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曆史上真實的張三豐,傳說中活了400歲,明史記載活了218歲

我國著名武俠小說作家金庸先生,他用生動的文筆為我們描繪出了許多俠肝義膽的英雄,其中《倚天屠龍記》中就為我們展現了一個不僅武功高強,并且才華橫溢的高人,他就是張三豐。張三豐在真實的曆史上也是有迹可循的,今天我們就一起來探究一下張三豐在曆史上究竟是何許人也。

曆史上真實的張三豐,傳說中活了400歲,明史記載活了218歲

張三豐的年齡之謎

曆史中的張三豐是何時生人存在許多争議,有人說他是南宋之人,有人說他是元末明初之人,有人說他是明代之人,更甚者,有人說他長生不老,青春永駐,這三代都是張三豐一個人。

其實這根本就是無稽之談,張三豐在曆史上确實是仙風道骨,一代高人,這是因為張三豐自幼修習道家文化,練習道術,再加上修心修體,這才是張三豐比常人活得久的原因。

根據明史中的記載,張三豐是元末明初生人,他的出生伴随戰亂,跨越了元朝和明朝兩個年代,很多資料已經丢失,而人們再次認識到張三豐時,他便已經在武當山成為了太極宗師,人們把他神話了罷了。

曆史上真實的張三豐,傳說中活了400歲,明史記載活了218歲

攜異象而生

張三豐據傳是遼東人,他的父親和母親本是普通的農耕之人。彼時,張母懷胎十月,張三豐即将出生之時,她做了一個夢,夢中一個仙鶴飛到了他們家的房頂之上。

張母将這件事告訴了她的丈夫,男人肯定是不信的,隻覺得是妻子太累了,出現了幻覺。便安撫好了妻子,答應着出門看一眼,沒想到一出門真的看到了一隻仙鶴立于房屋之上。

回到屋内,男人跟妻子講了看到仙鶴的事情。妻子對男人說到:“當家的,未來這孩子必成大器。是以孩子出生之時便為孩子取名張全一,意義在于希望他成為一個完人,未來可以成為大人物。

曆史上真實的張三豐,傳說中活了400歲,明史記載活了218歲

可時間一長張全一母親便覺得這個名字太繞口了,就給取了個小名為君寶。因為張君寶越叫越順口,後世便省略了張全一的名字,直接稱呼為君寶,這個名字在金庸的小說中也曾被多次提到。

可為什麼又改名叫張三豐了呢,其中金庸在小說中提到了那麼一句話:“後北有寶明,見三峰挺秀,心有所感,乃字号三豐。”從這段話可以看出張三豐其實是他的字号。

而張三豐為什麼來回到寶明這個地方,又看到了三峰,并且給自己起了個字呢?這還要回到他兒時說起。

曆史上真實的張三豐,傳說中活了400歲,明史記載活了218歲

剛學會認字的張三豐便展示出了他異于常人的聰穎。張三豐的父親讓他背書,張三豐很快就可以倒背如流,他十分中意讀道家經典,于是到了五歲那年,他便是滿腹經綸。

因禍得福,得高人指點

适當的挫折會帶來更大的成功。在張三豐五歲那年生了一場重病,這次病痛将使他的雙目失明,為此事張三豐的母親和父親操碎了心,找了許多郎中也治不好他的眼疾。

正在一家人即将陷入痛苦的沼澤之時,門外來了一位仙風道骨的老道人。此人自稱張雲庵,這位道士一見到孩子便說到:這孩子與我緣分匪淺,他的眼疾我能治好。

聽到這話的張三豐父母如同抓到了救命稻草,急忙詢問如何治好這眼疾。老道一聽這話撫了一下胡須說到:要讓孩子跟我走七年,七年之後再将他還回來。

曆史上真實的張三豐,傳說中活了400歲,明史記載活了218歲

張三豐父母也沒辦法,隻得想到這孩子未來必成大器,而且這老道士仙風道骨,看起來也是一位世外高人模樣,便答應了道士将張三豐帶走。

這一走便是六年,張雲庵這位道士也是十分有本事,在他的醫治下,張三豐眼疾很快便好了起來,重見了光明。并且在張雲庵的幫助下,張三豐更深一步地學習了道教的思想和道術,并且為之己用。

此後張三豐的人生便是一帆風順,回到家後,考取了功名來到了一個小地方當縣令。

這縣令沒幹多少年,張三豐的父母便去世了,此時正值天下大亂,改朝換代,張三豐便借口回家服喪辭官雲遊去了。張三豐的名字也是他在雲遊之時起的。

曆史上真實的張三豐,傳說中活了400歲,明史記載活了218歲

當時張三豐途徑寶雞這個地方,看到了三峰山,他被這等美景深深地震撼住了,于是他給自己起了個字名叫三豐。值得一提的是,為何金庸文中寫的是寶明呢?其實是因為當時張三豐将寶雞看成了寶明,于是便寫下了寶明。

為何得出這個結論,原因在于寶雞的西部便是大名鼎鼎的武當山,張三豐自己提字沒多久便來到了武當山,成立了大名鼎鼎的武當派,成為了一代太極宗師。

發家立業

張三豐自己也曾提到過他的祖上是張道陵,要知道張道齡可是道家老祖,東漢末年創立了五鬥米道,自稱“太清玄元”。

借此,張三豐來到了武當山,以畢生所學成立了武當派,在這裡他還創立了聞名至今的太極,并且成為了一代宗師。在金庸的小說裡,他還創立了武當太極拳、太極劍等一系列絕世武功。

曆史上真實的張三豐,傳說中活了400歲,明史記載活了218歲

武當派一經創立就吸引了無數道教中人前來,有發自内心信服他的,也有想來踢館的,張三豐不僅武藝高強并且德藝雙馨,他用他的智慧和超高的武功在江湖上打出了名堂。

張三豐成立武當派後便歸隐山林了,他對道教所做出的貢獻逐漸被更多的人知道,也就越來越出名了,由于那個時代資訊十分閉塞,又由于戰亂,很多資料被遺失了,是以他便被人神化,稱他長生不老。

據說朱元璋曾經也找過張三豐尋求長生不老之道,結果朱元璋派胡廣尋找張三豐,可他窮極一生也沒有找到一絲的蹤迹。在他即将放棄之時,張三豐出現了,并給了他一封親筆信,讓他給朱元璋交差。

曆史上真實的張三豐,傳說中活了400歲,明史記載活了218歲

胡廣對此感激涕零,趕緊将信交到了朱元璋的手上,朱元璋激動萬分,可事實是信中并沒有寫長生不老的秘方,反而讓他善待人民,為人民謀福利。曆史上不僅朱元璋尋找過張三豐,他的兒子朱棣也派人三尋張三豐,但尋找的理由卻無人知曉,當然結果也是沒有找到。

結語

古代被神化的人有很多,例如道祖老子,例如張三豐,他們被人們傳頌,這代表着他們對中華文化發展所作出來的突出貢獻。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