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1961年聽聞陳赓病逝的消息,王耀武忍不住掩面痛哭,衆人為之感動

1961年聽聞陳赓病逝的消息,王耀武忍不住掩面痛哭,衆人為之感動

圖|王耀武

前言

1961年,一代英雄陳赓與世長辭,聽聞此消息的王耀武控制不住情緒,掩面痛哭,衆人皆為之感動。

一個是骁勇善戰的開國大将,一個是曾受改造的國民黨将領,這二人間有着怎樣的深刻情誼?陳赓将軍的逝世又何以戳中昔日敵人王耀武的内心?

1961年聽聞陳赓病逝的消息,王耀武忍不住掩面痛哭,衆人為之感動

圖|陳赓将軍

陳赓與王耀武的同窗情誼

王耀武與陳赓都曾是黃埔軍校的學生。1924年,聽說黃埔軍校在廣州招生,王耀武就向老鄉借了點路費,踏上去廣州報考的道路。

經過篩選後,王耀武被順利錄取為第三期學員,在校期間王耀武謹遵校訓,認真學習,成為那一批學員中比較優秀的一位。

1925年,王耀武所在的第三期學員受命參加第二次東征,作戰過程中他表現堅毅,形勢勇敢,在學生軍中十分突出。

第二年王耀武從黃埔軍校畢業,在國民革命軍中擔任第一師3團4少尉排長,因作戰優異随後升任為上尉連長。

此後,王耀武擔任國民黨中央執委會委員、山東省主席、山東省黨政軍統一指揮部主任等職務,日後成為備受國民黨上司人蔣介石器重的進階将領。

1961年聽聞陳赓病逝的消息,王耀武忍不住掩面痛哭,衆人為之感動

陳赓是王耀武的學長,1924年5月陳赓進入黃埔軍校,成為第一期第三隊學員。同年11月,陳赓畢業,留校任隊長。

1925年10月在與軍閥陳炯明部下作戰中,蔣介石遇險境,陳赓費力相救,由于對蔣介石的救命之恩,陳赓得到蔣介石的賞識,并留在他身邊做一名參謀。

後蔣介石下令軍校中不應有小組織,解散青年軍人聯合會、孫文主義學會,并提出要求:

“中國國民黨裡面的共産黨同志,暫時退出共産黨,做一個純粹的國民黨黨員,免得國民黨黨員裡面有猜忌懷疑的毛病。”

陳赓遂公開宣布自己的共産黨身份,并退出國民黨。

王耀武、陳赓于同年進入黃埔軍校接受教育,不同的是作為戰場上表現卓越的将士,他們選擇了完全不同的兩條道路。

1961年聽聞陳赓病逝的消息,王耀武忍不住掩面痛哭,衆人為之感動

圖|陳赓

王耀武戰敗被俘

解放戰争開始後,陳赓發揮卓越的軍事指揮才能,帶領部隊英勇奮戰,取得數次戰争的勝利。而王耀武則奉蔣介石之命率領軍隊入主山東。

1948年9月,濟南戰役正式打響,解放軍攻城部隊分為東西兩個兵團,分别向濟南外圍陣地發起全線攻擊。

西線攻城部隊一鼓作氣,先後攻占長清、玉符河,進逼機場;東線部隊經過激戰,攻下茂嶺山、硯池山等地,打開王耀武軍隊的屏障東大門。

翌日淩晨,山東總督王耀武在軍事地圖邊議事,看到時任山東省政府秘書的王昭建,對他說道:

“作戰了,省府的事情你多與蘭谷(即政府秘書長劉玉田)商量着辦......七十四軍已在空運路上,即可到濟。”

1961年聽聞陳赓病逝的消息,王耀武忍不住掩面痛哭,衆人為之感動

圖|蔣介石與王耀武的合影

1946年王耀武接受蔣介石的任命,帶領軍隊秘密來到濟南。出發前王耀武提出帶走他的七十四軍到山東,蔣介石拒絕他的請求:“何必非要帶自己的部隊呢!那不是成了軍閥思想了嗎?”

王耀武隻好退而求其次,要求帶走十八軍與新六軍,蔣介石說:“十八軍要守備武漢,第六軍要支援東北,兩支軍隊都不能帶,你要帶的話隻能帶七十三軍。此外,我還可以另調有力部隊,你先去吧。”

王耀武隻好先行上任,所統七十三軍實力實際上無法與他帶出來的七十四軍抗衡。

實力強勁的七十四軍即将抵達,王耀武對戰争形勢頗有信心。18日,七十四師從徐州向濟南空運,僅一七二團的七個連順利到達。随後西郊機場被解放軍控制,後續援軍隻能掉頭飛回徐州。

1961年聽聞陳赓病逝的消息,王耀武忍不住掩面痛哭,衆人為之感動

圖|吳化文

19日晚,駐守西郊機場的吳化文率領部下二萬餘人宣布起義,王耀武得知消息後,陷入沉默。他企圖依賴援軍奪取戰争優勢的希望徹底破滅。

翌日,王耀武收到蔣介石的電報:

“俊才弟鑒:吳逆叛變,事出非常,知之痛心。陳明仁守四平,知不可守終競守之,東北賴以保全;濟南之于華北亦猶四平之于東北,戰略要地,弟必固守,不能放棄。

已令經扶(即劉峙)、光庭(即杜聿明)督率三路援軍兼程急進矣,中正。”

此時王耀武深知大勢已去,哀歎道:“不固守就殺頭,援軍一個也沒有。”在旅以上軍官會議上,王耀武宣讀蔣介石的電報。

“隻要我們能堅守一星期,援軍定可抵達。”

跟大家說這句話的時候,就連王耀武自己也不太相信,大家心中自然明白,這敗局幾乎是闆上釘釘的事情了。

會議結束後,王耀武緻電軍法處、監獄,下令釋放所有在押犯,不得傷害任何一個共産黨員和俘虜人員,王耀武讓部下給大家每人都發些銀錢,将他們全數送出去。

1961年聽聞陳赓病逝的消息,王耀武忍不住掩面痛哭,衆人為之感動

圖|濟南戰役

濟南戰役敗局已定,王耀武想過像吳化文一樣起義,但心中又覺得對不起蔣介石的栽培與器重;想過自戕,卻擔心家中老母親将來無人侍奉;想過像李仙洲一樣被俘虜,覺得有損他日前“常勝将軍”的名号。

思來想去,王耀武做出一個決定:三十六計,走為上計。

22日,王耀武找到王昭建:“你是省府秘書,不是國民黨員,也不是軍人,沒有什麼責任。如今形勢已經是這樣了,你快回家照顧老母親去吧!”

提及母親,王耀武聲音有些哽咽,他緊接着說道:“我要立刻轉移到北極閣去,等情況好一點了你再到那裡去。”

王昭建認為兵荒馬亂,他也不好離開,王耀武思索了一會說:“那我們就一塊走吧。”

9月24日,王耀武命國民黨十五旅一個營的兵力從城北沼澤地進行突圍,趁着作戰混亂,王耀武率領衆人來到一個地堡前。

準備鑽入地堡洞口時,王耀武突然回頭對身後的王昭建說:

“昭建兄,你還記得兩年前劉先生摔茶杯時的那句話嗎?今日竟然被他言中。

”言畢,王耀武苦笑着離開。

王耀武口中的“劉先生”,是著名愛國民主人士劉子衡。

1961年聽聞陳赓病逝的消息,王耀武忍不住掩面痛哭,衆人為之感動

圖|劉子衡先生

劉子衡是王耀武的經史老師,也是王昭建的朋友,1946年王耀武打通膠濟、津浦兩線後,受到蔣介石的嘉獎,王耀武大擺宴席,邀請劉子衡參加,卻被他拒絕。

事後,王耀武再邀劉子衡喝茶,席間他得意炫耀自己的戰績,劉子衡卻将茶杯重重摔到地上,厲聲說道:

“你别高興得太早了,我看不出兩年你就得當俘虜了。”

當年蔣介石派王耀武鎮守山東時,王耀武曾請教過劉子衡先生,劉子衡建議他不要去:

“八年抗戰,是民族之戰,這場戰争中你屢立戰功,将來必然會青史留名。如果今天涉入内戰,必然殃及萬民,何況國共雙方實力對比,再加上人心向背,也非昔日可比,你不如急流勇退,免得日後落下罵名。”

劉子衡先生句句箴言,隻可惜王耀武最終沒有聽從他的話,還是選擇了前去濟南,落得個戰敗出逃的下場。

如今王耀武再度想起劉子衡先生的話,想必也是一腔懊悔吧!

1961年聽聞陳赓病逝的消息,王耀武忍不住掩面痛哭,衆人為之感動

圖|人民解放軍開進濟南市區

逃出去後,王耀武與與一名叫喬玉龍的衛士換上便衣,混在難民中逃出。一路上,王耀武化名喬坤,聲稱自己是山東臨清人,原本在濟南商埠開一家小飯館,因戰争造成腿部受傷,隻好由侄子照顧,前去青島投親治病。

王耀武頭裹白毛巾,腿上貼着膏藥,假裝是病人模樣,除此之外,他們身上還帶有2兩黃金、10塊銀元等物品。

走到壽光縣彌河張建橋時,王耀武去橋下友善,他手裡拿着雪白手紙,這種手紙普通人是用不上的,一般隻有進階軍政官員才能使用。

正是這個無意中暴露的小細節,被細心的守橋戰士注意到,戰士們将其扣留下來,進行盤問。

一開始王耀武假裝虛弱無力,解放軍醫務人員對其進行身體檢查,王耀武并未患病。摘下王耀武頭上的帽子,戰士們發現他額頭上有壓痕,那是長期佩戴軍帽留下的痕迹。

王耀武再也隐瞞不下去了,隻好承認:

“我就是王耀武!”

1961年聽聞陳赓病逝的消息,王耀武忍不住掩面痛哭,衆人為之感動

圖|王耀武在壽光縣被俘

王耀武潛心改造

被俘虜後,王耀武被關進北京戰犯管理所接受改造。一開始,他的思想上頗有顧慮,毛主席讓羅瑞卿代為轉告:

“功是功,過是過。你的抗日功勞我們共産黨人是會永遠記住的,隻要你安心改造,你很快就會回到人民中間的。”

在毛主席的關照下,王耀武靜下心來學習新思想、新知識,努力改過自新。在管理所中王耀武沒了往日作為進階将領的威風凜凜,反而更加謹言慎行,頗為低調。

淮海戰役後,王耀武參加解放軍組織的廣播宣傳工作,他公開向昔日上司蔣介石喊話:

“國民黨的失敗已成定局,再做最後的掙紮是不理智的,最好指令國民黨軍隊立即向解放軍無條件投降,使國家恢複和平,讓民族保持元氣。”

聽到王耀武的喊話後,蔣介石不禁生起氣來:

“王耀武是我的學生,我可待他不薄,如今他卻來反對我,豈有此理。”

1961年聽聞陳赓病逝的消息,王耀武忍不住掩面痛哭,衆人為之感動

圖|蔣介石

一邊是蔣介石的怒不可遏,一邊則是王耀武的潛心學習。長期以來,王耀武的積極改造得到管理所上司人員的信任與肯定,被任為學習委員。管理所中大家互相稱為同學,若幹同學為一個小組,每組有一個小組長。

每日各小組學習後,将學習情況彙報給學習委員,學習委員再将其上報給上司層,一般能成為學習委員的人都是表現良好,有希望提前結束改造的人,王耀武是其中之一。

王耀武的戰犯生活與往日作戰生涯完全不同,相同的是他始終秉持着看寬容大度、嚴于律己的格局與品質。

某次,由于大家平日穿的制服完全一樣,與王耀武同屋的一位少将錯穿了他的衣服,當時王耀武的衣服口袋中有一隻懷表,少将發現後并未及時歸還,反而自己默默藏着。

王耀武發現身上的衣服口袋中沒有懷表,又得知懷表在少将那裡,便走過去态度和藹地找他拿回,結果少将卻不肯承認:“就你有懷表,我就沒有?”

即使王耀武詳細說出自己懷表的特征,這位少将始終不給。身邊的“同學們”甚至都看不下去了。最後無奈,王耀武不再提此事,也并未對少将提任何要求。

1961年聽聞陳赓病逝的消息,王耀武忍不住掩面痛哭,衆人為之感動

這位少将做出的令人生氣的事情不止這一樁。王耀武與他的床位緊挨,一次王耀武将自己剛清洗幹淨的制服放在床頭,結果少将穿走了他的制服。

等王耀武換衣服時,才發現:“這新洗的衣服怎麼還這麼髒,自己明明洗幹淨了啊!”

王耀武疑惑不已的時候,同屋室友看着少将說:“你剛換下髒衣服怎麼這麼幹淨?”另外一位室友說:“趕緊脫下來給王耀武吧!”

少将不給,理直氣壯地說:“這套就是我的,那套才是你的。”王耀武沒有同他斤斤計較,重新洗幹淨衣服,放在另一頭。

在管理所中改造,王耀武始終恪守心中的原則:“到了戰犯所,就是磨煉自己,去掉惡,讓善來臨,去掉刻薄,讓厚道複原。”

王耀武行事低調,又認真接受新思想,他的優良表現得到其他同學、以及上司層的肯定。

1961年聽聞陳赓病逝的消息,王耀武忍不住掩面痛哭,衆人為之感動

圖|關于特赦的相關報道

1959年9月,毛主席提議将“确實改惡從善的戰犯以及一般正在服刑的刑事罪犯”進行特赦。

随後劉少奇釋出特赦令,正式宣布将對确實改惡從善的蔣介石集團、僞滿洲國的戰犯、刑事罪犯等一部分人實行特赦。

9月18日,《人民日報》的頭版位置上發表毛主席的建議、劉少奇的特赦令等特赦決定。

戰犯所裡王耀武通過報紙得知特赦消息,内心十分忐忑不安,他期待着、猜測着自己是否會成為特赦名單中的一員。那一晚王耀武心情激動,輾轉難眠,一夜竟起床上了六七次廁所。

1959年12月4日,釋放大會上宣布了首批特赦釋放的33名戰犯,王耀武的名字赫然在列。

憑借長久以來的積極改造表現,王耀武被特赦。此處再提一下之前那位不講道理的少将,據悉他直到1975年才被釋放。

1961年聽聞陳赓病逝的消息,王耀武忍不住掩面痛哭,衆人為之感動

圖|特赦大會

陳赓對王耀武的關心

走出戰犯管理所之後的王耀武得到不少上司人與昔日好友的關心與問候,這其中就包括陳赓将軍。

1960年陳赓準備邀請王耀武、杜聿明等首批特赦戰犯吃飯,身邊有人勸他:“要慎重,還是不請吃飯為好。”

陳赓并未聽從建議,而是堅持了自己的想法,自費邀請大家吃飯。見到昔日“黃埔同仁”,王耀武情不自禁,熱淚盈眶。

看到王耀武頗有感觸的模樣,陳赓拍了拍他的肩膀說道:

“當年我們為了共同的革命目标走進黃埔相識一場,後來大家不得已分道揚镳,打了幾十年的仗,如今還能重聚在一起,這實在難得。過去的就讓它過去吧,今後大家團結一緻,就不再分開了。”

王耀武内心感動,緊緊握住陳赓的手說道:

“感謝黨和毛主席,我們又走到一起了。”

席間幾人回憶起過往在黃埔軍校、北伐時期的峥嵘歲月,如今早已是物是人非。三個多小時的聊天之中,陳赓、王耀武等人說了許多知心話,陳赓關切大家特赦後的生活。

1961年聽聞陳赓病逝的消息,王耀武忍不住掩面痛哭,衆人為之感動

事實上,陳赓将軍當時的身體已經不是很好了,需要更多的養護,但為幫助王耀武等人更快适應嶄新的生活,陳赓數次拖着病體參加活動,或者請他們吃飯。

陳赓從未将他們視為敗将,而是以真心接納、關切昔日同窗,這份真摯情誼也被王耀武衆人記在心中。

1960年冬,操勞不已的陳赓在考察一個國防科研項目時,突發心肌梗塞,暈倒在地,他的健康狀況令無數友人擔憂。

1961年陳赓将軍不幸病逝,昔日戰友們紛紛為一代英雄的離去悲傷不已,王耀武得知此消息,掩面痛哭,情難自控,衆人皆為之感動!

一年前陳赓強忍病痛,積極幫助老同學們适應特赦後的生活。一年後,當王耀武等人的生活逐漸步入正軌,他卻離大家而去。

王耀武将對陳赓将軍的難過與不舍,化為日後投身祖國事業的動力。

1961年聽聞陳赓病逝的消息,王耀武忍不住掩面痛哭,衆人為之感動

圖|王耀武(中)

在周恩來總理的幫助下,王耀武被任命為全國政協文史資料研究委員會專員,與末代皇帝溥儀成為同僚,月薪為150元。

王耀武數次受邀參與國家重要活動,并在中南海、頤和園受到周恩來總理等國家重要上司人的接見。他還參觀我國各個地區的工業建設,了解各省的建設狀況。

1964年,王耀武被特邀為全國政協委員,以此身份關心國家事務。

從管理所出來之後,王耀武一直是獨身一人生活,後在周恩來總理的親切關心下,他與北京二十八中的教師吳伯倫攜手步入婚姻。

在黨和國家的關切下,王耀武過着簡單且幸福的生活,而他也以自己的能力回饋祖國。

1968年,這位一生充滿傳奇色彩的人物王耀武因病逝世,留給後世無數精彩的故事......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