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西漢建立之初為什麼實行的是郡國并行制?不是不想,而是不能

秦朝,在中國的曆史上就如倏忽而逝的流星,璀璨的時候光芒奪人眼球,轉眼間就消失了。但是,秦朝建立的中央集權制度在西漢初年卻變了模樣,漢初實行的是郡國并行的制度,直到“推恩令”頒布之後,中央的單核心作用才得到了确認。那麼,西漢建立之初為什麼實行的是郡國并行制?不是不想,而是不能!

西漢建立之初為什麼實行的是郡國并行制?不是不想,而是不能

一、為什麼必須要郡國并行

說起西漢初年的郡國并行制度,那麼,我們得先看看楚漢之争。

當時劉邦和項羽兩個人手底下都聚攏了一幫子人,開始争奪天下。

但是,項羽是誰?

力拔山兮氣蓋世!

在當世,可算是第一猛人!

劉邦則不行,一個四五十歲的人了,加上不善于領兵打仗,是以被項羽這個後輩摁到地上暴揍是常有的事情,甚至彭城之戰幾乎把基本都快丢盡了。

不過,劉邦自己不行,但是人家會用人啊,你看看劉邦陣營下都是些什麼當世豪傑。

然而用這些豪傑也不能白用,沒有人會免費給你打工的,你得給人家大大的好處才行!

是以,為了對付項羽這個心腹巨患,劉邦就分封了很多的異姓王,這樣就形成了一群人群毆項羽的局面。

這其中就包括韓信、英布等人。

後來,項羽被打敗,劉邦重新統一天下。異姓王,便被保留了下來。

但是,這些異性王在封國内權力往往大到沒有邊兒,是以劉邦對其非常忌憚。

中年發迹,劉邦其實是個明白人,是以天下穩定後,他和呂後合作,或明或暗的處置了不少異姓王。

到了後來,他認為秦失天下就是沒有分封同姓王,是以還特意搞了一個所謂的白馬誓言,“非劉姓而王者,天下共擊之。”

是以,劉邦又開始大肆分封同姓諸侯。

這樣,西漢初年就形成了郡國并行的局面。

西漢建立之初為什麼實行的是郡國并行制?不是不想,而是不能

二、郡國并行有什麼害處

不過,同姓諸侯難道對于中央就有臣服之心了嗎?

非也!非也!

如果就封的諸侯王沒有什麼雄心壯志倒還罷了,但是,一旦心生不臣之心,那麼,就會非常危險!

畢竟,諸侯王在封國内的權力無限等同于皇帝!

手握軍隊、錢糧,想要造反的話,基本上所有條件都具備了。

而且,中央如果直接指揮這些諸侯王,怕是也指揮不動。

是以,在漢景帝的時候,就因為削藩的問題爆發過一次諸侯王叛亂,史稱“七國之亂”。

這次叛亂聲勢浩大,吓得皇帝直接把晁錯殺了,想要平息諸侯王的怒火。

結果,諸侯王可沒領情,反而認為朝廷軟弱可欺。

劉濞甚至自稱東帝!

還好當時周亞夫率兵平叛,數月時間即告結束。

西漢建立之初為什麼實行的是郡國并行制?不是不想,而是不能

三、何時真正實作中央集權

“七國之亂”之後,很多參與叛亂的封國直接就給廢除了,是以漢庭的中央集權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但是,這還不夠。

漢武帝時期,又開始大規模整治。

先是《推恩令》頒布,然後《左官律》、《附益法》頒布。

諸侯王封地越發狹小,地位也越來越低,諸侯國比列郡縣。

再後來,铄金奪爵,又廢除了一批列侯。

這時候,才算是基本把漢初以來的郡國并行的局面給徹底解決了。

從此之後,諸侯王隻能衣食租稅,再無治國之實。

地方的分裂因素到這裡才算是給鏟除。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