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對處于叛逆期的13歲男孩,不能打罵,好好說他又不聽,怎麼辦?

叛逆期的孩子最為典型的特點就是叛逆-—不聽父母的,要自己做主。因為随着生理、心理、思想的逐漸發育發展,孩子已經有了自我意識和自主表現。這是孩子成長的必經之路,說明孩子長大了,父母應該高興才對。

對處于叛逆期的13歲男孩,不能打罵,好好說他又不聽,怎麼辦?

然而,凡事皆有相對的兩面。孩子長大是好事,卻帶來了“不再由着父母、不聽話”的麻煩。你的關心,你的呵護,他壓根兒不理會,常常當做耳邊風。你對他提出的想法、要求,他不會認可,自然不會去做。甚至于和你争執、頂嘴,反正一副不認輸的模樣。父母如果處理不當,極易和孩子發生沖突沖突,扭嘴别臉是常态,動則和父母一個月不說話。若父母想和他動手,你可别小瞧了他,他可不管三七二十一,和你奉陪到底!

因為這個時期孩子有了自己的思想,生理心理相對成熟,獨立意識卻相當強烈,“我的青春我做主”是她們的人生信條。是以面對青春期叛逆的孩子,最忌諱的是父母與孩子硬碰硬的态度,最好的選擇是以柔克剛,實在做不到,就保持沉默,但必須一如既往地關愛孩子,該做什麼照做——讓孩子感受到父母之愛。而且不是要挾孩子,你不聽話,得罪了父母,就什麼也得不到,吃得不好,穿的衣服也不給你買。

強硬的态度能改變性格柔弱聽話的孩子,但這隻是暫時的,長時間的壓抑會讓孩子抑郁,日後必然給孩子的心理造成最大的陰影,身心難以健康發展。北大弑母的謝宇賢就是慘痛的教訓。而強勢面對性格執拗的孩子,定然沖突重重,沖突不斷,一味地硬碰硬,當最後的一根稻草壓垮了其心理承受能力的極限,孩子就會被逼迫地走極端——電影《少年派》中的林妙妙最終選擇跳樓的行為,現實生活中的慘劇更是一起接一起。學會尊重孩子,學會放手,學會了解孩子,真心關愛孩子,叛逆的孩子就不會走遠。

對處于叛逆期的13歲男孩,不能打罵,好好說他又不聽,怎麼辦?

故事分析:

李雷是表姐家的大兒子,今年讀初二,表姐擔心他開學聽不懂新課,假期時要求我給李雷補課。當他第一次來到我家中時,是我一年之後再一次見到他,他比去年長高了很多,而且我觀察到他真的很注意形象。我注意到他穿着長筒襪和時尚版鞋,我隐隐約約有一點感覺。剛補完課,便和表姐溝通,我才從表姐口中探出,原來李雷在學校很受女生歡迎,有很多女生向他表白。

他們班主任找李雷談了很多次話,跟他講了很多的大道理,表姐和表姐夫也因為這件事跟他大幹了好幾場。表姐話裡話外想讓我多開導開導小雷,讓他想明白、想開這件事,好好學習,表姐說小雷正處于青春叛逆期。作為小雷母親的表姐,也不敢多說什麼,有時候就在吃飯時隐隐約約談這些事,小雷都會情緒高漲,跟表姐吵架。是的,現在的孩子成熟的都比較早,對于十三四歲正處于叛逆期的男孩子來講,教育起來确實很麻煩。

講多了大道理,他可能耳朵都會生繭子,根本聽不進去,甚至還未跟你吵起來。其實我覺得對于這種現象,最好的解決方式,就是陪伴。時時刻刻地關心着叛逆期的孩子的一舉一動,就像一棵長歪了的小樹苗,它被風吹歪了,你就給他往正的地方掰一掰,時時刻刻看着他的一舉一動。不能總是講道理,也不能總是因為一些問題吵架,這會使他更叛逆。還是從生活中的小事,一些小的細節,耐心地指導,大道理聽多了,他也聽不進去,他也會聽煩。從生活得小事一點點,慢慢地改變吧!這可能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對處于叛逆期的13歲男孩,不能打罵,好好說他又不聽,怎麼辦?

總結語:

13歲的男孩子正處于第二個所謂的叛逆期,就是孩子想要自己當家做主的時期,這個階段,容易爆發出前期家庭教育中的問題,比如說,習慣沒有養成,思想認識有偏差,規則教育沒有做到位,孩子就表現出一種叛逆。叛逆的孩子表現為不聽父母的話,我行我素,想幹什麼就幹什麼,以自我為中心,聽不進别人的意見,嚴重的還會和父母大吼大叫,甚至離家出走。這個時期,真是打罵都不行,好好地說又不聽。怎麼辦呢?

父母停止唠叨,這個時期你得将孩子作為一個成人看待,因為他個子也長高了,他急于主宰自己的生活,如果還是父母給他規劃每天的日常,包括學習,生活,他勢必會很煩惱,我們換位思考,作為成人,我們那個人喜歡别人幹涉我們的自由。自由是孩子這個階段最深的渴望,是以,對于這個年齡段的孩子,父母要轉換角色,适時閉嘴,對于孩子前期已經養成的壞習慣,宜疏不宜堵。

鼓勵孩子,讓他獨自面對一些難題,孩子要求獨立,這是好事,我們做父母的要适時給他鼓勵,給予機會,面對孩子的壞毛病,如果孩子不能在父母的教育下改正,那麼,讓他們自己獨自面對,深入地思考行為的結果,這一方面,我要推崇馬雲的方法。他的孩子在十二歲迷上了網絡遊戲,他就給了孩子200塊錢,讓他出去盡情地打遊戲,錢花完了再回來,但是回來要回答一個問題。

對處于叛逆期的13歲男孩,不能打罵,好好說他又不聽,怎麼辦?

遊戲好在哪,三天後,孩子回來了,又餓又累又困,問他收獲在哪裡,他回答,沒有什麼收獲,也看不出遊戲好在哪,馬雲說,這樣一種又累又餓又困的事,還沒有收獲,也看不出好在哪,你還玩嗎?孩子頓悟了,真的以後慢慢地在父母的監督下戒了遊戲。這個年齡段的孩子,思想是活躍的,我們再也不能拿小時候對待他們的方法,大吼大叫企圖鎮住他們,必須告訴或者讓他們自己知道行為不好的後果。如果我們的經驗孩子不愛聽,不采納,适時地讓他們去碰一次壁就好。

給予更多的後勤保障和關心,青春期的孩子也是很迷惘的,精力充沛,想要幹一件大事,想要有自己的地位,但是又不知道從何入手,如何去做,能力又不夠,如果再遭遇每天老師的打擊,父母的唠叨,會很容易激發他的腎上腺素,調動全身精力和世界對抗,這時候,父母不妨軟一軟,和孩子做朋友,站在他的角度思考問題,不過分的要求盡量滿足,走進孩子的内心世界。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