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國演義》為我們呈現了一個精彩紛呈的時代,各路諸侯間鬥智鬥勇,文臣武将各為其主,讓這個戰亂的年代充滿了傳奇故事。
其中人們最為津津樂道的,便是各武将的戰鬥力如何,以及如果未曾交鋒的兩員大将有機會一較高下,結局将會如何,是以才會有“一呂二趙三典韋,四關五馬六張飛”這樣的武将排名。

那麼,如果排名第一的呂布,和第二名趙雲針鋒相對,結果又會如何?第一名和第二名之間究竟有着多大的差距。
戰神呂布
對于呂布在三國武将中排名第一這一說法,不僅人們對此毫無異議,恐怕連當時的其他武将也完全沒有意見,否則不會有“人中呂布,馬中赤兔”。可見呂布的骁勇,在當時便被廣泛認可。
俗話說“盛名之下無虛實”,能夠在那樣一個英雄輩出的年代裡被世人傳頌,呂布的武藝自然不容小觑。從其出場之時,便能夠看出他的強大氣場。
在《三國演義》第三回中,董卓自恃有西涼鐵騎為後盾,平定十常侍之亂後,把持朝政,欲行廢立之事。丁原公開反對董卓,拔劍要殺掉丁原,而李儒在見到他身後的呂布時,趕忙攔住董卓。
呂布率兵挑戰董卓,董卓被殺得大敗,退兵三十多裡才敢停下。而董卓當時所率領的西涼騎兵可以說是當時戰鬥力最強悍的軍團。
由于西涼盛産良馬,這種馬是由西亞戰馬與中原戰馬雜交而來,是以體型與耐力都比中原戰馬要優秀得多,沖鋒時破壞力極強。擁有這支軍團的董卓,就如同在當時擁有了一支裝甲車部隊一樣。
這樣強悍的軍隊,呂布沖鋒陷陣如入無人之境,還将董卓趕出三十多裡,可見其兇猛彪悍。難怪董卓在與呂布交手之後感歎道:“呂布非常人也!”恐怕如此狼狽地逃竄,是他從未有過的經曆。
呂布投靠董卓之後,虎牢關之戰更是讓呂布名揚天下。雖然在三英戰呂布之前,與他交手的都不是當時的名将,但這些人都是剛一交鋒便被呂布斬殺。
而三英戰呂布,則是張飛先與呂布大戰五十回合,之後關羽參戰又鬥了三十回合,以一敵二的呂布仍然絲毫不落下風。最後劉備加入戰鬥,三人圍鬥呂布,呂布仍然全身而退,絲毫沒有受傷。
經此一戰,呂布的戰鬥力有目共睹。劉歇業三人合力仍無法戰勝呂布,三國第一猛将的名号,呂布實至名歸。
常勝将軍
作為排名第二的趙雲,實力同樣不俗。年輕時的趙雲投身在公孫瓒的麾下。公孫瓒與董卓一樣,擁有一支戰鬥力卓越的騎兵,号稱白馬義從。趙雲便是白馬義從中的一員。
這支騎兵有着統一的着裝和裝備,所騎乘的均是白馬,盔甲披風也都是白色,是以趙雲始終都保持着這一裝束。
公孫瓒組織這支部隊,主要作戰對象便是北方的胡人,并且屢次取勝。這支部隊的戰鬥力可見一斑。
作為這支隊伍中的一員,趙雲也經受了許多鍛煉,為後來的戰鬥積累了不小的經驗。在長坂坡之戰中,趙雲懷揣阿鬥在戰場上往來沖殺,便可看出其豐富的戰鬥經驗和精湛的騎術。
在這一戰中,趙雲展現出了超強的耐力。單純從戰鬥時長來看,趙雲在找到糜夫人之前,便已“從四更殺到天明”,至少已厮殺了三個小時。找到阿鬥之後又重新拼殺,戰鬥時間應該超過八個小時。
如此優秀的武藝與體力,即便是久經沙場,見多識廣的曹操在看到趙雲的表現之後,也由衷地誇獎他真是一員虎将。
如果趙雲僅僅是武藝卓群,那麼他也隻不過是一員虎将而已。趙雲之是以能夠獲得常勝将軍的稱号,還與其性格沉穩有關系。在諸葛亮出山之後,關羽張飛都對諸葛亮持懷疑态度,而趙雲則對其言聽計從。
趙雲的态度展現出他是一名訓練有素的将領,具有極高的軍事素養。正因如此,諸葛亮在借東風後安排趙雲接應自己離開東吳,可見諸葛亮對這位将軍極其信任。
素質決定成敗
如果呂布與趙雲能夠有機會一決高下,那麼這必将是三國中極為精彩的一戰。但是呂布在白門樓被曹操殺死,之後在與袁紹進行官渡之戰時,趙雲才投靠劉備,二人根本沒有遇到的機會。
是以要比較出誰強誰弱,隻能依靠分析與假設。如果二人均處于巅峰時期,并且是一對一作戰的話,呂布毋庸置疑依然是第一猛将,即便是趙雲也不可能是呂布的對手。
而如果結合實際情況進行分析,情況就沒有這麼簡單了。首先便是二人的年齡差距,呂布去世時年紀是48歲,趙雲輔佐劉備時年僅二十多歲,二人年紀相差在二十歲以上。
即便二人真的能在戰場上相遇,也隻能是年近半百的呂布碰到年富力強的趙雲。俗話說“拳怕少壯”,對于打仗這種力氣活,自然是越年輕越好,是以從年紀上,趙雲占有絕對優勢。
而呂布白門樓被擒,便是由于曹操使用人海戰術,輪番與呂布作戰,使呂布筋疲力盡,最終被擒獲。與之相比,長坂坡七出七入的趙子龍的耐力完勝呂布。
其次是個人素質方面。從呂布後來的所作所為可以看出,其性格有許多缺陷,其中一點就是粗魯莽撞,暴虐成性。最終也因為這一性格缺陷導緻衆叛親離。
趙雲為人嚴謹認真,十分沉穩。并且趙雲參與的戰鬥,通常都隻有少量軍士跟随,即便如此士氣依舊十分高漲,能夠以少勝多。可見平時趙雲對待軍士們一定十分親切,戰場上他們才能誓死跟随趙雲。
最後便是謀略方面的差距。呂布在有陳宮幫助的情況下,屢次不停勸告,導緻最終兵敗被殺。可見呂布隻有匹夫之勇。而趙雲則有勇有謀,并且為人沉穩謹慎,這樣的将領才是最難得的人才。
如果二人在戰場上相遇,呂布雖為三國第一猛将,但依舊不是絕世名将趙雲的對手。
結語
當今社會,有成就的人才往往并不是某一能力極其突出的人。而僅僅是能力突出的人,通常也不會有太大的成就。究其原因,便可以得出結論,一個人的綜合素質要遠比個人能力更為重要。
呂布和趙雲便是非常典型的兩個代表人物。作為第一猛将,本應戰無不勝的呂布最終被擒獲殺死,而趙雲憑借優秀的綜合素質,使得常勝将軍的名号威震華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