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輔助“造娃”:30歲以下抱嬰率超55%

輔助“造娃”:30歲以下抱嬰率超55%

輔助生殖技術是指通過醫療輔助手段使不育夫婦妊娠的技術,包括人工授精、體外受精-胚胎移植及其衍生技術,其間包含四個階段:檢查階段,促排卵階段,取卵取精階段,以及體外受精、培養、胚胎移植和移植後處理。

随着生育政策的改變,高齡生育困難、不孕不育等問題愈加凸顯,因而輔助生殖技術也越來越受到重視。記者留意到,近半年來,上海、河北、河南、天津、陝西等多個省份均先後釋出了“人類輔助生殖技術應用規劃(2021-2025年)”,而在前不久廣東省釋出的《廣東省婦女發展規劃》中的“婦女與健康”一節中,也再次提及要“規範不孕不育症診療服務;規範人類輔助生殖技術運用”。

輔助生殖技術目前應用情況如何?記者就此采訪了中山大學附屬第六醫院生殖中心主任梁曉燕教授。

文、圖/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 程依倫

采訪中記者了解到,盡管輔助生殖需求總量并未有明顯增長,但對于高齡生育和不孕不育症家庭而言,輔助生殖技術依舊是一種選擇。

試管嬰兒技術已成熟

父母年齡決定活産率

梁曉燕教授表示,目前中山六院生殖中心的門診量大約為2萬人次/月,每年進行取卵手術近9000台。

根據《2017年我國衛生健康事業發展統計公報》,我國育齡夫婦的不孕不育率從20世紀八九十年代的2.5%~3%攀升到近年的12%~15%左右;由于環境變化、生育年齡推遲、生活壓力等因素,導緻不孕不育人數增加,這使得輔助生殖技術越來越被接受。

據梁曉燕教授介紹,根據該院資料,前來通過輔助生殖技術“造娃”的大部分是一胎家庭或二胎家庭,選擇通過輔助生殖技術生三胎的家庭占比僅為2%。梁曉燕透露,患者們到該院生殖中心咨詢的内容,仍舊以35歲到40歲高齡生育妊娠的成功率、風險性以及對小孩健康的影響等為主。

“在二孩政策出台後,輔助生殖技術的需求總量确實出現過短暫的增長,從我們醫院的咨詢量和手術量來看,都呈現了較明顯的波動,然而随着時間的推移,這一波動也很快平穩。”梁曉燕教授透露,出現這一現象主要是因為,選擇試管嬰兒的人群往往以35歲以上人群為主,而且要有進行試管嬰兒的指征。根據中山六院生殖中心的相關資料,僅2021年11月,在該院進行試管嬰兒手術的人群中,30歲以下為25%,38歲以上為 20%,超過半數則在30歲~38歲之間。

梁曉燕教授表示,經過數十年的研究與應用,目前試管嬰兒技術已經相當成熟。“目前我們的技術确實取得了很顯著的進步,比如在糾正卵子品質方面、培養液成分的改進等都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這種進步在落實到實際操作層面,也沒辦法讓每個家庭都滿意。臨床上我們講抱嬰率,30歲以下的産婦抱嬰率可以達到55%以上,但是40歲以上就隻有15%~25%。”

而這一資料與此前《中華醫學會生殖醫學分會2018年度輔助生殖技術資料報告》釋出的中國輔助生殖技術治療周期活産率的相關資料也基本一緻: 35歲以下48.09%、35歲~37歲39.91% 、38歲~40歲26.41%、41歲~42歲12.07%、43歲~41歲5.69%、44歲以上5.27%。而活産率提高的基礎就是高卵子品質,但目前在臨床研究中,改善卵子品質依舊是一大挑戰,“決定成功率的第一要素依然是父母的年齡,是以我們呼籲大家該生時就得生。與其寄希望通過技術改善卵子品質,不如在合适的年齡段就完成生育。”

“研究顯示,在25歲~35歲這個階段卵子的品質是最好的,超過這個階段,卵子(品質)下滑明顯,尤其是高齡段婦女的卵子染色體異常率非常高”。梁教授稱。

有人努力終“圓夢”

有人保留多餘胚胎備用

輔助生殖技術的發展對于“造娃”的潛力不可忽視。梁教授介紹,她接診的一位患者在多次努力後終于“圓夢”:當時,該患者在外院接連進行了六次試管嬰兒手術,然而每一次都是孩子出生後不久就因心髒異常早夭,這對患者及其家庭都造成了心理傷害。“最後我們使用了第三代試管嬰兒技術,對她的胚胎進行篩選,挑選出基因異常的胚胎,重新移植基因正常的胚胎,成功幫助患者懷上健康的孩子。”梁曉燕教授說。

有業内人士表示,目前在前來咨詢試管嬰兒孕育的家庭中,不乏一些面臨特殊情況的家庭,比如第一個孩子在出生後檢查出存在生理缺陷,或者是失獨家庭。這些苦苦尋求輔助生殖技術幫助的往往屬于高齡夫婦。

去年12月23日,來自廣州的石女士第三次走進某家生殖醫學中心進行孕前檢查。43歲的她已經是兩個孩子的寶媽,回顧自己的備孕之旅,石女士格外感慨:2018年,由于已到40歲,與丈夫結婚兩年都未能生育的石女士最終選擇了人工受孕,通過試管嬰兒的方式接連生下第一胎和第二胎。“兩次輔助生殖讓我兒女雙全,現在國家又開放三孩,看到新聞時我激動不已。因為丈夫和我都是獨生子女,年紀越大越覺得孩子是最好的陪伴。趁着現在還有卵,我要好好調理身體。”

還有一些患者盡管目前沒有生二孩的意願,但她們表示,由于通過輔助生殖技術生育下第一胎時,醫院裡還凍存有剩餘的胚胎,是以不排除未來還有生第二胎的計劃。“在生一胎時,我們隻經過一次手術就成功了,并且現在還有一些胚胎儲存在醫院,如果未來條件允許,我們還是有計劃生二胎甚至三胎。”35歲的胡女士表示。

而據了解,在胚胎移植成功後,60%的家庭會選擇繼續儲存多餘的胚胎以備二胎或三胎。

來源:廣州日報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