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書評|這位父親“别具一格,名實難副”

書評|這位父親“别具一格,名實難副”

有關父親的文學書寫,實在是太多太多。我們知道屠格涅夫的《父與子》,巴爾紮克的《高老頭》,簡·奧斯汀《傲慢與偏見》中養育了五個女兒的父親,馬裡奧·普佐的《教父》等。實際上,《權力的遊戲》中的父親形象也很豐富别緻而令人難忘。葉兆言的《通往父親之路》雖然不是長篇巨制,但因其内容的獨特,叙述的别緻,情感的多元,還是頗有可圈可點之處。

葉兆言新作《通往父親之路》,雖然沿襲了他小說一貫風格的從容優雅娓娓道來,筆下的人物往往是雅人風緻儀态萬方斯文高标不同流俗,頗有玉樹臨風的清流宛在,叙述的語态甚至也不無随筆化散文化的意蘊在,但《通往父親之路》所告訴我們的“父親”張希夷卻有點特别,不大合乎一般人慣常的想象。看張左的父親“張希夷”這樣的名字,似乎就有意無意地傳遞出錢锺書《圍城》抑或吳敬梓《儒林外史》中的一種“儒林”氣息,對于與張希夷同齡的這樣的一代人,或者稱之為讀書人、知識分子,作者實在是太過熟悉與了解了。

作者的熟悉洞察并不僅僅是從上輩人中聽來的無法見諸文字的逸聞趣事,更有他在浩如煙海的字裡行間内所觸摸到的秘辛舊事人性幽微,我們從作者搖曳生姿頗具規模的散文随筆中就能領略到這樣的不同他人的風采與見識,當然還有深切的感受與體察。但非虛構文字畢竟有其局限性與不友善之處,大緻是出于這樣的考量,他要以虛構的方式來說說“張左”的父親“張希夷”這樣的一代人,有點解剖與諷喻的意味若隐若現。

作者對張希夷的父親有點輕描淡寫一筆帶過,隻是說到了張希夷的爺爺“張濟添”,張濟添是張左的外公魏仁的老師,是一位有着真學問的人,是科場的三鼎甲呢。葉兆言筆下的張希夷有着兩次正式的婚姻,張希夷與魏仁的小女兒魏明韋生下了張左。因為時代的原因,大緻也有性格的因素,魏明韋與張希夷離婚後嫁給了“陸師傅”,而張希夷則另組家庭與一個有一女兒的演員吳姨結合。

張左在這樣的夾縫中與外公外婆生活在一起。令張左大惑不解的是,張希夷為何會在晚年時來運轉特别吃香居然成了“國學大師”“書法大師”“學術泰鬥”?這樣的人物塑造,這樣的和盤托出,就有點别樣的意思了。他不是一般意義上的講述父子沖突、嚴重對立到最終的彼此和解,握手言歡。雖然,張希夷高壽近百年,但已經做了爺爺的張左矚望自己的父親,還是有點琢磨不透,百思不解。

《通往父親之路》主要筆墨集中在書寫張希夷與張左的父子關系,這樣的父子關系或疏或淡的彼此磨合,給張左留下深刻印象的是,他有一次難得去鄉下看望在那裡勞動改造割草養牛的父親,還有就是張希夷與前嶽父的頻繁通信多方請教。魏仁在内心裡還是把張希夷當作自己的女婿,而對頤指氣使的後女婿陸師傅有點氣息不合、看法不同、難以相處呢。張左更多的精神滋養來自于魏仁與外婆。外婆讓他晾曬衣被,外公教他習練書法,點點滴滴,潤物無聲,從某種意義上說,外公魏仁才是張左真正意義上的精神父親。在這樣的氛圍之下,有時代的大氣候,也有家庭的小氣候,張左逐漸成長起來。

時光荏苒,張左也做了父親,但他與兒子的關系作者着墨不多。做了父親甚至做了爺爺的張左,再來看自己的父親張希夷,不無感慨:“通往父親的道路太漫長,張左發現他從來就沒有真正走近過張希夷,有時候走得越近,感覺越遠。”張左甚至不無自嘲地感覺到,“張左現在隻剩下一個身份,這就是國學大師張希夷的兒子”“與父親有關的書編得越多,他越覺得不了解張希夷”。

加西亞·馬爾克斯說過,男人之是以知道他老了,原因在于他開始看起來像他的父親了。葉兆言的《通往父親之路》在中國的文學長廊裡奉獻了一位别具一格、名實難副的父親形象,這個“張希夷”還真是很值得琢磨考量的一個人啊。(王振羽)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