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元宇宙,英文名Metaverse,這個起源于科幻國小《雪崩》的概念,在2021年大放光彩:從英偉達的老黃到臉書的小紮,再到國内的百度、網易、騰訊,網際網路巨頭紛紛布局占位。元宇宙的元年來了?
澎湃新聞記者通過采訪業内專家、從業者和分析師,解析元宇宙“前世今生”,初探小荷才露尖尖角的元宇宙産業鍊和投資機會。
“一個令人興奮的機會正在到來,移動網際網路十年發展,即将迎來下一波更新,我們稱之為全真網際網路。”
這是2020年底,騰訊董事會主席兼首席執行官馬化騰在騰訊的内部刊物上的發文。當時,元宇宙概念還未走紅,如今這句話因元宇宙的爆火而被諸多引用。
元宇宙概念走紅,國内的網際網路科技公司也正加速進場,網易的“瑤台”、百度的“希壤”、阿裡成立了XR實驗室、位元組跳動收購Pico 補足硬體短闆、騰訊在投資相關公司外,也在關注建構更大數字場景的相關技術……
來自天眼查的資料顯示,截至2021年12月30日,中國境内全年已有超1.2萬例名稱中含“元宇宙”的商标申請,相關商标申請人包括騰訊、網易、百度等大廠以及上汽集團、蜜雪冰城、雙彙、海信、富士康等多個行業領域的知名企業。
為何都在布局元宇宙?安信證券在其研報中指出,元宇宙尚處于早期發展階段,科技公司們的一舉一動,既是為自身保持現有的行業地位添磚加瓦,也将透過自身努力共同塑造着元宇宙的最終形态。
不過,人民日報評論曾指出,推動新概念及其産業逐漸走向成熟需要時間,通向令人神往的科技未來需要腳踏實地、打好發展地基。正如不論虛拟現實(VR)、增強現實(AR)還是混合現實(MR),中心詞都是“現實”,這也預示着離開了現實的支撐,終歸是海市蜃樓無本之木。
國内網際網路巨頭們在元宇宙方面的進展如何?又是如何布局的?
騰訊:投資或收購産業鍊公司
和國内其他網際網路公司相比,騰訊入局元宇宙似乎更早一些。
從投資情況來看,2020年2月,騰訊參與Roblox的1.5億美元G輪融資。2021年3月,Roblox成功登陸紐交所,上市首日市值即破400億美元,被稱為“元宇宙第一股”。此外,騰訊還投資了《堡壘之夜》遊戲開發商Epic Games,持有其40%的股份。2021年4月,Epic Games融資10億美元用于元宇宙相關業務開發,創下當時元宇宙賽道最高融資紀錄。
2022年1月10日,澎湃新聞記者從知情人士處獲悉,騰訊拟收購國内遊戲手機公司黑鲨科技(“小米系”企業)。另據媒體報道,此次收購行動已經得到小米高層方面的認同,在收購價格方面,黑鲨科技和騰訊進行了相關談判:黑鲨估值30億元,騰訊砍到26至27億元左右。

騰訊參與投資的Roblox已成功登陸紐交所
澎湃新聞記者查詢天眼查App發現,2021年9月以來,騰訊科技(深圳)有限公司關于“元宇宙”的商标資訊有99條,如“QQ元宇宙”、“幻核元宇宙”、“和平精英元宇宙”等,商标申請均處在“等待實質審查”階段。
談及元宇宙相關技術,騰訊互娛研發效能部副總經理李從兵此前在接受澎湃新聞采訪時表示,騰訊正在關注建構更大數字場景的相關技術。“包括PCG(過程化内容生成技術)、基于AI的NPC互動、還有實時渲染的能力,我們都在關注。”
李從兵表示,每個人對元宇宙的認知不同,并不是隻有一個使用者平台就能稱為“元宇宙”。“在我們看來,遊戲更多是要去建構更真實、更接近理想狀态的虛拟空間和場景,我們的技術也是圍繞這個方向。但要說元宇宙究竟是什麼樣的,是把現實在虛拟裡面拷貝一份,還是單純指一個虛拟世界,我覺得還沒有一個明确的形态能講清楚。”
他告訴澎湃新聞記者,目前元宇宙在落地時最需要突破的技術問題是能否提供沉浸式的互動和體驗。“沉浸式的裝置、技術和體驗,是元宇宙真正産業化的門檻。”
騰訊互娛研發效能部副總經理鄧大付則認為元宇宙在産業上存在兩個方向的機會:首先,元宇宙會産生大量的三維内容,但三維世界需要有高産量的3D制作能力,對于目前的技術能力而言,依舊是非常大的挑戰。
其次是人工智能産業的發展。他提到,盡管當下人人都在談元宇宙,但目前無法做到讓數字人像《西部世界》一樣實作智能對話、驅動行為和探索世界,在技術上,目前已經達成了局部的突破。“但如何讓它們真正融為一體,這是我們一直在思考的課題。”
另一與元宇宙有極大關聯的是VR、AR産業,對此,騰訊互娛新體驗與技術部商業政策總監鄒浩川認為,未來VR和AR産業将快速發展。“以前我們使用的是遊戲機、電腦、手機,社會經曆的是二進制網際網路階段。從VR開始,我們将進入到3D網際網路的階段,這是科技發展的必然趨勢。”
騰訊也在探索“數字人”技術,在“數實融合”(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融合發展)的程序中,數字人是重要的基礎技術子產品。 騰訊旗下工作室NExT Studios曾在2018年研發高保真實時數字人Siren塞壬,極大程度地還原了真人形象,能夠用情緒帶動面部表情和身體動作。
“未來,伴随着新技術的不斷發展,數字虛拟人的技術門檻和成本會大幅降低,虛拟人将會被運用到更廣泛的空間和領域,真正成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騰訊互動娛樂副總裁張巍表示。
鄒浩川透露,騰訊内部已經形成一套标準的數字人生産流程,結合計算機圖形及深度學習的技術,希望未來突破遊戲産業的邊界,将拟真的數字人應用到各行各業。他表示,目前騰訊已和知名遊戲廠商Epic Games開展合作,把數字人技術沉澱到虛幻引擎(Unreal Engine)中去,以發展數字人在遊戲之外的行業應用。“隻有硬體、科技、軟體内容技術的三位一體,才能把産業真正推動起來。”
總體來看,因在社交、遊戲和影業直播等領域有相對完整的版圖,騰訊被認為是目前在元宇宙布局中較為全面的公司。
安信證券也在研報中談到,國外媒體Not Boring 制作過騰訊元宇宙完整産業圖,以遊戲管道+引擎 Epic 為技術支撐,囊括了 Roblox、《英雄聯盟》、《堡壘之夜》、《我的世界》等遊戲開發平台,twitch、Discord、鬥魚虎牙等直播社群;拼多多、Shopee 等電商管道;zoom、騰訊會議等遠端辦公軟體等。
百度:要成為元宇宙的基礎設施平台
元宇宙的相關産品正逐漸落地,即便隻是雛形。
B(百度)A(阿裡)T(騰訊)中,率先推出元宇宙産品的是百度,2021年12月27日正式推出的國内首個元宇宙産品“希壤”App賺足眼球。百度創始人、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李彥宏評價說:“我們的相聚方式,既夢幻又現實”。
雖然“希壤”從2021年3月以來已有三次版本演進,使用者體驗下來仍有許多遺憾。
希壤App截圖,使用者體驗下來依然有許多不足
據環球網報道,近期360創始人周鴻祎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談及百度的元宇宙産品“希壤”時笑稱,其實花椒早就做過了,但不是特别成功。搭建一個虛拟場景并不難,虛拟人物做直播也不難,但它很難持久化。
澎湃新聞記者了解,“希壤”項目早在2020年12月時啟動,百度希望打造一個可觸及、可體驗、可提升的元宇宙雛形。按照百度副總裁、希壤負責人馬傑的說法,“希壤”是一個負6.0版的元宇宙産品,直到6年後,這款産品才會完善,屆時才能正式上線。
對于“希壤”最終會是什麼樣子,馬傑說:“我們誰也不知道它會發展成什麼樣子,這恰恰就是它最大的魅力,但是我們知道它應該很美好。”
現階段,元宇宙為何難以實作?在“希壤”釋出前的媒體溝通會上,馬傑表示,在目前的網絡技術條件下,視覺、聽覺和互動是阻礙元宇宙發展的三座大山,技術難度帶來的挑戰非常大,解決元宇宙難題的路徑,需要突破一系列的技術瓶頸,需要強大基礎技術能力的支撐。這些關鍵技術包括:安全、自主、智能的雲計算技術;在人工智能、ARM雲、邊緣計算、智能視訊、VR和AR等領域的不斷創新;内容生态的建設與龐大的市場基礎。
百度進階副總裁侯震宇則表示,計算是元宇宙的底層基礎,元宇宙對算力的需求近乎無窮。
按照百度在元宇宙方面的發展邏輯,是希望成為元宇宙的基礎設施平台,為“希壤”以及其他元宇宙産品提供AI、雲計算等技術引擎。比如,百度方面介紹,百度智能雲的分布式雲,就能夠支援元宇宙的使用者随時随地接入,“希壤世界”就大量使用了分布在各地的邊緣計算節點資源。
“集合業内最領先的AI、雲計算和VR技術,希壤的終極目标是為我們的合作夥伴和開發者創造一個平台,一個可以讓想象力落地生根的平台。在這個即将平行于現實世界的人類第二空間中,我們也期待它的無限可能,并最終承載High Tech-Better Life的美好未來。”馬傑說。
百度宣傳的希壤
天眼查App顯示,2021年10月以來,百度線上網絡技術(北京)有限公司申請了多個有關元宇宙的商标,涉及APP和地圖領域。其中,3條關于“META MAPS”的商标無效,1條關于“METAAPP”商标無效,2條關于“METAAPP”商标等待實質審查,6條關于“META MAP”的商标等待實質審查。
阿裡:面向AR、VR、元宇宙方向成立實驗室
阿裡也在低調布局元宇宙。
2021年12月28日,阿裡巴巴達摩院釋出2022十大科技趨勢,這是達摩院分析了近三年來的770萬篇公開論文、8.5萬份專利,深度訪談近100位科學家,提出的2022年可能照進現實的十大科技趨勢,覆寫人工智能、晶片、計算和通信等領域。
大火的“元宇宙”并未出現在2022十大科技趨勢中,但阿裡巴巴達摩院提出了趨勢十“XR網際網路”,預計未來三年,外形與重量接近普通眼鏡的新一代XR眼鏡将産生,成為下一代網際網路的關鍵入口。
2021年的阿裡雲栖大會上,阿裡巴巴達摩院宣布增設兩大實驗室,其中的XR實驗室是面向AR、VR、元宇宙方向的一個新的實驗室。
阿裡巴巴達摩院XR實驗室負責人譚平在雲栖大會上表示:“AR、VR眼鏡是即将普及的下一代移動計算平台,基于新計算平台的新顯示、新互動是元宇宙的本質。元宇宙範疇十分廣泛,包含社交、電商、教育、遊戲、支付等領域,移動網際網路時代各種各樣的應用,都将在元宇宙上産生出新的呈現方式。”
譚平認為,可以把未來“虛拟世界”的技術分為四個層次。第一層是全息建構,用三角形網格建立出整個世界的外表,并在終端上顯示,制造一種沉浸式的體驗。第二層是全息仿真,要讓虛拟世界無限逼近真實世界。這兩層的技術結合起來就能實作VR眼鏡中的虛拟世界。第三層是虛實融合,讓虛拟世界和真實世界融合起來。第四層是虛實關聯,虛拟世界的改變能夠對應到真實世界。
據澎湃新聞記者了解,目前XR實驗室的研究方向是物品與人物的三維模組化、高真實感渲染、自然人機互動、大場景地圖與定位、機器人抓取操縱。産品及應用包括全息店鋪、AR平行世界、IDC智能運維機器人。
此外,阿裡巴巴雲遊戲事業部的主體“元境生生”也已落地,或為阿裡在元宇宙遊戲領域的進一步布局。
天眼查App顯示,2021年12月6日,元鏡生生(北京)科技有限公司成立,由杭州阿裡創業投資有限公司100%持股,注冊資本 1000 萬人民币,有阿裡内部人士向媒體透露,該公司未來業務與元宇宙相關。
在商标申請方面,2021年9月,阿裡巴巴新加坡控股有限公司申請注冊了“阿裡元宇宙”、“淘寶元宇宙”等商标。目前商标狀态為等待實質審查。
關于元宇宙,安信證券在其2021年12月的研報中指出,阿裡巴巴在在布局元宇宙底層基建雲計算時具備先發優勢。此外,阿裡背靠豐富的電商場景,未來可關注其在元宇宙中複現電商及營銷場景方面的進展。
網易:要推動元宇宙全鍊路探索
網易稱已有元宇宙的概念産品落地。
2021年11月,網易創始人、CEO丁磊在公司第三季度财報會上表示,元宇宙是一個很火的概念,但目前誰也沒有接觸到元宇宙。網易在元宇宙相關技術和規則上,都做好了準備。“我們相信,元宇宙真正降臨的那一天,網易有能力快速搶跑。”
丁磊表示,一直以來,網易基于多樣化産品,以使用者需求為基礎,持續重視研發投入,經過長期的技術積累,已在VR、AR、人工智能、引擎、雲遊戲、區塊鍊等元宇宙相關領域,擁有全球領先的技術儲備,完全具備探索和開發元宇宙的技術和能力。
他提到,網易已有瑤台沉浸式活動系統、虛拟人、星球區塊鍊等元宇宙概念産品落地,并投資多家虛拟人領域創新公司,以推動從前端研發到終端商業場景應用的元宇宙全鍊路探索。未來,網易還将把探索經驗、技術優勢、創新模式等,與真實使用者需求、産業需求深度結合,持續關注并加大研發投入,讓元宇宙真正從概念走向應用,切實為社會創造價值。
12月2日,網易雲音樂登陸港交所,在網易伏羲沉浸式活動系統“瑤台”中,丁磊“分身”三人完成“元宇宙”敲鑼。網易稱,這是全球首個“元宇宙”上市儀式。 所謂三個“丁磊”,一個是線上下儀式敲鑼的丁磊本人,還有兩個是AI虛拟人“丁磊”,他們分别被刻畫成了2000年29歲的丁磊和2021年50歲的丁磊。
網易在元宇宙方面的布局不止于此。
2021年12月25日,網易與三亞市政府簽署戰略合作協定,網易将在三亞設立網易海南總部,建設網易元宇宙産業基地項目。此外,雙方還将在互動娛樂、電子競技、音樂文化、電商直播、線上教育等領域深化合作。
天眼查App顯示,2021年10月,杭州網易雷火科技有限公司、網易(杭州)網絡有限公司、廣州網易計算機系統有限公司等多個網易關聯公司申請注冊“網易元宇宙”“雷火元宇宙”“伏羲元宇宙”等商标,商标狀态均為等待實質審查。
位元組跳動:收購+自研布局元宇宙
2021年8月,VR領域創業公司Pico發出内部信,證明公司被位元組跳動收購。
開源證券認為,随着“元宇宙”概念的興起,網際網路行業巨頭和頭部遊戲公司開始争奪先機。作為位元組跳動版圖擴張的重要一環,Pico将被并入VR業務線,整合位元組的内容資源和技術能力。位元組跳動本次收購Pico将為蟄伏已久的國内VR領域帶來重大影響。
被位元組跳動收購的Pico旗下産品
安信證券指出,騰訊和位元組跳動是國内布局元宇宙邏輯最為順暢的兩家公司。在“資本+流量”戰略的指引下,騰訊專注于收購而非自然創新,以全面布局元宇宙。 位元組跳動較為激進,為補足“社交”基因,以收購、自研的 All In 打法。
研報分析,目前,位元組跳動在硬體及作業系統方面,收購 Pico 補足硬體短闆。底層架構方面,投資實體引擎開發商代碼乾坤,其旗下的青少年 UGC 平台《重新開機世界》與《Roblox》具備高度相似性。收購端到端直播方案提供商維境視訊,基于核心技術提供 VR 端到端直播/點播解決方案。在内容與場景方面,今日頭條、抖音、西瓜視訊、Tik Tok、Faceu 激萌、飛書、圖蟲等産品矩陣覆寫全球超150個國家和地區,流量全球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