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個人的信譽,養成需要漫長的時間,可如果想要破壞它,卻是十分簡單的事情。
你隻需要偶爾忽略,偶爾忘記,偶爾不兌現諾言,那麼你的信譽就會頃刻之間崩塌。
無論跟誰相處,信譽都是我們的“名片”,更是我們展現給外界的标簽。
比如說:
人際交往中,别人會根據你的信譽來決定是否要跟你有進一步相處。
工作上的安排,生意上的溝通,如果你失去了信譽,别人不會跟你再有任何合作。
在愛情中,如果你失去了信譽,一次次食言,伴侶也會離你而去。
你說一個人的品質,什麼最重要?
我覺得,除了善良之外,就是“信譽”。
-01
與人相處,不要讓自己陷入“信譽破産危機”
你還記得“狼來了”的故事嗎?
跟大家重溫一遍這個故事。
放牛娃每天都要上山放羊,這樣的日子日複一日,他覺得很無聊。
為了打發這種無聊,放牛娃想到了一個辦法來捉弄村民。
于是,放牛娃就沖着山腳下正在耕地的大人們喊:“狼來了,狼來了~”
這群農夫們,扛着鋤頭、鐵鍬就沖到了山上。
放牛娃樂得不行,嘲諷衆人:“你們上當了”。
第二次,放牛娃又開了這個玩笑,農夫們的行為依舊如此。
第三次,狼真的來了。
可這一次,無論放牛娃怎麼叫喊,都沒有人回應他。
這個寓言故事,就是典型的“信譽破産危機”。
什麼是信譽破産?
最簡單的解釋是:你一次次透支大家對你的信任,不斷浪費自己的信譽;通過一個個謊言,一次次捉弄,最終大家都不願意相信你了。
哪怕是你身邊最親近的人,也被你的謊言,被你一次次捉弄,徹底傷透了心。
他們不再信任你,不願意聽你解釋,不想和你有任何接觸。
一個人走到了這一步,除非跳出周圍的圈子,否則他在當下的圈子裡,很難再遇到信任他的人。
當一個人失去了信譽,會變得“寸步難行”。
-02
答應别人的事情,就應該做到
最常見的例子:
“借錢與還錢”。
成年人的感情,借錢是情分,不借給你是本分。
如果一個人願意借錢給你,那就說明你在對方心目中的地位很高。
至少,他對你十分信任,并且願意在你遇到麻煩時第一時間給你一些幫助。
這個時候,你給對方許下的承諾,就得完成。
比如:
借錢的時候,你跟對方說“我3個月之内還錢”。
那麼,你還錢的日期,就不可以超過3個月。
如果超過了3個月,你的信譽在對方心目中,就會瞬間崩塌。
“言必信,行必果”,這是最簡單的道理,也是我們做人的原則。
别人借錢給你,這是他們對你的信任。
但如果你總是食言,一次次毀掉自己許下的承諾,那你在别人心中的地位,就會直線下降。
在夫妻相處的過程中,也是同樣的道理。
如果你給夫妻一個又一個承諾,卻從來沒有完整兌現過一個。
用不了多久,夫妻就會對你徹底失望;到了那個時候,你們倆的愛,就變得岌岌可危。
心理學家斯滕伯格提出了愛情三要素:激情,親密,承諾。
對于親密關系而言,承諾是重要的組成因素。
-03
被親密的人“欺騙”,我們不會再期待愛
如果一個人童年時期,總是被父母欺騙。
比方說:
父母答應給他買玩具,買新衣服,答應帶他去哪裡玩。
這樣的條件和承諾,父母從來都沒有及時兌現。
久而久之,在孩子的心中他們就不會再期待父母給的愛。
甚至,在他們成長的過程中,也不會期待任何人給予的愛。
他們的性格,會變得怯弱,敏感又自卑。
在感情中,甚至會變成“讨好型人格”。
是以,無論跟誰相處,我們都應該“遵守諾言”,守住自己的信譽。
當一個人信譽崩塌,他也很難在當下的圈子立足。
今日話題:
你如何看待“信譽崩塌”的人?
(文章配圖來源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