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我讀了這本書的最後幾章,使我對軟體開發的過程也是有了更深的了解,從第六章的題目中可以看出,不管對于任何工程項目的開發來說,一門開發語言隻是一個工具,每個語言都有自身的特點,我們要根據不同的使用環境及使用要求來選擇最合适的程式設計語言,但是在沒有特定要求的題目或任務中,我們要選擇自己最擅長的語言來編寫代碼
在項目的開發中,要靈活應變,理想的狀況下,“軟體工程=過程+方法+工具”。然而工程成功的真正關鍵,并不在于你把你的團隊“組織”的有多好。即使在團隊中他們都顯得有條不紊,你一樣會面臨失敗。
第八章中,軟體工程的目标和品質問題時,提及“平衡時間,資源和功能三者的關系”。這其實是一個實施過程中還能過得細節。或者說,他是一個具體的方法,而不是目的。我們所編寫的程式一定要具有其現實意義,雖然時間、資源、功能三者是對立統一的,我們在程式設計時要盡量調節着三者的關系,盡量能做到利用相對較少的時間,使用較小的資源,實作較多的功能。
在最近閱讀大道至簡的過程中,我深深的感受到了這本書的魅力,它不是僅僅教你如何編寫程式和軟體,而是教會了我們很多程式設計和軟體設計的思想,正如有人評價道:這是一本閃爍思考光芒的技術散文集。我很有幸的能在接觸程式設計之初就能讀到這本書,我相信這本書對我之後的生涯也會有很大的幫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