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90年前湖北一老人借給紅軍400大洋,後輩拿欠條讨要,結果怎樣?

面對孝感市政府從業人員,衣着普通楊明榮老人手足無措甚至有一點拘謹。看着從業人員謹慎又審視的目光,楊明榮老人心裡默默期待自己這張欠條可以兌現。

90年前湖北一老人借給紅軍400大洋,後輩拿欠條讨要,結果怎樣?

楊明榮老人手中拿的這張欠條是自己爺爺楊長銀留下來的,已經過了将近90年。那個時候市面上流通的貨币是銀元,欠條上标注的欠款金額是400大洋究竟能不能兌換,能兌換多少楊長銀老人在心裡打鼓。

楊明榮老人手中的這張欠條牽出的往事又讓人不禁回想到了90年前的峥嵘歲月。這張欠條背後到底有什麼樣感人的故事,欠款究竟有沒有兌現,兌現了多少呢?

一張欠條打開塵封往事

2015年生活窘迫的湖北孝感老人楊明榮實在是沒有辦法了,翻出了爺爺留下來的一張發黃的欠條。這張欠條曆經三代,雖然紙張已經發黃顯得很破舊,但是借款人、時間以及金額仍然可以清晰明辨。

90年前湖北一老人借給紅軍400大洋,後輩拿欠條讨要,結果怎樣?

而和普通欠條不同的是這張欠條的借款金額是400大洋。如今大洋早就已經退出了曆史的舞台,楊明榮老人心懷忐忑地帶着這張借條來到孝感市政府,希望尋求當地從業人員的幫助兌換這筆欠款。

楊明榮老人詳細地解釋了欠條的來龍去脈。面對這張特殊的欠條從業人員一時也無法判斷真假,隻能将情況上報上司。相關上司面對這樣的情況也十分慎重,立刻組織專家對于該欠條的真實性進行鑒定。

90年前湖北一老人借給紅軍400大洋,後輩拿欠條讨要,結果怎樣?

經過專家的鑒定,楊明榮老人手裡的這張欠條是真實的。向楊明榮爺爺借款的是當年紅一軍的一位分隊長,欠條背後的故事見證了軍民魚水情。

紅軍和百姓的軍民魚水情

1927年紅軍建立之初面臨非常嚴峻的外部環境,物資匮乏成為一個非常嚴重的問題。本就是戰火紛飛的年代,再加上敵對勢力的打壓紅軍所處的環境可想而知。吃不了飽穿不暖是常事,即便環境如此艱苦紅軍仍然定下了嚴明的軍紀。

90年前湖北一老人借給紅軍400大洋,後輩拿欠條讨要,結果怎樣?

其中有兩條是不拿群衆一針一線,不吃群衆一粥一飯。紅軍所到之處都嚴守軍隊紀律,沒有指令絕不去騷擾當地百姓,哪怕就是在天氣很冷的日子裡,用門闆紮個草鋪就當自己的床睡在馬路邊。

百姓一直被軍閥和土豪劣紳壓制,這些人對于百姓巧取豪奪魚肉鄉裡,甚至還逼迫百姓上交種種苛捐雜稅。百姓早就心生不滿,而紅軍這樣紀律嚴明的隊伍迅速赢得了百姓的信任。

90年前湖北一老人借給紅軍400大洋,後輩拿欠條讨要,結果怎樣?

于是百姓們有糧出糧、有錢出錢、有力出力,經常自發性的捐款捐物。自己舍不得吃的雞蛋都攢起來全部給紅軍,但是每次捐錢捐物、捐糧,捐衣服都被紅軍委婉拒絕。

90年前湖北一老人借給紅軍400大洋,後輩拿欠條讨要,結果怎樣?

想要打仗就得先解決生存的問題。有規定不能拿群衆的一針一線,可是面對着越來越多的人加入,紅軍的隊伍開銷也越來越大。兵馬未動糧草先行,隻有解決了後勤補給的問題,才能保持軍隊的戰鬥力。

這個時候紅軍想了一個辦法,就是找當地一些經濟條件不錯又很支援紅軍的人借款,按照規定打欠條,寫明借款的時間和借款人。這樣既可以解決眼前的困難解決生存問題也不違反規定。

楊長銀為紅軍湊錢

1929年紅軍31,32,33師整編為紅一軍,時任第一分隊隊長的塗杏為了解決整編之後所面臨的軍費問題,來到了楊明榮老人的爺爺楊長銀的家中。楊長銀當時在孝感經營生意經濟條件相當不錯。

90年前湖北一老人借給紅軍400大洋,後輩拿欠條讨要,結果怎樣?

當時紅軍駐紮在楊長銀生活的村子裡,經常幫助村民們幹農活,解決他們的困難。楊長銀将這些都看在眼裡覺得紅軍是真正為人民的軍隊。面對借錢的請求他絲毫沒有猶豫楊長銀當時手裡隻有300大洋。為了給紅軍湊更多的費用和自己的親戚朋友多方籌措,又借了100大洋。

楊長銀将這400大洋都交給了塗杏。雖然紅軍提出借款,然而楊長銀卻在山表示紅軍為了老百姓打仗,這些錢不算什麼,是無償捐助給紅軍的。根據當時的規定不能拿老百姓一針一線,塗杏堅持給楊長銀打了一張借條。

85年後歸還欠款

戰争年代時局動蕩紅軍很難在一個地方長期駐紮。楊長銀也沒有打算要這筆借款,欠條也被鎖在一個盒子裡,遺忘在了角落。楊長銀的兒子也沒有動過要欠款的念頭。此前老人楊明榮也從來沒有想過要這筆欠款。

90年前湖北一老人借給紅軍400大洋,後輩拿欠條讨要,結果怎樣?

然而老人在生活上遇到了困難,于是他想起了這張發黃破舊的欠條。希望相關部門可以兌換當年的借款讓自己改善生活。由于不知道去哪裡能兌換這筆錢款,于是楊明榮老人求助當地政府從業人員。

從業人員第一次遇到這樣的事情卻十分重視。迅速上報給了相關上司。看着衣着樸素甚至有一些破舊的楊明榮老人,上司寬慰他隻要借條是真的這筆錢定會如數奉還。楊明榮老人這才放了心。

90年前湖北一老人借給紅軍400大洋,後輩拿欠條讨要,結果怎樣?

這筆錢面臨兩個難題,一個是欠條的真僞,另一個就是90年前的400大洋,折合現在的人民币多少錢。當時向楊明榮借款的紅軍特務營大多數人在戰争中都已經犧牲,剩下的人也杳無音訊。

從業人員做了大量的工作,終于在本地的縣志中找到了一些線索,最終确認這筆借款是真實存在的。随之而來的另一個大問題就是400大洋到底應該歸還多少人民币。

90年前湖北一老人借給紅軍400大洋,後輩拿欠條讨要,結果怎樣?

大洋作為流通貨币早就退出了曆史的舞台,當時400大洋不是個小數目。以現在的貨币購買力如何兌換也成為難題,經過專家的核算400大洋可以兌換4萬元。時隔一個世紀這筆借款也終于被歸還。

總結

如果不是生活困難,相信楊明榮老人會和自己的父親爺爺一樣将欠條的事情永遠埋在心裡。這張小小的借條不僅記載了那段艱難的歲月,更是成為軍民一家親的見證。人民軍隊為人民,人民軍隊人民愛,盡管過去90年,這種優良傳統薪火相傳。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