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友善您第一時間看到最新内容,擁有更好的閱讀體驗,歡迎“點贊關注”,每天為您帶來精彩資訊!
文/小明大嘴巴
編輯/小明大嘴巴
堕入地獄的南韓貴婦,生不逢時
李美蘭出生于1960年,是南韓一個著名醫學世家的長女。她的父親曾為前任總統治療,家族地位顯赫,李美蘭從小就被視為名門閨秀,長相出衆、教育出身良好,前途無量。1983年大學畢業後,李美蘭本打算繼續深造,卻在一場年度畢業晚會上邂逅了方家二公子方容勳。
方家是南韓赫赫有名的财閥家族,掌控着《北韓日報》等多家大型企業,在政經界風雲際會。作為二公子,方容勳出手闊綽、為人風流,對李美蘭這樣的翩翩佳人自然垂涎已久。在追求李美蘭時,他可謂是行雲流水般徘徊,每日鮮花籃筐、禮車開道,更在刊頭發表求婚宣言。直白示愛下,李美蘭很快便淪陷在這位風流公子的魅力之中。
婚姻原本是人生的美滿歸宿,可對于李美蘭來說,這段看似門當戶對的姻緣卻成為她生命中最痛苦的一段經曆。婚後不久,方容勳便卸下了僞裝,露出了自己那張真實的嘴臉。作為一名典型的纨绔子弟,他對妻子不僅不尊重,甚至開始了無休止的家暴行為。
顔面盡失!
家鬥越演越烈的背後,是這對兒女們見利忘義的卑劣行徑。為了分一杯羹,他們不惜與父親狼狽為奸,合夥虐打生身母親,行為令人發指。
有一次,大女兒拿起鐵錘,恐吓李美蘭把錢交出來,否則就将她雙手砍斷。可憐的母親隻能緘口不言,忍氣吞聲。
面對親生子女的如此狼狽為奸,不禁令人感歎人之初的冷暖自知,道德人心歸何處?李美蘭辛勤撫養四子女,萬萬沒料到他們竟會如此絕情薄義。是金錢的誘惑沖昏了他們的頭腦,還是本性如此歹毒,實在讓人啼笑皆非。
李美蘭自幼受到良好教育,性格溫婉,從未想過會有這般遭遇。她隻能在飽受家暴的同時還要時刻防範兒女們的傷害。每天在陰暗潮濕的地下室裡,啃着變質的食物度日,偶爾受傷隻敢在小診所小心包紮,生怕惹來更多麻煩。
深藏心中的傷痛
在忍受了數年的家暴折磨後,2009年張紫妍被逼自殺事件爆出,李美蘭才下定決心要離開這個深淵般的婚姻。誰知道這一離婚請求,卻成為她徹底失去人身自由的導火索。
方容勳對上流社會來說也算是富得流油的闊人,想要離婚無疑是件顔面盡失的事。為了避免家醜外揚,他決定以暴制暴,将妻子李美蘭囚禁在自家地下室,每日隻給少量過期食物度命。有時孩子們賭氣,就會沖下地下室,拳打腳踢發洩一番。
更可惡的是,方容勳居然誣陷李美蘭偷家中巨資,并對孩子們撺掇道:"誰能讓你媽交出錢來,将來家業就由誰繼承。"說曹操曹操就到,那些貪婪的子女們立即開始了對母親的肉體和精神雙重虐待。
有時候,地下室四面牆壁會突然傳來母親凄厲的哭喊聲。聽到這痛苦的哀嚎,我們竟無言以對,隻感到無盡的愧疚和悲哀。誠如李美蘭臨終前所說:"相比丈夫的虐待,女兒們的傷害更令我痛心"。一個溫柔的母親為了這些兒女操勞大半生,卻換來如此摧殘和傷害,當真是人生中最大的不公和不幸。
軟弱的反抗
作為貴族階級,方容勳家族在政經軍警各界無所不至,李美蘭報警無門、狀告無路。連當地的律師事務所也對她的離婚申請視而不見,隻因害怕惹怒這個财閥豪門而自斃前程。
在絕望的處境下,李美蘭隻能千方百計逃至娘家,央求親人予以庇護。家人們雖然憤怒不已,卻無計可施,隻能眼睜睜看着李美蘭遭受摧殘。畢竟,即便是有再大的能耘,也難逃财閥家族的權錢撼動。
于是,悲劇不可避免地來臨了。2016年9月,在形影相吊的日子裡,李美蘭選擇了最後的出路——自殺。臨行前,她對家人說了一聲珍重,留下一封抨擊方容勳的遺書,獨自走向了漢江的滔滔江水中。
一顆溫柔的生命就這樣無聲無息地隕落了,化作江面上的一朵浪花。而那些吃人的闊人與财閥,依舊在都市的角落裡享受着仆從伺候的榮華富貴。
人性的扭曲
李美蘭一生的遭遇令人歎惋。作為傳統階級的代表人物,她本該擁有溫室中名門閨秀般的舒适生活。卻不曾想,她的生命旅程充斥着無盡的黑暗和痛苦。
究竟是什麼原因,導緻這樣一個優雅知性的女子蒙受如此凄慘的命運?我們不得不對金錢社會中的人性扭曲感到深深的無奈。所有的悲劇,源于人們對金錢和權力的瘋狂迷戀和追求。
有錢有勢就可以為所欲為,踐踏一切人倫道德;有錢有勢就可以買通所有人,包括法律的公平正義在内。這種人命關天的社會病态不正是現代文明中最大的黑洞嗎?看看李美蘭一家子的遭遇,看看那些助纣為虐的人是如何置身事外的漠不關心,我們對于這個社會是否應當愛恨交加?
期盼正義伸張
用血和淚凝聚而成的遺書就這樣被寄放在了漢江邊,等待着有一天能傳遞出去,讓整個世界都注視到這個因貪婪和堕落而扭曲的豪門世家。可惜,就連警方也被權錢所累,成為了這個罪惡的幫兇。
此次慘案引發了南韓民間的強烈抗議,人們争相簽名,要求政府嚴懲方容勳一家人的暴行。但很遺憾,正義始終還是沒能徹底伸張。方容勳固然被判了一些有期徒刑,但從頭到尾也未受到應有的懲治。
直到今天,我們還看不到徹底的結果。但我們仍舊期待着,總有一天,正義的陽光能穿透烏雲,驅散黑暗,讓這個社會變得更加文明有序。到那一天,我們也會為李美蘭揚起勝利的旗幟,慶祝她在天之靈也能獲得應有的安息。
人生短短幾十載,能否幸甚至不幸,往往隻在一念之間。能否珍惜當下,擁抱美好,取決于每個人自己的選擇。李美蘭的人生也給我們留下了寶貴的教訓——追求金錢、權力的代價有多可怕。
讓我們共同期盼,這樣的悲劇不要再次上演,每個人都應擁有被尊重和幸福生活的權利。不分貧富貴賤,不因門第高低,這正是文明社會發展的重要目标。人與人之間,應當互幫互助、扶危濟困,而不是如同這個高門大戶那樣淩駕于衆人之上,漠視生命的寶貴。
隻有人人喜新厭舊、追求真善美,我們的社會才會是以而變得更加美好。公理正義才能在世間永駐,陽光普照大地,人人安居樂業。讓我們共同努力,為這個國度的明天建設出一片新天地吧。
注:本文原創,僅在頭條釋出,禁止抄襲搬運,洗稿必究。圖檔源于網絡,如有不實侵權請聯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