經理杜仙儀介紹,宏騰展廳現有各類展位5000多個,在展參展産品超過30萬隻,産品資料庫超過220萬隻。疫情前每年約有8000-9000批客商來選品,來自100多個國家。廣交會期間尤其多,高峰期展廳每日接待幾十批客商,每天要處理選品回架樣品幾千上萬件,展位“一位難求”。

變數四起

疫情震蕩行業,多重壓力疊加

“疫情打擊大”“許多小作坊撐不住”“幾個難題都撞一起”......新冠疫情大流行持續兩年,令外貿主導型的玩具産業承壓。

每年12月前後是外貿玩具行業最關鍵的銷售季,決定着全年營收。按照往年節奏,廠商春節前便要開始組織選貨,4、5月春季下單,6-8月夏季生産,7-9月秋季發貨,才能及時上架。到了11月底,仍有船隻漂泊海上,尚未到港。

2021年全球運力失衡,一櫃難求,海運價格一路飙升,滿載玩具的貨船從深圳鹽田、汕頭港出發,卻遭遇堵港、陸路卡車司機緊缺等狀況,到貨時間延遲。

課題組2021年11月調研時,澄海玩具廠商反映,海運收發貨時間,歐洲從60天延至6個月,美國則從45天延期至3個月,運費漲了5-10倍。“以前一個櫃子的運費約不高于貨值的三分之一,但現在運費和貨值成了1:1,甚至出現運費高于貨值的情況。”當地船務公司辦事員表示。

針對中小玩具企業,某海運公司曾放出“特價櫃”,從7000美金至10000美金不等。“幾乎都是秒殺,拼的是手速。”一名玩具從業人士說。

汕頭澤鋒玩具廠負責人蔡錦鋒向課題組介紹,聖誕季訂單占全年的七成。受到海運周轉和成本上升影響,工廠出貨單價高了5-10個點,出貨量同比下降了10%。蔡錦鋒是“90後”,大學畢業後返鄉5年,和家人一起打理玩具廠,主打産品是軌道滾珠塑膠積木,面向歐美商超和電商供貨。玩具廠設在3層樓高的自建房中,廠房面積有3000多平方米。

疫情令供應鍊運轉不暢,讓供求關系變化加速。如今玩具展廳人氣大不如前,偶有代理人在貨架前給外商直播選品。線上上跨國做生意成為新常态,居家類玩具如積木等更受歡迎。

汕頭玩具産業調研:世界玩具工廠澄海的危與機

澄海玩具品類多如牛毛,制造技術發展,風潮也從洋娃娃、遙控車到積木、機器人等,更新疊代快。積木被認為是玩具中的“常青樹”,由于年齡跨度大,使用者黏度高,近年受到市場青睐。

多點爆發的疫情帶來不确定性,按部就班地生産不再“牢靠”,訂單更疊速度加快。“玩具産品制造門檻較低,生産線本來1個月就做1個産品,現在做完5天可能就換了。”一名從業10年的遙控類玩具制造商稱。

蔡錦鋒總結,近兩年新老客戶整體淘汰率從10%-15%上升到了30%。“疫情後,客戶要求快出貨,以前下訂單3至4個月出貨,現在要求一個半月出貨。我們應對方法是提前備好原材料,根據訂單預測組織生産,做些存貨。”

玩具工藝注塑的常用原料包括聚丙烯(PP)、聚苯乙烯(PS)、丙烯晴-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ABS),以及五金、電子料、包材等,也遭遇了“漲價潮”,壓力傳導至下遊産業鍊。

多名玩具廠商表示,2021年進貨的原材料漲幅在10-25%之間,往年價格相對平穩。蔡錦鋒表示,一般每年原材料漲價不過3個點。前述生産遙控類玩具廠商稱, ABS塑膠在2021年高點是15000-16000元/噸,2020年低點則跌至8000元/噸。而IC晶片價格漲了3倍,電路闆漲了1倍。另有廠商透露,2021年春季拿出了上千萬“壓晶片”,市場上出現“炒晶片”。

此前,廣東還遭遇了電力供應緊張局面, 針對煤炭、天然氣價格高企,發電企業成本增加的問題,官方出台了峰谷分時電價政策等系列措施。在汕頭等工業大市,高能耗工廠調整生産節奏,錯峰用電。課題組調研的數家企業感到擔憂,“機器原本是24小時晝夜不停,三班倒生産,限電期間每日一開一停,要開機預熱,進行噴射清理,四分之一的産能就沒了,機損較大。”目前,電力供應已經恢複常态。

電商下一程

傳統外貿管道受阻,“宅經濟”拉動跨境電商

疫情影響傳統批發管道運轉,生意由線下轉至線上,越來越多的廠家投入到電商大潮。年輕一代的澄海“玩具人”告訴課題組,跨境電商增長較快,潛力巨大。

疫情激發的“宅經濟”拉動了跨境電商,尤其是利好益智類居家玩具。廣東宇星科技實業有限公司(下稱宇星科技)總經理謝偉純2000年入行,和丈夫組成“夫妻檔”,從生産玩具悠悠球、四驅車、洋娃娃等起家,自 2016年開始轉行做積木,經過兩年研發期,2018年9月推出第一款智能積木産品。

2020年3月,宇星科技入駐了阿裡巴巴旗下跨境電商平台速賣通。目前,該公司走電商管道銷售占比達到了50%。

“疫情也讓國外消費者開始頻繁去嘗試上零售電商平台購物。”謝偉純表示,通過跨境電商平台,積木産品銷售至全球100多個國家,2021年新增了南美市場。積木是玩具中的“常青樹”,年齡跨度大,且社群性強,講究使用者體驗,“發燒友”們線上上集結。越來越多的B端廠家通過電商資料,收集C端使用者的回報,調整産品研發、生産等環節。

汕頭玩具産業調研:世界玩具工廠澄海的危與機

積木生産涉及大量零配件,是勞動密集型産業,澄海聚集着大量外來勞工。越來越多廠家在思考如何“機器換人”。

蔡錦鋒介紹,2020前,其公司産品跨境電商和傳統批發管道的比例是2:8,2021年比例變動為4:6。

傳統的“展廳模式”也搬至線上。全區共有宜采網、宵鳥雲等近10家專業性玩具電商平台。以宵鳥雲為例,集合了全國産業鍊的4萬多家玩具工廠、200多萬款玩具産品,線上進行玩具選品,搜尋源頭工廠。

澄海區官方資料顯示,工商登記經營範圍含網上銷售的市場主體中玩具類的有10194家。業界估算,區内工商登記的玩具企業和個體戶約有六成,通過網際網路進行銷售。

與此同時,澄海玩具通過電商、直播帶貨等管道開拓内銷市場,玩具貿易業态呈現多樣化發展。

汕頭玩具産業調研:世界玩具工廠澄海的危與機

汕頭玩具抖音電商直播基地自2021年3月份試營運以來,已入駐企業商家236家,目前開播率超過50%,商家直播間場觀最高達5萬人以上,單日銷售額最高超過100萬。

“抖音直播帶貨,廠家需求湧現。直播賣得最好的是無人機、手辦、盲盒等。”汕頭玩具抖音電商直播基地負責人吳基臨表示。

課題組發現,外貿企業調整業務,開拓内需市場并非易事,在設計風格、生産線、銷售管道等方面都要做出變動,不熟悉市場準入、回款周期不同等問題頻出。“國内電商對品質追求整體偏低,導緻價格戰嚴重,缺乏品控标準。”澄海玩具業内人士表示,出于成本、風險考量,許多廠商“不敢嘗試”。

成為中國的“樂高”

行業更疊變換,智能制造加速

課題組發現,澄海玩具品類推陳出新不斷。以往面向B端外貿銷售,大大小小企業以量取勝,“價格戰”不休。電商将廠商直接推向C端客戶,“爆款”“流量”“出奇制勝”“IP品牌”更具帶貨潛力。

華達玩具有限公司(下稱華達玩具)是當地積木制造龍頭企業,從童車、遙控車生産起步,2015年轉做積木行業,從設計、生産、銷售都由自家把握,覆寫全産業鍊,在當地比較少見。

該公司副總經理陳衛介紹,新産品從立項到上市需要2、3個月時間,公司設立了3個研發部。“走得不夠快,很快就會被人落下。”華達玩具内外貿占比約為6:4,已有簽約的IP(Intellectual Property,即知識産權)授權積木産品,如奧特曼、哥斯拉、熊本熊積木等。

“玩具創新更多是造型方面的,但産品需要不斷疊代,從拼接手感、減少毛刺等細節入手,跟着客戶需求走。”蔡錦鋒等“90後”老闆“網感”更強,對潮流風向敏銳,愛逛商場玩具櫥窗,自學工業設計軟體。

模具是用來制造成型物品的工具,其品質好壞決定了産品優劣。以塑膠積木産品為例,模具價格從萬元至上百萬不等,将ABS塑膠放入模具中,在210度高溫下融化,注塑成型。

謝偉純表示,開發新品投入大,目前宇星科技有模具4000多套,一套積木工程車就需要上千套模具,顔色不一。“不同的積木模具差别相當大,我們的産品要把積木精度控制在1個c左右的誤差。像人的一根頭發約是10個c。”

在華達玩具開模工廠中的房間,師傅都有十年以上經驗。精密度是積木的核心競争力,對品控要求高。業内人士強調,與積木國際領先品牌樂高縮小差距,國内廠家要在精密度上锱铢必較。

汕頭玩具産業調研:世界玩具工廠澄海的危與機

經驗老到的師傅将成型積木與微粒模具逐一比對,刻度細至2.5毫米。

陳衛表示,一些精密機器依賴進口,耗資較大。華達玩具無塵加工中心擺放着數台進口線切割機,為進口機器投入了2000萬元。

“生産積木不難,但公司往高品質、高标準定位走,投入得多,增長緩慢,不僅需要好裝置,也需要強團隊。做全産業鍊是想把生産環節的核心競争力抓在手裡,不再依賴代工廠。”陳衛表示,“做‘中國樂高’是積木界的夢想。”

長期以來,成本上升,年年招工難,勞工老齡化,是橫亘在廠商面前的棘手難題。玩具制造商稱,2021年開年,工價同比普漲了10%。産線勞工年齡普遍偏大。在澤鋒玩具廠,40-50歲的勞工們正在組裝“過家家”塑膠玩具,動作娴熟,工作台上堆放着塑膠配件,角落裡的收音機播放着潮州戲曲。

“90後、00後勞工穩定性不如上一輩,似乎沒那麼看重工資。”老闆們苦惱地說。

大型工廠在加碼機器換人,應用更多自動化裝置,提高效率,适應高品質玩具的精密制造要求。汕頭市高德斯精密科技有限公司建立于2017年,為數家本地企業代工。

汕頭玩具産業調研:世界玩具工廠澄海的危與機

高德斯工廠的自動化生産線,配套中央供料系統和智能倉庫,效率大大提高。

高德斯工廠設有雙層智能倉庫,總面積達到10000多平方米,倉容達到12萬箱積木,每箱都設有條形碼,機器人以一秒三米的速度進行分揀,36個機器人替代了240個勞工。宇星科技的積木也在此生産。

“分揀積木配件就像在拿中藥,一包一包的,2克、3克、7克、8克的小件都有,一包加起來有幾十種小件。”謝偉純形容,積木生産瑣碎而繁複,機器能節省人力,生産準确性也大幅提升。

華達玩具也在近年來投入了15條自動化生産線,每條線投資100多萬元,24小時開機,不再需要三班倒的流水線勞工。在分揀工廠中的房間,不同形狀、顔色的積木配件在傳送帶上魚貫而入,配置設定至對應箱中,再進行自動包裝。每條生産線盡頭,坐着兩位質檢員,一位負責測量每包的重量,誤差不能超過0.1克,不符合要求的,交給另一位“修包”。

經過粗放式發展,内外環境種種變化倒逼下,澄海玩具行業也越來越意識到增加産業附加值的重要性。“我們有危機感,成本不斷上升,推着産品往高附加值走。注重品質的客戶才不會輕易換廠。”蔡錦鋒說。

汕頭玩具産業調研:世界玩具工廠澄海的危與機

在華達玩具自動化工廠中的房間盡頭,保留了一條半人工半自動分揀線,流水線上是12名熟手女工,負責大件積木配件分揀,每人每月工資在4000元-6000元。在工位前,女工插放了一朵小小的積木花。

奧飛娛樂總經理助理楊毓生告訴課題組,奧飛娛樂從傳統玩具制造商轉型,商标意識從90年代開始萌生,後引入動漫如四驅小子,用動漫IP授權帶動玩具産業發展。奧飛娛樂等公司依托在深圳、廣州的研發中心,與高校建立“産學研”合作關系,探索轉型“動漫IP+手遊+網絡+泛娛樂”路徑。

官方資料顯示,中國汕頭(玩具)知識産權快速維權中心已經落戶澄海,依托中心,玩具外觀設計專利快速審查及出具授權證書,從申請到授權僅需要3至10個工作日。目前,玩具有效注冊商标30169件。

“以前那種低成本、靠勞動力賺錢的方式,已經漸漸離我們遠去了。”汕頭大學工學院電子資訊工程系主任範衠表示,澄海玩具制造開發速度快,成本效益較高是優勢,但很多企業缺乏長遠規劃,在工業設計、重視研發以及知識産權保護等增加産品附加值方面任重道遠。

統籌:南都記者 黃姝倫

采寫:南都記者 黃姝倫 王美蘇 劉嘉琳 實習生 陳曼榆

攝影:南都記者 劉嘉琳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