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神清氣定虛長嘯,雲散風收鎖月闌——頸聯的關鍵作用(七律修改)

神清氣定虛長嘯,雲散風收鎖月闌——頸聯的關鍵作用(七律修改)

接到咨詢一份,作品如下:

《國慶節出遊随筆》

深秋客宿在盤山, 梨木台中賞景觀。

細雨朦胧生霧瀑, 清溪歡快下峰巒。

藍天麗日難相聚, 綠樹紅花卻互聯。

暗歎嫦娥空寂寞, 豈如俗世武陵源。

照例先看格律,因為個人覺得,現在的人如果寫出七言八句卻是古風,那證明沒入古詩的門。純粹是看着像古詩,以為七言八句就是古詩。那是沒有意義的,在當下寫七言八句的古體詩,你還不如就直接寫篇小散文的好。

首句“深秋客宿在盤山”,平仄為“平平仄仄仄平平”,是為平起平收格式律句。整首詩平起入韻,押新韻“八寒”部,其中颔聯、頸聯對仗,符合律詩規則。

格式沒有問題,那麼就可以看看表達、文法、意境方面了。而這方面的内容,首先得讀懂,他寫的是什麼,才好開口。

神清氣定虛長嘯,雲散風收鎖月闌——頸聯的關鍵作用(七律修改)

“深秋客宿在盤山,梨木台中賞景觀”,交代時間、地點、事由。純粹的“賦”,沒有感情注入,頂多是“深秋”二字透露出一絲涼意。

首聯起得非常簡單,甚至有些平平無奇,但也未嘗不可,隻要能為整體做貢獻,就無礙。

颔聯承,“細雨朦胧生霧瀑,清溪歡快下峰巒”。細化寫景,展開得也不錯。值得注意的是,對句使用了“歡快”一詞,這是否就是整首詩情境的基調呢?如果是,當然不錯,但如果不是,那這裡就顯得有些突兀了。

我們寫詩,在動筆之前就要考慮好我要表達哪種情感,然後在創作中選擇合适的意象,用比對的字詞來進一步勾勒渲染,讓讀者跟随着字詞一步步走進你的思緒。除了特有的修辭手法之外,要注意避免情緒跳脫,更不好的就是情緒明明不跳脫,用詞卻驟變,這是文字上的不成熟。

比如這裡出句明明細雨蒙蒙,霧氣如瀑布流淌,渲染出一絲清泠感覺,下句忽然就歡快起來。顯然颔聯内部意象都不統一,正負相抵,這一聯對整首詩的意象營造就做了無用功。

當然,也可能是詩人本身仍然情感淡定,純粹寫景,如入“無我之境”——是以還得看後面的寫作走向。

神清氣定虛長嘯,雲散風收鎖月闌——頸聯的關鍵作用(七律修改)

頸聯很重要,我們看詩人的頸聯如何施工。

頸聯轉,“藍天麗日難相聚, 綠樹紅花卻互聯”——看到這裡,我不禁産生了一個黑人問号臉……前面都按文法走得好好的,原本是很期待頸聯出些東西的,可這寫的什麼呢?這首作品如果垮掉,必然是從這裡開始的。這兩句依然在寫景,雖然“起承轉合”不是一定要遵守的文法,但是是最穩妥的寫作方式。當然也有很多作者習慣前三聯都寫景,然後尾聯強勢轉、收、合,一樣可以成為佳作。

不過這一聯即使從字詞上來看,也不是很明白。“綠樹紅花卻互聯”是什麼意思?基本上可以判斷出詩人為了對仗和平仄合格,也是拼了老命了。

不是讀不懂,其實不複雜。頸聯出句寫沒有天晴的遺憾,對句為了強行對仗,霸蠻寫了眼前的紅花綠樹。

藍天和麗日很難碰到了,綠樹和紅花卻互相點綴——這麼了解字面意思應該沒問題吧,可這完全是廢話啊,特别是對句。為對而對,非常不可取。

我們暫時不管,看看尾聯是否強勢,改寫前面三聯寫景的平淡安排。

神清氣定虛長嘯,雲散風收鎖月闌——頸聯的關鍵作用(七律修改)

尾聯“暗歎嫦娥空寂寞, 豈如俗世武陵源”,要說收合,也将就。因為首聯是寫客宿山中,末句“ 豈如俗世武陵源”也歸結到贊揚山中景色美。

但是武陵源是張家界,作者不是說去薊縣盤山,怎麼聯系到一起的?難道是用武陵源的風光來比喻盤山美景,再拿來調戲“嫦娥空寂寞”?

這種思維,确實相當空靈跳脫。用這種實際存在的地名來比喻另一個地方,不是不可以,但是很容易讓我這種對武陵源熟悉的人産生一種錯誤解讀。如果沒有自注說明,對盤山風景區有認識,那麼讀者一定會認為詩人是在張家界旅遊寫的作品。

造成這種混淆是不應該的,也是可以避免的。不過作為個人作品,這裡改不改倒是無所謂,因為并非此詩的主要問題。

主要問題還是思路問題。

尾聯的出句寫到嫦娥空寂寞,對句寫到不如武陵源,說明作者在這裡還是有一定的情感要表達的,雖然是在尾聯有些晚,但還是有想法的,整首詩并不是從頭到尾寫景的幼稚園作品。

但是尾聯的嫦娥空歎與前三聯的寫景有關聯嗎?

沒有。

山裡下着小雨,溪水叮咚流淌,綠樹紅花映襯——這和嫦娥有一分錢關系?你至少要看到月亮,想起嫦娥,才算是情感邏輯上有連結吧?

是以這首作品的思路是完全斷裂的,把原本不錯的尾聯比喻感歎生生排斥在寫景之外。

整體的不和諧,就是它的最大問題。

神清氣定虛長嘯,雲散風收鎖月闌——頸聯的關鍵作用(七律修改)

綜上所述,理清思路,搞明白自己到底想表達什麼,就是這首作品修改的關鍵所在。

如果僅從字面上來了解,這就是簡單地看見美景,然後感歎天宮不如凡間——我們不做過多的思維探讨,因為每個人思路延展不同,我們隻能盡量流于表面,淺層了解。

那麼這首作品的感情基調,就是對美景的欣賞,也就是說作者要表達的情感是舒适的,開心的。誰看見美景不開心呢?

是以颔聯對句的“清溪歡快下峰巒”,就沒有問題。如果簡單了解、調整的話,最關鍵就是從美景到嫦娥的思維轉向從何而來。而這一點,正是頸聯需要承擔起來的。

原本的頸聯完全就是兩句廢話,甚至因為強行對仗而不好了解。我們不如重新寫過,從前面兩聯山間景色轉換到和月色、嫦娥相關的意象中來。既言之有物,又承擔起“轉”的關鍵作用。

我們将頸聯轉換到寫人,觀景之人,同時帶出月亮相關。注意整體的感覺是舒适的,惬意的,同時情境要與雨後山中的大環境比對。

神清氣定虛長嘯,雲散風收鎖月闌——頸聯的關鍵作用(七律修改)

“神清氣定虛長嘯,雲散風收鎖月闌。”

雨住雲收,月亮出現,不過霧氣中顯得月暈很重。清晖千裡,山中一片空蒙,觀景之人神清氣爽,恨不得仰天長嘯,又怕打破寂靜,便隐而不發。

終于長嘯轉為暗歎,可惜月暈光華,鎖住桂宮仙子,不見人間如斯美景。

如果不對其它地方改動,那麼這首七律就變成這個樣子:

神清氣定虛長嘯, 雲散風收鎖月闌。

這是根據原詩思路理順之後,改寫頸聯的作品。通過頸聯,咱們把景色和尾聯的感歎做了有機連接配接,讓讀者的思緒可以跟随着文字一起前行,不會因為修辭不順、思維跳脫而斷片,但是整首作品還是停留在誇贊景色之美。

如果在思路上繼續延伸,就要做出改變——這是個人想法,也就是說如果我來寫,我會怎麼做。

神清氣定虛長嘯,雲散風收鎖月闌——頸聯的關鍵作用(七律修改)

我會把“俗世”換成“塵世”,自然而然地進行字詞境界提升,這個大家可以自行體會。然後我肯定會把“武陵源”這個讓中國人都會産生誤會的詞去掉,但是很顯然在這裡用仙山之類的比喻也是不恰當的,畢竟嫦娥是仙子,你景色再美也未必對她有誘惑。

那咱們人間什麼才對嫦娥有優勢呢?其實作者也寫出來了:“嫦娥空寂寞”。她的痛點是寂寞,那麼咱們就把“武陵源”這三個字換成人間歡華,這樣才真正能對嫦娥展現出優勢,才真正有資格去“歎嫦娥”。

暗歎嫦娥空寂寞, 豈如塵世共貪歡。

注意,這和前面改過的作品雖然隻有四個字不同,但是思維上就已經走偏,不僅僅停留在旅遊景點的美景描寫。思路上開始發散,甚至可以融入詩人更多的某方面情感。

寫詩,不就是為了言志抒情嘛。

你要純粹是寫紅花綠樹,寫山雨如煙,那遠不如發一張照片來得清晰明白。

神清氣定虛長嘯,雲散風收鎖月闌——頸聯的關鍵作用(七律修改)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