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從華為門面到最高領袖,孟晚舟離真正可以掌舵華為,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華為創始人、CEO任正非,曾經在不同場合、不止一次宣判:女兒孟晚舟不會接班。

語氣最重的一次否定,發生在2019年2月的一次采訪中。他看向BBC記者,“她永生永世不可能做接班人,因為她沒有技術背景”。

四年後,情況發生了變化。從今天開始的6個月内,孟晚舟将首次當值華為輪值董事長。華為在官方聲明裡明确說,在這期間,她就是公司的最高領袖。

這位在任何場合都穿着精緻、腳踩高跟鞋的女士,曾經被《紐約時報》描述為華為的“門面”,是這家“長期以來對外界不大透明的科技巨頭裡一張優雅、專業的面孔”。十年前,她首次以CFO身份亮相時,就被視作華為試圖變得開放的證據之一。

如今,她跳出“創始人之女”“華為門面”的标簽,開始真正參與掌控這艘巨輪,直面暴風雨。

文 |辛野

編輯 |趙磊 金匝

營運 |栗子

接班

3月31日,華為深圳總部的大報告廳内,大盞的水晶吊燈高高地懸垂着。年報釋出會現場,身着一襲黑色套裝的孟晚舟,第一次正面回應接班問題。

“公司治理章程已經明确,我們是體制的接班,制度的接班,不是某個個人的接班”,她說,華為是集體上司,不會把公司命運系于某個人身上,“我和其他的兩位輪值董事長是一樣的”。

這番回應,幾乎推翻了任正非此前的表态。

2018年12月孟晚舟在加拿大被拘押後,一向低調的任正非密集接受了數十家中外媒體的采訪,一遍又一遍地對外聲明:孟晚舟不會成為華為接班人。被問及會不會因為孟晚舟在加拿大的遭遇,重新評估她在公司的未來發展時,任正非也不松口,“回來還是做她的CFO”。

結果,CFO還在繼續當,同時,孟晚舟也升了職。2022年4月1日,50歲的她接替郭平的位置,成為華為有史以來最年輕的輪值董事長,和徐直軍、胡厚崑并列,并于一年後的今天正式當值。

在華為目前的組織架構中,董事長一職偏形式,更多履行的是擔任法人等象征性職責。輪值董事長才是權力中心,在輪值期間是公司經營管理及危機管理的最高責任人,對公司生存發展負責。

但董事會裡更引人注目的面孔是任正非。直到目前,78歲高齡的他還擔任着董事和CEO的角色。重要的是,他還保留有可以被繼承的一票否決權。

按任正非的說法,早在輪值董事長還被稱作輪值CEO的十年前,他“實際上已經是交班了”,在華為的經營管理中并不行使決策權,隻行使否決權,但在他看來,否決權就像“達摩克利斯之劍”,輕易不使用,直到2015年“沒有否決過一件事情”。将來這份權力可以被繼承,但繼承者不會是自己的家人,而是交給公司的上司團隊輪流管理。

▲ 2023年3月31日下午,華為2022年年度報告釋出會在深圳舉行。孟晚舟在釋出會上發言。圖 / 釋出會直播

從“公主”到“英雄”

任正非此前說孟晚舟不會接班,給出的理由是她不具備成為領袖的條件。

他覺得,華為的接班人一定要有技術洞察能力,以及對未來技術和客戶需求的判斷能力。孟晚舟“在管理上是優秀的”,但是作為領袖,要能夠像燈塔一樣給企業指路,要看得見十年、二十年以後的未來,這方面她“有缺點”。

很難說,孟晚舟技術背景的不足,短短幾年間能不能被補齊。哪怕任正非還曾透露,她在加拿大期間自學五六門功課,“準備讀一個‘獄中博士’出來”。但從結果來看,這一段特殊經曆,的确讓一些事情起了變化。

在中國的語境裡,公衆經常将企業家的子女稱為“太子”和“公主”。

孟晚舟也不能免俗。一直以來,她都頂着“華為公主”的名号,連财經體系所在的辦公樓,都被内部員工叫做“公主樓”。比起CFO的工作和職務,“老闆女兒”的身份似乎更加突出。

但這一次從加拿大回來,她在不少人心裡的形象,加上了一層“英雄”濾鏡。2021年9月25日晚,深圳第一高樓平安金融中心的霓虹燈在夜空中格外醒目,上面寫着“歡迎孟晚舟回家”。在加拿大經曆了1028天的監視居住後,孟晚舟終于落地深圳,哽咽着和前來迎接她的人們打招呼。

一個月後的10月25日,孟晚舟回華為總部上班,現場傳回的視訊裡,公司員工難掩興奮,裡三層外三層将她圍住,不時有人高呼“女神”。

漫長的“禁閉”時光裡,孟晚舟在華為的同僚們,在公司心聲論壇為她蓋起了“高樓”。在孟晚舟2019年5月9日給所有華為人的一封信下,長達50頁、3000多條的留言裡,齊刷刷地寫着“孟總加油”“晚舟早歸”的呐喊和祝願。

論壇的首頁,至今還挂着一張飛機的圖檔,配文“沒有傷痕累累,哪來皮糙肉厚,自古英雄多磨難”——孟晚舟在加拿大的經曆,曾經被任正非形容為一次“磨難”。在他眼裡,腳踝拴着電子鐐铐、失去自由的女兒,就像二戰中的一架轟炸機,被打得千瘡百孔還在堅持飛行,“如果返航了,就是英雄了,我估計她将來有可能會當英雄”。

▲ 當地時間2021年8月18日,加拿大溫哥華,孟晚舟出席在不列颠哥倫比亞市最高法院舉行的引渡案聽證會。圖 / 視覺中國

戰功

“英雄”叙事裡的傷痕累累,是為集體做出的犧牲。

有人想到了《戰國策》名篇《觸龍說趙太後》中,被齊國指定做人質的趙國王子長安君——在大臣觸龍看來,即使王子地位尊貴、俸祿豐厚,沒有功勳勞績,也很難在母親趙太後百年之後,于朝中立足。但他出質齊國,犧牲自己的自由為趙國搬來救兵、立下功勞,便沒有人不服氣了。

但名氣終究是虛的。孟晚舟上位,或許還需要一些更紮實的東西。

在華為财經工作了近十年的程誠覺得,在老闆(任正非)心中,比起女兒的前程,企業可能會更重要一些,“那是他的畢生心血,如果孟總已經準備好了,我覺得(接班)就水到渠成的事兒,如果孟總自己業務上的東西沒起來,相信任總也不會做這個決定”。

可以作為參照的例子,是孟晚舟的弟弟任平。

早在2010年左右,任正非有意讓兒子任平接棒的流言傳得沸沸揚揚,華為官方辟謠也沒用。那年冬天,财新傳媒創始人胡舒立當面詢問任正非,後者“有些激動地講了兒子的成長故事,他的愛好、志向和特點,表示絕無可能”。後來,孟晚舟就任CFO後還專門澄清過,任平去了華為旗下慧通公司當總經理,和華為主營業務沒有關系。

華為前副總裁劉平在《華為往事》裡比較過這姐弟倆。他去華為的時候,中學畢業的孟晚舟在公司前台當接待員,“一看就知道是任總的女兒,長得酷似任總”,待人随和,毫無老闆女兒的架子,重點是非常勤奮,一邊工作、一邊讀書。而任平“沒有他姐姐那麼勤奮”,有一次打電話給任正非,“爸,告訴你一個好消息,這次考試我有一門課考了60分”。

孟晚舟剛進入華為時,也沒有受到“老闆女兒”的身份庇護。1993年,21歲的她從最基礎的“雜活兒”做起,先是坐在前台當電話接線員,慌亂的時候老是撥錯号碼。後來接觸了财務,出差去莫斯科,将幾十捆盧布換成美鈔時,還少換了100美金。

一路磕磕絆絆,曆任公司國際會計總監、華為香港公司首席财務官、賬務管理部總裁後,她才在2011年坐上CFO的位子。

據華為官方講述,從2003年起,孟晚舟先是建立起全球統一的華為财經組織架構、流程、制度和IT平台,後來又在華為全球推行IFS(內建财經服務)變革,主導建立了五個華為的賬務共享中心,覆寫和支撐了華為全球的會計核算工作,并推動華為全球集中支付中心在深圳落成。

财經系統建立的意義在于,用更高的效率、更低的成本,運轉起這個龐大帝國的吞吐。2017年新年,孟晚舟回顧華為财經取得的成績時,不無驕傲:“賬務核算已經實作了7X24小時循環結賬機制,充分利用了我們共享中心的時差優勢,在同一資料平台、同一結賬規則下,共享中心接力傳遞結賬作業,極大縮短了結賬的月曆天數。24小時系統自動滾動排程結賬資料,170+系統無縫銜接,每小時處理4000萬行資料,共享中心‘日不落’地循環結賬,以最快的速度支撐着130多家代表處經營資料的及時擷取。”

系統節約了人的時間,華為的财務們有更重要的任務。

經曆過全過程的程誠說,任正非和孟晚舟的要求是,所有财務都要懂業務,“能夠往前撲到客戶那兒去”,不論是跟客戶談判、優化合同條款,還是跑銀行、盯重點項目的融資,這些在别的公司或許是客戶經理和産品經理的活兒,華為的财務都要做,不少BP崗位還背着經營的績效KPI。

在他看來,這和華為内部講究戰功的文化緊密相關,“所謂戰功就是你能不能搞定客戶”,搞定了一切封賞、升遷都好說。反之,如果客戶沒搞定,目标沒達成,“就非常尴尬了”。在程誠看來,華為财經的風格和整個公司高度一緻,“下了目标死都要完成,否則‘提頭來見’,你這個人就要被幹掉了”。

什麼是稱職的CFO?任正非說,“是CEO下台,CFO可以随時接任CEO”,這樣才算合格。這句話,恰恰是孟晚舟如今的處境。

▲ 圖 / 視覺中國

暴風雨中掌舵

制裁的巨雷劈下之後,華為陷入了至暗時刻。

2022年3月28日,孟晚舟回國後第一次公開亮相,華為交出了一份收入大跌28.6%的年報,很重要的一個原因是供應鍊持續承壓,遭遇了美國多輪的制裁,華為手機、PC等業務受到了很大的影響。

同年8月,暑熱還未散盡的時候,任正非宣布,整個公司的經營方針要從追求規模轉向追求利潤和現金流,“把活下來作為最主要綱領,邊緣業務全線收縮和關閉”,讓不少人倒吸好多口涼氣。

“我們身處暴風雨之中,但我們繼續在雨中奔跑。”3月31日的年報會上,即将結束這一任期輪值的徐直軍,給華為的2023年定了調子。雖然去年底,他曾表示華為正退出 “危機模式”,但交到孟晚舟手裡的華為,仍然要在風浪中穿行。

最受關注的,是财報上的核心數字。收入幾乎沒變,淨利潤卻下降了68.7%,隻剩356億。這還沒扣除去年出售子公司的持續性收入,扣了的話利潤的數字将更加慘淡。

具體看各個闆塊,整個2022年,貢獻超過四成的營運商業務,增長幾乎停滞;華為手機等硬體在内的終端業務收入,下降12%至2145億元。隻有包括雲計算、ICT硬體等在内的企業業務收入,還算華為年報中的亮點,同比增長了30%到1332億元,貢獻率持續提高。

年報釋出前夕,華為新一屆董事會選舉出來了,更多的新面孔跻身權力中心。從入選董事會的新成員看,多是華為核心業務的一把手,涉及華為雲、數字能源、軟硬體、ICT解決方案、HR人力資源、供應等部門。

華為希望調撥精兵強将“多打糧食”的心,擺到了台面上。而推至華為管理層面前的難題,隻多不少。晶片存貨接近用完,有記者催問這些年老生常談,卻也是大家最關注的問題——華為手機什麼時候能用上5G晶片?徐直軍套話都不願意多說,直接表示:這要看美國商務部什麼時候許可了,許可了,華為立馬整5G,還能做折疊屏。

正式掌舵前,孟晚舟也頻繁出現在各種場合,提前進入了輪值董事長的角色。

今年2月7日這一天,她在北京帶隊走訪了兩家央企,先和全球最大的綜合性建材産業集團中國建材集團簽訂了戰略合作協定,又拜訪了中國華能集團,希望華能給華為“出題目”,雙方能在數字化、煤炭、新能源等領域持續深入合作——過去,這些拜訪重量級客戶的場合,一般都是任正非親自出馬;如今,給華為拓展朋友圈的重任交給了孟晚舟。

某種程度上,以孟晚舟目前的影響力,她已經可以獨當一面。雖然華為最有權勢的人還是任正非,但進入了最高決策圈的孟晚舟,已經不僅僅是任正非的女兒,她已經可以代表華為。

任正非的“寒氣論”說了沒多久,她在去年9月開學季,回到位于貴州的母校都勻一中,通過一場演講為收縮戰線的大方向做了注腳,“未來不是省出來的,未來靠持續的投入,和人才的持續奮鬥得來”。換句話說,華為依然需要人才,依然會投入精力吸引人才,但人才也要能夠持續奮鬥、為結果負責。

程誠的觀察是,孟晚舟在對外表态中,既延續了任正非的思想,又形成了自己的風格。任正非喜歡用很通俗很粗的話,告訴員工一個很深的道理,但孟晚舟似乎打算将小清新貫徹到底,幾乎每次演講、發文章都會引用古詩詞,或者鋪大段大段的排比,文绉绉的。

傀儡與影子

2019年11月接受歐洲新聞台采訪時,任正非再次被問及,你想看到将來誰來接替你?

“如果說交接班,其實我們已經完成很多年了,不是現在才交接班。”他的回答聽上去有點倦了,“公司一直在運轉,我隻是懸在中間的一個傀儡。不要操心這個問題”。

“傀儡”的角色據他了解,是在與不在,對公司都沒有太大影響。華為的管理制度是向IBM學的,當時對方顧問向任正非提了一個問題:管理變革最終就是把你“殺”掉,讓你沒有權力,你有沒有這個決心?他的答案是肯定的。

但從華為的實際運轉看,任正非卻像影子一樣,無處不在。

公司陷入危急時刻,他沖到了輿論第一線。在華為創立的前20多年,任正非極其低調,幾乎沒有接受過媒體訪談,直到2013年才露了第一次面。但孟晚舟被拘捕後的2019年,時年75歲的他讓華為的公共關系部給他安排了30多場采訪,文字整理出來超過20萬字。其中,來自華為制裁方美國的媒體比例最高。

他告訴記者,這麼做是因為“我在危難時期要挺身而出,為華為公司正确地做一些宣傳”。

而當内部戰略出現分歧時,也是他出來一錘定音。2020年11月,任正非簽發檔案強調“華為不造車”,同時,措辭非常嚴厲地表示,“以後誰再建言造車,幹擾公司,可調離崗位,另外尋找崗位”,并在文章底部标明,本文從發文之日起生效,有效期為3年。

就在3月31日,距離上一份檔案失效還有幾個月的時候,任正非再次簽發決策公告,強調“華為不造車”,“有效期5年”,并且嚴格要求不能讓“華為”或“HUAWEI”出現在整車宣傳和外觀上,“華為問界”、“HUAWEI AITO”都不行。

這個決策直接指向了負責問界品牌的華為智選車業務部,早在2月份的時候,問界的不少宣傳物料,已經帶上了“HUAWEI”字樣。負責人餘承東似乎有點氣不過,當晚跑到心聲論壇相關文章下留言:“這個時代變了,這隻會讓我們更加艱難!若幹年後,大家都會看明白的!留給時間去檢驗吧!”過了一會兒,這一條又消失了。

華為或許可以離開任正非,但任正非卻無法完全抛下華為,而孟晚舟離真正可以掌舵華為,還有很長很長的路要走。

▲ 深圳,華為集團總部。圖 / 視覺中國

(應受訪者要求,程誠為化名)

參考資料:

[1]華為心聲社群

[2]價值為綱:華為公司财經管理綱要

[3]1028天過去,孟晚舟的8個側面.每日人物

[4]孟晚舟首度解密家族和華為真相.21世紀經濟報道

[5]孟晚舟其人:從秘書到華為的“門面”.紐約時報

[6]三見任正非.财新

[7]華為的征服.财新

[8]我們整理了20萬字任正非訪談實錄 發現了好多個小秘密.新京報、騰訊新聞

文章為每日人物原創,侵權必究。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