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四大名著《水浒傳》第二十五章:鼓上蚤盜甲

作者:冉紅一曼三味書屋
四大名著《水浒傳》第二十五章:鼓上蚤盜甲

名師導讀

高唐州失陷,朝廷震動,高俅為給兄弟報仇,保舉名将之後呼延灼出征,呼延灼用連環馬大敗梁山群雄。為破連環馬,宋江派時遷去京城偷竊鎖子甲,以引誘徐甯上山。

正文

高廉被殺,高唐州失陷,東昌、冠州兩州知府忙寫表申報朝廷。高太尉聽說梁山好漢殺死了他兄弟高廉,便朝見皇上。皇上聽後,大吃一驚,随即下道聖旨,急令高太尉選将調兵,前去圍剿。

高太尉力薦大宋開國功臣河東名将呼延贊孫子呼延灼為兵馬指揮大将,此人使兩條銅鞭,有萬夫不當之勇,手下多有精兵良将。徽宗太子看呼延灼一表人才,就賜給他一匹踢雪烏雅寶馬。

呼延灼謝過龍恩,随高太尉到殿帥府,商議圍剿梁山泊一事。呼延灼又保舉陳州團練使,人稱百勝将軍韓滔為正先鋒,穎州團練使,人稱天目将軍彭玘為付先鋒。高太尉聽了大喜,讓三人到京師甲仗庫内,任意挑選衣甲武器,又領了三千匹戰馬。确定半月之内,在汝甯回合,三路人馬,浩浩蕩蕩殺向梁山泊。

梁山泊衆頭領得知戰報,忙商議迎敵之策。吳用說:“我聽說這次領兵主帥呼延灼是開國功臣河東名将呼延贊之後,此人武藝精熟,使兩條鋼鞭,有萬夫不當之勇,我們應先以力敵,後用智擒。”

宋江聽後,便布下五陣人馬,命霹靂火秦明打頭陣,豹子頭林沖打第二陣,小李廣花榮打第三陣,一丈青扈三娘打第四陣,病尉遲孫立打第五陣,這五陣輪番轉戰。宋江親自率領十個兄弟,帶領大隊人馬押後。水路由李俊、張橫、張順、阮氏三兄弟駕船接應。又叫李逵和楊林帶領步兵,分兩路埋伏救應。調配完畢,隻等官軍到來。

等了一天,便見官軍大隊人馬到來。呼延灼命“百勝将軍”韓滔為先鋒,“天目将軍”彭玘為後軍,自己為中軍主将。兩軍對陣,戰鼓擂起。先鋒韓滔大罵秦明。秦明是個性急的人,哪裡能容下,便揮起狼牙棍拍馬來戰韓滔。二人大戰二十回合,韓滔抵擋不住。呼延灼見韓滔戰不下秦明,便舞起雙鞭拍馬趕來。

這時,第二撥豹子頭林沖趕到陣前,直奔呼延灼,兩人戰到五十回合,不分勝負。第三撥小李廣花榮列陣門下,大叫捉拿呼延灼,林沖撥馬便走。呼延灼因見林沖武藝高強,也回本陣。這時天目将軍彭玘出戰,并大罵花榮。

花榮大怒,也不答話,便與彭玘交戰。這時梁山的第四撥和第五撥人馬也上前參戰。五員虎将用車輪戰法,打得官軍招架不住,全靠呼延灼奮力拼戰。

偏那彭玘欺負一丈青扈三娘是個女将 ,便想立功。一丈青引誘彭玘到山坡下,見彭玘騎馬走近,便扭過身軀,摔出紅錦套索,将彭玘套下馬來,活捉了彭玘。宋江看了喝彩不已。

呼延灼見彭玘被捉,便去後軍催動軍馬,一齊殺過來。宋江把鞭梢一指,十個頭領帶着大小士兵殺過去,呼延灼急忙收轉軍馬。

原來呼延灼使用的是連環馬,每匹馬帶上了馬甲,人披上鐵甲,馬隻露出四蹄,人隻露出一雙眼睛。雖說宋江陣上也有馬甲,但隻是紅纓面具,無法比。梁山軍馬見對面射來利箭,是以不敢靠近。宋江急忙鳴金收兵,呼延灼也退後二十裡下寨。

宋江收兵,回到大寨,見手下綁了彭玘走過來,忙起身喝退軍士,親自為彭玘松綁,扶進帳中,以禮相待,并細說了梁山衆好漢被逼上梁山的情由。彭玘深受感動,願意歸順山寨,宋江大喜。

呼延灼回到大寨,同韓滔商議戰事,商定使用連環馬攻擊梁山賊寇,把三千匹馬放一排,每三十匹為一連,用鐵環鎖住。如遇敵軍,遠用箭射,近用槍殺,直沖過去 。三千連環馬軍,分作一隊鎖定,五千步軍在後策應。計策已定,隻等明日出戰。

第二天,宋江把軍馬分作五隊在前,後軍有十個大将帶領,埋伏在道路兩旁。秦明當先,喊呼延灼出戰。但對方陣裡隻是呐喊 ,并不出來交戰。宋江心中生疑,暗傳号令,叫軍馬後退。忽見對方陣裡一聲連環炮響,大批戰馬直沖過來,兩邊用弓箭亂射,中間用長槍猛挑。宋江看了大驚,急令軍士施放弓箭,但哪裡能抵擋得住?每一隊三十匹馬一齊向前跑,那連環馬漫山遍野,橫沖直撞過來。

梁山前面五隊軍馬攔擋不住,後面大隊人馬也躲避不及,隻得各自逃生。宋江慌忙飛馬便走,前後有十個将領護着他。背後又有一隊連環馬追來,幸虧李逵、楊林從蘆葦裡殺出來,救了宋江。到了水邊,又有李俊、張橫等人接應。宋江匆忙上船,傳下将令,讓船隻分頭接應衆将領。那連環馬追到水邊,亂箭齊射。幸虧梁山船上有擋箭牌,是以并沒有傷到多少人。宋江等上了岸,整點人馬,損失大半,幸好頭領都在。

不一會兒,石勇、時遷、孫新、顧大嫂都逃到山上,說:“山下步軍沖殺過來,把店屋都踏平了,如沒有船隻接應,隻怕我們就會被官軍捉去。”

宋江一一安慰。晁蓋得知情況,同吳用下山來詢問情況。宋江眉頭不展,面帶憂容。

晁蓋下令:水軍堅守寨栅船隻,保住灘頭,晝夜提防 ,并勸宋江先上山休息一段時間。宋江不肯上山休息,隻在鴨嘴灘寨内駐紮,讓受傷頭領上山養病。

呼延灼大獲全勝回到大寨,犒賞大小軍士,随即差人到京師報捷。高太尉正在殿帥府坐衙,聽到報告,心中大喜。次日奏明天子,天子賞給呼延灼禦酒十瓶,一件錦袍和十萬貫錢。

高太尉派人到軍營犒勞三軍,呼延灼置酒款待使臣,使臣又細問了戰況,呼延灼說:“梁山泊四面是水,無路可進,除非用火炮攻打。久聞東京有個炮手淩振,号稱“轟天雷”,此人善造火炮,石炮落處,天崩地陷,山倒石裂。淩振武藝精通,弓馬娴熟。要想破梁山賊巢,須奏明天子急派此人前來。”

使臣回到京師,面見高太尉,叙說了呼延灼要求增派炮手淩振的緣由。高太尉立刻下令,傳喚炮手淩振。原來這淩振祖籍燕陵,是宋朝第一炮手,人稱“轟天雷”。淩振得高俅令後,立即前往呼延灼軍中,随身帶了很多煙火藥料和各種火炮。拜見呼延灼後,他又詢問了水寨遠近路程和山寨險峻地方,安排三種炮石攻打:第一是風火炮,第二是金輪炮,第三是子母炮。指令軍士架好炮台,準備放炮。

宋江正在鴨嘴灘上小寨内和軍師吳用商議破陣之法,有人報告說:“東京新派了一個叫轟天雷淩振的炮手,在水邊搭起炮架,準備炮轟水寨。”

衆人聽後,覺得山寨四面都是水,河汊又多,離岸又遠,炮轟并不可怕。是以,便決定先放棄鴨嘴灘小寨,再做商量。晁蓋、宋江等剛到聚義廳,就聽到山下炮響。隻見官兵一連放了三炮,兩個打在水裡,一個直接打到鴨嘴灘邊小寨上。衆頭領見狀,大驚失色,宋江更是心中憂悶。

吳用說:“隻有把淩振誘到水邊,先捉住他,才能商議破陣之法。”随即他說出自己的計策,并派李俊、張橫、張順、三阮依計行事,朱仝、張橫在岸上接應。

六個水軍頭領拿了将令,分作兩隊:李俊和張橫先帶四五十個會水的,架着兩隻快船,從蘆葦深處探路過去,背後張順、三阮帶四十多隻船接應。李俊、張橫上到對岸,先到炮架子邊呐喊,推翻炮架。

軍士慌忙報告淩振。淩振便帶了風火炮,上馬拿槍,帶着一千多人趕過來。李俊、張橫轉身便逃。淩振追到蘆葦灘邊,看見四十多隻船排在那裡。共有一百多個水軍,卻不把船劃開。淩振帶人馬一到,李俊、張橫和其他水軍一起跳下水去,淩振一見,便來搶船。這時,朱仝、雷橫卻在對岸呐喊擂鼓,淩振搶了許多船隻,就叫軍士全部上船,殺将過去。

船剛到湖心,隻見岸上朱仝、雷橫又鳴起鑼來,水底下鑽出三四百水軍,推翻船隻。軍官們全掉在水裡,淩振也被掀翻在水中。水底下阮小二一把抱住淩振,直拖到岸上來。岸上早有頭領接應,綁了淩振,解上山來。水中的官軍一半被淹死,一半被活捉,隻有很少人逃脫。

呼延灼得知情況,急領軍馬趕來。這時梁山的船全過了鴨嘴灘,箭又射不着,又見不着人,呼延灼恨歎了一會兒,隻得領了人馬回去。

衆頭領活捉了淩振,解上山寨。宋江率山寨頭領下到第二關迎接,見到淩振,連忙解去繩索,埋怨衆人對淩振無禮。淩振拜謝不殺之恩。到了山寨,見彭玘已做了梁山頭領,淩振緘口無言。

彭玘勸淩振說:“晁蓋、宋江二位頭領替天行道,招納豪傑,專等招安,與國出力,我們隻好認命,歸順梁山。”

宋江也再三勸解,淩振答道:“我一人在此不要緊,怎奈我家大小都在京師,倘若有人告知高俅,我的家小必遭慘殺,怎麼辦?”宋江說:“這個請淩将軍放心,再過幾天,就接他們來與你團聚。”第二天飲酒時,宋江等人又商議破連環馬之策。隻見金錢豹湯隆起身說:“小人祖先以打造兵器為生,先父就是因為有這手藝才做了延安知寨。想破連環馬,必須用鈎鐮槍。我家祖傳,有畫樣在,隻要按圖打造就可以用。我雖會打造,卻不會使用,隻有我姑舅表哥徐甯會使用。他在東京做金槍班教師。這鈎鐮槍法,隻有他一個教頭會使,是祖上傳下來的,不傳外人。要破連環馬,非得請徐甯上山不可。”

林沖問道:“莫非你表哥就是金槍班教師徐甯?”

湯隆應道:“正是此人。”原來林沖在東京時,與徐甯要好,知道他以金槍法、鈎鐮槍法獨步天下。

林沖問道:“隻是他在京城任職,怎樣才能把他叫上山來呢?”

湯隆說:“徐甯祖先留下一件傳家寶,叫雁翎鎖子甲,穿在身上,又輕又堅,刀槍刺不透。有許多貴公子想看一眼,徐甯都不肯。這副雁翎鎖子甲是他的性命,用一個皮匣子裝着,一直挂在卧房中梁上。如能把這副鎖子甲拿來,他就會到這裡來。”

吳用說:“要是這樣,這就好辦,就讓鼓上蚤時遷走一趟。”

時遷說:“隻要有東西在,我就能把它取來。”經過一番策劃,商議好計策,衆頭領便送時遷先下山,又安排楊林前往穎州接取彭玘一家老小,薛永到東京接取淩振一家老小,李雲同行,同時到東京買些煙火藥料等物,以備淩振做大炮用。又命湯隆打造一支鈎鐮槍做模子。安排停當,衆人把酒辭别,戴宗下山打探消息,往來傳接。

時遷離開梁山,到了東京,打聽到徐甯的住址。時遷看了前後門,隻見是一堵高牆,有兩間小巧樓屋。看了一會兒,他又去街坊問了徐甯的行蹤。到了晚上,時遷藏在徐甯家附近的一顆大柏樹上,隻見徐甯正往家裡走,随後又見徐甯家中兩個仆人提着燈籠出來,把門鎖好後,便各自回家。

時遷悄悄從樹上溜下來,沒費一點兒氣力便到了徐甯家中。時遷從窗戶向屋裡看,果見梁上栓了個大皮匣子,卧房門口挂着弓箭、腰刀和各色衣服,又偷聽到明日天子駕幸龍符宮,徐甯要早些起床去伺候。

到了四更左右,徐甯起床洗漱,吃過飯,果然背着包袱,拿着花槍出門了。時遷乘機從廚桌下出來,到了樓上,把身子藏在梁上。

等兩個丫鬟關了門,脫了衣服睡下,時遷在梁上用蘆管把燈吹滅,從梁上輕輕解下皮匣,正要下來,不料徐甯娘子聽到動靜,忙詢問丫鬟。時遷裝作老鼠叫,随後溜下來,悄悄開了樓門,背着皮匣,混在人群裡,一口氣奔出城外,到了客店,算清了房錢,直往東去。走了四十多裡,碰見了戴宗,兩人商議了一下,便決定由戴宗先拿着雁翎鎖子甲回山寨,隻給徐甯留下空匣子。

時遷把空皮匣子大搖大擺地栓在擔子上,走了二十裡,碰見湯隆。湯隆說:“你從這條路走過去,隻要見到門上有白粉圈兒的,你就可以到店裡買酒買肉吃,特别把這皮匣子放在顯眼的地方,與我保持十裡遠近的距離。”時遷依計去了。湯隆卻慢慢往東京城裡來。

天亮以後,兩個丫鬟起床,隻見樓門開了,下面中門,大門都開着,慌忙往家裡看,卻又沒丢什麼東西。兩個丫鬟上樓對娘子一說,娘子猛然想起夜裡老鼠叫之事,便叫丫鬟去看那皮匣子在不在。兩個丫鬟一看不見了皮匣子,忙報知娘子。娘子慌忙派人去龍符宮報告徐甯。

一連派人去了三四次,都不讓進去,直到黃昏時分,徐甯才拿着金槍回到了家。聽說鎖子甲被盜,徐甯連聲叫苦,不知如何是好。娘子對徐甯說:“不知是什麼人偷去了,這事不能張揚,隻能暗暗查訪。”

第二天徐甯一家正在吃早飯,有人禀報湯隆來看望表哥。徐甯請湯隆到客廳裡相見,兩人詢問了各自家中情況。徐甯置酒款待湯隆,飲酒時,湯隆見徐甯愁眉不展,面帶憂容,便問情由。徐甯歎了口氣,便把昨夜鎖子甲被盜一事說了。

湯隆假裝大吃一驚說:“小弟在離城四十裡的一個村店裡喝酒,看見一個黑瘦漢子挑着一個皮匣子,上面用白線刺着綠雲頭如意,中間有獅子滾繡球的圖樣,想必你的鎖子甲是此人偷去了。不過此人腿有點跛,走得慢,我們何不去追趕他?”

徐甯聽後,急忙換上麻鞋,拿了腰刀,與湯隆出了城門,朝東趕來。湯隆見牆上有白圈的酒店,就進去詢問是否有個黑瘦漢,挑個紅羊皮匣子過去,店主人都答道,有這樣一個人,挑着紅羊皮匣子過去。徐甯聽後,對湯隆的話深信不疑。徐甯心中急着尋到那鎖子甲,就隻顧随湯隆趕了去。

一連趕了幾天,看看離梁山隻有兩程多路,出來接應的李雲便依吳用事先的安排,買了些酒菜,把麻藥放在酒裡,設法讓徐甯喝下去。徐甯喝了藥酒,當即昏過去。

衆人乘機用車子把徐甯送到朱貴酒店,然後坐船,在金沙灘上岸。宋江帶衆頭領下山迎接。這時,徐甯麻藥已醒,睜開眼一看,吃了一驚,忙問湯隆是怎麼回事。湯隆忙對徐甯說了事情原委。宋江、林沖也一齊上前勸說,要徐甯入夥梁山。徐甯雖有心投奔梁山,但又怕連累家中妻兒。宋江忙安排戴宗下山接取徐甯家小來梁山團聚。

過了十天,彭玘、淩振、徐甯等衆家老小都被接到山上。徐甯深感晁蓋、宋江等頭領以義氣相待,便安心住下來,一面挑選人馬,一面教衆軍士鈎鐮槍法。不出半月,衆軍士便已練成。宋江等衆頭領看了大喜,商議破敵之策,準備迎戰。宋江分撥十隊步軍先行,下山誘引敵軍,九個水軍頭領駕船接應,花榮、秦明等六個頭領隻在山邊挑戰,徐甯、湯隆帶領會使鈎鐮槍法的士兵到蘆葦中埋伏,宋江率中軍人馬隔水指揮号令,淩振帶人到高坡上架炮,其餘人馬堅守山寨。

呼延灼自從損失了彭玘、淩振,每天都在山寨水邊挑戰。宋江卻按兵不動,讓各寨頭領守牢各灘頭。這天一早,宋江軍中搖旗呐喊,叫陣挑戰。呼延灼傳令先派韓滔出戰,随即派出連環甲馬。呼延灼全身披挂,騎着踢雪烏雅馬,挺着雙鞭,帶領大批人馬殺向梁山軍馬。

宋江隔水望見,忙擺開陣形迎戰。呼延灼擺開馬軍,先讓韓滔帶領連環馬沖過去。

這時,呼延灼見東南有一隊軍馬殺過來,又見西南也殺出一隊人馬,再一看,北邊也豎起三隊旗号。呼延灼對韓滔道:“這必是賊人奸計,我倆兵分兩路,我去殺北邊人馬,你去殺南邊人馬。”正要分兵,隻見西邊又是四隊人馬殺來。

呼延灼一見,心裡有些發慌。這時北方連環炮響,直打到土坡上。那子母炮威力大,呼延灼的軍馬不戰自亂,急忙同韓滔帶領馬步軍兵四面沖突。這十隊步軍東趕東走,西趕西走,呼延灼看了大怒,帶兵朝北邊沖來。宋江兵馬見呼延灼領着人馬沖過來,便盡往蘆葦裡亂跑。呼延灼帶領大批連環馬,卷地而來。

那甲馬一齊奔跑,收勒不住,盡往蘆葦叢裡、荒林裡亂跑。這時,隻聽一聲呼哨,鈎鐮槍一齊出擊,先鈎倒兩邊馬腳,中間的甲馬就再也跑不開。撓鈎手一擁而出,隻顧在蘆葦裡綁人,呼延灼見中了鈎鐮槍計,便回頭追趕韓滔,背後風火炮當頭打下來,山坡上到處都是步軍追趕。連環甲馬都紛紛滾進蘆葦叢中,全被梁山泊士兵捉去。

二将情知已中計,隻得往四面沖殺過去,可一路上都是梁山泊旗号,隻好往西面來。走了五六裡路,隻見兩個好漢攔住了去路,一個是沒遮攔穆弘,一個是小遮攔穆春,兩人大喝一聲:“哪裡走!”呼延灼大怒,雙方連鬥了四五十回合 ,不分勝負。接着又出現幾路伏兵,呼延灼憑着自己馬快鞭強,左沖右突,終于殺出一條血路,獨自朝東北方向奔去。

宋江鳴金收兵回山,犒賞三軍。繳獲的三千連環甲馬,都是上等馬,沒有受傷的,便叫人牽上山喂養,當坐騎。被砍掉蹄子的,就剝去皮甲,剔骨留肉,把馬肉分給衆人吃。呼延灼的五千步軍除了被殺的,其餘都被捉到山寨。宋江命衆人拆了呼延灼的寨栅,搭成小寨 ,又蓋了酒店房屋作眼線,仍叫孫新、顧大嫂、石勇、時遷分兩處開店。

劉唐、杜遷把韓滔綁到山寨。宋江見了,親自為他解去繩索 ,以禮相待,讓彭玘、淩振說服他入夥。韓滔見兵敗如此,又見梁山好漢對他如此義氣,就同意入夥。宋江急忙寫信,派人到陳州接取韓滔家小來山寨相聚。宋江大破連環馬 ,又得了許多軍馬、衣甲等,連日擺酒席慶賀。另外派兵把守各路,提防官兵再來侵犯。

靜等聽讀《水浒傳》第二十六章:宋江收服呼延灼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