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異性“知己”之間,若是存在這些行為,多半有越界的危險

異性“知己”之間,若是存在這些行為,多半有越界的危險

文丨雙魚、末小北

中國有句古詩:

海記憶體知己,天涯若比鄰。

人這一生,最難得是不是事業的成功,而是一個貼心的知己。

而随着社會的發展,生存壓力的逐漸增大,很多話找不到合适的人說,很多事找不到安全的人幫忙。

又由于男女之間天生的互相吸引,異性知己往往成了成年人排遣壓力的很重要的途徑。

然而,異性“知己”,雖然是排遣壓力的很好途徑,卻也是最為危險的一種關系。

關系太近了容易走火,太遠了又失去了意義。

需要男女兩個人都同樣睿智,同樣克制,方能維持一段很好的異性“知己”的關系。

說白了,就是男女兩個人在相處的過程中,時刻都要有一種無形的邊界感,一旦越過了這個邊界,關系也将會随之越界,知己将不複存在。

異性“知己”之間,若是存在這些行為,多半有越界的危險

01:過度分享

異性“知己”,之是以能夠成為知己,就在于可以毫無壓力地分享彼此的生活,不會被指責,也不會感到有壓力。

然而, 分享也是邊界的。

一旦過度分享,将會将雙方推到危險的邊緣,容易越界。

有句話說:

男女之間很難有純友誼,但凡能夠維持長久的知己關系,都或多或少的有喜歡的成分在裡面。

這話不是絕對的,可卻是非常有道理的。

一旦某一方在說話過程中,分享過度,将不應該暴露給對方的事情說給對方聽,就有可能會摧毀一段關系。

異性“知己”之間,若是存在這些行為,多半有越界的危險

有句話說,聰明的女人不會把家裡有多少錢,老公有什麼缺點講給别人聽。

可有的“傻”女人,卻圖一時痛快,什麼事都不經大腦,一吐為快。

如果異性“知己”自身素質比較高,不會發生什麼事。

如果異性“知己”自身素質差一點,轉身告訴了别人,會給自身帶來不可挽回的損失。

到那個時候,後悔都來不及了。

閨蜜小君就是這樣的“傻”女人,她老公做生意,她無意間将老公的資産數目告訴了男閨蜜。

誰知男閨蜜卻趁機将此事告訴了她老公的競争對手,導緻老公直接在某個大項目的招标中失利。

古語說:禍從口出。

其實,不論什麼年代,也不論和什麼關系的人說話,都要多個心眼兒,不能什麼都說。

因為人心叵測,你永遠都不知道一句話足以毀掉多少。

異性“知己”之間,若是存在這些行為,多半有越界的危險

02:過度玩笑

所有玩笑的話,都包含了一點真實的成分在裡面。

是以,很多話,雖然是玩笑,也不能開得過度。

而這個度,就需要雙方當事人自己把握。

一旦過度了,開玩笑不僅不成玩笑,還沒準成為禍害。

看過一個電視劇,男主人和女主人是一對恩愛的夫妻,女主人還有一個男閨蜜,兩個人關系非常好。

好到甚至三個人經常一起野外遊玩,聚會。

可某一天,男主人突然在公司工作時被鐵器撞傷腰部,經過半年多的治療,人都完全好起來了。

異性“知己”之間,若是存在這些行為,多半有越界的危險

可就是腰部傷害,直接導緻男主人公的某些障礙。

女主人公無意間,跟男閨蜜說了這件事,說者無意聽者有心。

在某一次聚會上,趁女主人公不在場,男閨蜜居然和男主人公,就此事開起了玩笑。

本來男主人公一直為這件事,對自己妻子感到愧疚,結果這件事直接導緻男主人公瘋狂。

以為兩個人私底下背着自己暗渡陳倉,當場将其男閨蜜捅了一刀。

其實,不論是什麼關系,分享都應該有度。

對于如此事關男主人公尊嚴的私密的事情,男閨蜜居然拿來開玩笑,換誰也受不了,沖突都是在所難免的。

異性“知己”之間,若是存在這些行為,多半有越界的危險

03:過度幫扶

心理學上說,人與人之間的安全距離是0.5米。

越過這個距離,兩個人的關系就進入親密階段,發生質的變化。

其實,給别人幫忙,也是一樣。

要懂得及時止步。

可是很多人往往不懂這個道理,覺得知己之間,幫忙當然是越多越好。

其實,不是的。

因為人都有自身的安全認知範圍,一旦越過了安全認知,反而會讓對方覺得不舒服。

想起來大學同學英子的故事。

上大學的時候,同宿舍的英子身高175,短發,喜歡運動,外形上乍一看是個非常帥氣的假小子。

異性“知己”之間,若是存在這些行為,多半有越界的危險

而她本人,也是非常喜歡和男生一起玩,打籃球,踢足球,都自動被識别為“無性别”女生。

班長許華和她關系特别好,兩個人個子都高,從後面看就是兩個帥氣的男生。

後來班長有了女朋友,他們就三個人天天在一起,吃飯,打球,出去溜冰,就像兩個帥男生陪着一個漂亮女生,很是讓人羨慕。

可好景不長,英子就被班長的女朋友大罵一頓。

原因是,英子半夜給班長買感冒藥,送到寝室去。

這事在班長沒有女朋友之前,英子是經常這樣做的,沒覺得有什麼。

可班長如今有了女朋友了,她還是這樣,确實覺得幫忙過度了,忘了自己的位置。

異性“知己”之間,若是存在這些行為,多半有越界的危險

04:小北有話說

朋友之間互相幫忙,是沒有任何錯的,可是異性之間,若是過度幫扶,尤其是在對方有伴侶的情況下,往往就會鬧出誤會來。

你以為對方不會吃醋,你以為對方能大方接受你的異性“知己”,實際上這都是你的一廂情願而已。

你從來沒有問過你的伴侶,他/她是否能接受你的異性“知己”。

你也從來沒有認真地向你的伴侶講述過,你為什麼會和對方成為異性“知己”。

我們都知道,所謂知己,就是很要好的朋友,三觀相同,也有很多話題可聊,但正是因為“性别差異”,是以才會到導緻兩個人之間容易被人诟病。

異性“知己”可以有,但你們彼此之間都必須保持一定的距離,不要過度向對方示好,更不要過度地關心對方,尤其是你在有伴侶的情況下。

因為,異性之間,純友誼的機率,真的低到難以想象!

異性“知己”之間,若是存在這些行為,多半有越界的危險

05:結束語

茫茫人海,并不是誰都能有幸擁有一個異性知己的。

有個異性知己是緣分,可遇不可求。

然而,我們更應該好好把握好異性知己之間交往的尺度,不然,稍微過度,便會輕易失去。

共勉!

-END-

作者介紹:

末小北,青年作家,婚姻問題咨詢師,從事心理咨詢13年,有豐富的經驗幫你解疑答惑。如果您有問題,不知如何解決,可以向我提問,期待您的咨詢和留言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