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誰是真英雄?任正非緻敬427位救災的華為人:尿了褲子的也是英雄

作者:徐幹事聊商業
誰是真英雄?任正非緻敬427位救災的華為人:尿了褲子的也是英雄

在過去的2021年,華為作為一家100%由員工持股的中國民營企業,遭到了來自全球最有實力組織的全方位施壓,華為沒有妥協、更沒有求饒。與OFO創始人戴威“跪着也要活下來”不同,華為是活下來了,而且還站着。

管理學家維克托·弗魯姆曾經就“上司力”發表了一個觀點。維克托認為,上司者的自身素質,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公司是否能夠高效地運作。2019年央視記者董倩向任正非發問:“很多國人說你是民族英雄,你願意接受這樣的稱号嗎?”任正非堅決否定:“不是英雄,是狗熊。”

誰是真英雄?任正非緻敬427位救災的華為人:尿了褲子的也是英雄

任正非不承認自己是英雄,但并不否認華為有無數的英雄。當年華為參與汶川救災,任正非對427名華為志願者說:“隻要過了汶川救災線,尿了褲子的也是英雄。”

這便是任正非的“英雄觀”——華為不要英雄的個人,要的是英雄的集體。

一、任正非:“我是狗熊”

前段時間,華為輪值董事長郭平預告了2021年華為的财報,情況并不理想。

2021年,華為全年營收預計為6340億,下跌28.9%。手機業務與2020年同比暴跌了77%,在2021年第三季度國内的智能手機排名中,已經跌落至第6。有些國人嘲笑華為業績的下滑,對此學者司馬南氣憤地發文評論:“這些人還要臉麼?能有品質、有尊嚴、有突破地活下來,誰能比華為做得更好?”

誰是真英雄?任正非緻敬427位救災的華為人:尿了褲子的也是英雄

的确,即便2021年華為業績大幅下滑,但在2021年前3季度,華為研發費用依然高達1023.4億,營收占比達到22.7%。并成功推出了鴻蒙、歐拉和礦鴻系統,近期又表示将在2年内推出了自研核心的浏覽器。

在任正非的觀念裡,這樣“低着頭、夾着尾巴、悶聲出成績”的研發團隊,才是真英雄。對于華為的最終理想,任正非曾表示,華為并不要做“孤膽英雄”,和美國決裂開,而是互通互聯、實作資訊化的“大會師”。

誰是真英雄?任正非緻敬427位救災的華為人:尿了褲子的也是英雄

其實,早在2003年,美國的摩托羅拉公司就有意收購華為。在雙方已經簽訂合同、辦完手續的時候,摩托羅拉新任董事長卻推翻了這個收購項目。後來對于“賣還是不賣”這個問題,任正非沒有“一言堂”,他選擇讓管理層決定。是以,最後讓華為沒有再次被打上“待售”标簽的,正是高管中當中那些“激進”的少壯派。也是在這股“激進勢力”的堅持之下,2004年華為成立了海思半導體,有了應對眼下危機的“備胎計劃”。

誰是真英雄?任正非緻敬427位救災的華為人:尿了褲子的也是英雄

是以,無論是在決策力上,還是在大局意識方面,任正非始終認為個人的智慧遠不及整個群體。自己不是英雄,決策權要交給英雄的團隊。

二、放下英雄的“偶像光環”

1996年,公司市場部元老們的大辭職,加速了華為“去英雄化”的趨勢,也成為了任正非“消滅孤膽英雄”的導火索。任正非在第二年的9月發表了一篇名為《不做昙花一現的英雄》的文章。在文章中,任正非呼籲華為人,不要躺在既有成績上睡大覺。在競争激烈的資訊産業當中,稍有松懈就會被人甩下。

很多時候,阻礙一家公司前行的,往往不是競争對手的掣肘,而是内部元老功臣的懶惰,很多曾在過去為華為立下了汗馬功勞的既得利益者們,如今都沉浸在自己英雄主義的滿足感中。這也是為何2020年華為遭遇風波後,接受媒體采訪時,任正非竟能開心地笑着說:“是美國人讓我們打起了精神。”

為了壓制華為的個人英雄主義,任正非首當其沖。

誰是真英雄?任正非緻敬427位救災的華為人:尿了褲子的也是英雄

其一,任正非要放下個人的英雄情結、破除自己頭上的“偶像光環”;

其二,要消除任正非三個字在華為品牌的“冠名”,把“任正非的華為公司”轉變為“華為公司的任正非”。

2年後,任正非又發表了《職業管理者的使命與責任》一文,明确了“淡化英雄”的企業文化,使華為從一個英雄主義的公司,成功轉型為淡化英雄、淡化上司以及創業元老的職業化企業。

在淡化個人英雄主義的程序中,任正非幾乎對“英雄”二字閉口不談。然而,對公司新員工的緻辭《緻新員工書》當中,任正非卻不吝贊美之詞,把兢兢業業地從事本職工作的新員工們,稱為“英雄”、“楷模”。

誰是真英雄?任正非緻敬427位救災的華為人:尿了褲子的也是英雄

這一時期的任正非,已經把英雄這一詞彙,定位在了衆多平凡而偉大的普通人身上。

三、不要一枝獨秀,要群體英雄

在十幾年的管理變革程序中,華為逐漸打造出自身的職業化管理體系。2014年,華為的英雄主義再次煥發出活力,隻不過,此英雄非彼英雄。華為摒棄了那些過于注重自身成績、一味追求青史流芳的個人和小團體。開始呼喚一個個在本職工作當中盡心盡力、任勞任怨的無名英雄。

這個時候的任正非,奉行着“英雄不問出處”的原則,比起個人英雄的橫空出世,他更期待的是英雄輩出的時代。我們不能苛刻地要求英雄,沒有完美的英雄。對于英雄的評價,更應該不講出身、論成敗。

誰是真英雄?任正非緻敬427位救災的華為人:尿了褲子的也是英雄

2014年,任正非在《在人力資源工作彙報會上的講話》中提出,要擴大英雄的範圍,要讓英雄的占比達到六到七成,隻有這樣,企業才會有前進的動力。

的确,對于任何行業、公司甚至團體來說,百花争鳴往往比一枝獨秀更讓人欣喜,群體英雄的存在永遠比一家獨大具有更強的生機和活力。

四、結語

其實任正非并非一開始就堅持群體英雄,在華為創立階段,任正非也走過“一言堂”、“任人唯親”的階段。不過在經曆了1996年市場部大裁員,和2000年“華為太子”李一男的出走後,任正非才開始““去個人英雄化”。這一觀念的轉變,也幫助華為實作了全球化、市場化的轉變。

誰是真英雄?任正非緻敬427位救災的華為人:尿了褲子的也是英雄

同時也驗證了管理學家維克托·弗魯姆關于“上司力”的觀點:企業家可以不是英雄,但往往卻發揮着英雄的角色。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