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前,德國和蘇聯之間簽訂了互不幹擾的條約,要知道當時的蘇聯已經成為了美國的眼中釘,是以在波蘭的問題上兩國也達成了暫時的一緻,可兩國都有着自己的小算盤。然而這樣的和平卻維持了很短的一段時間,主要還是因為希特勒是一個非常有野心的人,再加上德國當時内部沖突不斷,這也給蘇聯創造了入侵的機會。

德國在1941年6月22日這天撕毀了和蘇聯的條約,也正是如此德國和蘇聯之間的戰役也正式打響了,蘇德戰争規模巨大,死傷人數不計其數。先開始的時候蘇軍打敗了德軍,可是德軍并沒有就此放棄,而是在斯大林格勒戰役之後再一次的對蘇聯發起的攻擊。
但最終德國還是失敗了,并且在1945年4月30日的時候宣布戰敗投降,蘇聯獲得了勝利。那麼當時德國在二戰中真的隻想打敗蘇聯嗎?在希特勒的計劃中,擊敗蘇聯之後,他的下一個目标是誰?
這個國家就是英國,因為拿下了英國就相當于征服了整個歐洲,要知道在希特勒在二戰中的目标就是稱霸歐洲,而且希特勒的這個想法也是所有國家都心知肚明的,是以在歐洲國家眼裡蘇聯是堅決不能倒下的,是以包括美國和英國等歐洲國家都給蘇聯進行了多次援助。
如果當時德國真的打敗了蘇聯,那麼英國就肯定會成為德國的囊中之物,到時候美國就會成為德國最重要的目标。但是在德國還沒有征服英國之前,日本就去招惹了美國,導緻美國加入了二戰,也讓德國陷入了戰争的困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