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狄仁傑勸武則天“戒色”,武則天給他看了兩樣東西後,他啞口無言

武則天,作為中國曆史上第一位也是唯一一位女皇帝,她上承貞觀之治,下啟開元盛世,在唐代曆史的發展中起到了不可小觑的積極作用。之是以能登上帝位,武則天不僅有過人的智慧,在政治方面也有極強的敏銳性和把控力。

就是這樣一位手腕強硬、勵精圖治的女皇,在她的晚年卻養了無數面首,甚至七十多歲還因為張易之和張昌宗兩兄弟斬殺了自己的親孫子,遭到群臣的批判。

狄仁傑,作為武則天最親近、信任的臣子,曾勸谏武則天“戒色”,将精力都放在國事上。而當武則天給他看了兩樣東西後,狄仁傑啞口無言,也不再對武則天的私事過問,任由武則天大開後宮。

狄仁傑勸武則天“戒色”,武則天給他看了兩樣東西後,他啞口無言

二次入宮,登上後位

據專家推斷,武則天原名可能是武元華。十四歲時,年輕嬌媚的武則天便被父親送進了皇宮,作為唐太宗李世民的才人。雖然李世民對于武則天并不喜歡,出于對武則天父親的看重,還是賜予她“武媚”的稱号。

武則天出生于山西文水,她的父親武士彠曾擁護李世民打下大唐江山,是唐朝開國元勳之一。然而武則天的父親原來是一名商人,在有着“士農工商”階級劃分的封建社會,即使他後來被李世民封為荊州都督,還是被很多讀書人看不起。

狄仁傑勸武則天“戒色”,武則天給他看了兩樣東西後,他啞口無言

是以,武則天在進入皇宮後,因為不得李世民的寵愛,再加上身世的影響,經常被人诟病身份低下。在李世民去世後,26歲的武則天作為既不受寵也沒有生育子女的後妃,按照唐朝的規章,被發往感業寺修行。

然而,雄心勃勃的武則天自然不願意在古佛青燈中度過自己的餘生。早在沒離開皇宮之前,她就與繼位的唐高宗李治暗通款曲,并憑借一首“不信比來長下淚,開箱驗取石榴裙”的《如意娘》,讓李治不顧群臣的反對,重新迎她回宮。

狄仁傑勸武則天“戒色”,武則天給他看了兩樣東西後,他啞口無言

重回後宮隻是武則天的第一步,她接下來的打算是登上皇後的位置。作為二進宮的女子,她曾經作為李世民的後妃是人盡皆知的事情。如今能重回皇宮,被封為昭儀,已經是對封建禮制的極大挑戰,她怎麼可能坐的上皇後的位置呢?

當時正逢唐高宗李治對長孫無忌、褚遂良等元老大臣在朝廷上日漸強大心存不滿,打算以廢王皇後改立武則天一事來打壓關隴集團,以此來扭轉自己的不利局面。而武則天也牢牢把握住了這次機會,邁出了自己政治生涯的第二步。

狄仁傑勸武則天“戒色”,武則天給他看了兩樣東西後,他啞口無言

女皇歲月,養面首無數

作為李治的皇後,武則天在他生病不能處理國家事務時,替丈夫上朝,接手部分權力。就這樣,武則天一步一步在朝廷上發展出自己的勢力,并在上元元年,獲封天後,與天皇李治共同執政,這段曆史被人們稱為“二聖臨朝”。

甚至唐玄宗李治一度因為風眩症打算禅位給武則天。當李治因病逝世後,太子李顯接過皇帝的遺诏,即位為皇,史稱唐中宗。李顯即位後,武則天也退居二線,作為皇太後在宮中頤養天年。誰知李顯的一番話讓她大發雷霆。

狄仁傑勸武則天“戒色”,武則天給他看了兩樣東西後,他啞口無言

嗣聖元年,李顯打算任命韋皇後之父韋玄貞為侍中,裴炎作為宰相對于李顯的這個決定并不認同,出言阻止。而李顯怒氣上頭,竟說出“朕即使把天下都給韋玄貞,又有何不可?”這樣的話。

武則天因為此事聯合大臣将李顯廢黜,貶為廬陵王,轉立李旦為帝,史稱唐睿宗。經過李顯一事,武則天在李旦繼位後也沒有松開把握朝政的手,并發展出了以武氏為核心的政治集團。

狄仁傑勸武則天“戒色”,武則天給他看了兩樣東西後,他啞口無言

載初元年,在一系列官民、宗親、道士的請願下,登上則天門樓,賜李旦武姓,改唐為周,開啟了女皇的生涯。在政期間,武則天殚精竭慮,不僅大破突厥、收複安西,還開創殿試、武舉,進一步完善了我國的科舉考試制度。

當登上皇位後,武則天也效仿衆多帝王一樣廣開後宮,養了許多面首。在封建社會,女人從小就接受三從四德教育的洗禮,武則天這一行為可謂是對封建禮制的極大挑戰,許多大臣也對她的行為頗有微詞。

狄仁傑勸武則天“戒色”,武則天給他看了兩樣東西後,他啞口無言

退位去世,立無字碑

武則天作為一個女人,能坐穩江山,不僅靠的是強硬的政治手腕、卓越的上司才能,她說一不二的堅強性格也是挑起江山重擔重要因素。面對群臣的反對,她認為這是自己的私事,并不會影響到朝政便毫不在乎。

然而她最信任、最親近的大臣狄仁傑也在武則天的男寵張易之、張昌宗兩兄弟在朝廷上作威作福後,曾上書勸谏她限制自己的行為,不可讓事态繼續發展下去。若是尋常的大臣,武則天自不放在心上,但是狄仁傑的話她卻聽進心裡了。

在一次下朝後,武則天将狄仁傑召進禦書房,将發钗拆下,把自己的一頭黑發給狄仁傑看,随後又給狄仁傑看了自己的牙齒。狄仁傑看武則天的頭發烏黑亮麗,她的牙齒也很是健康,知道武則天并沒有耽于美色。

狄仁傑勸武則天“戒色”,武則天給他看了兩樣東西後,他啞口無言

武則天也向狄仁傑解釋道,她之是以忍受面首在朝廷上的荒唐行為,不過是讓他們分擔李氏子孫對自己的仇恨,畢竟,大唐還是李家的王朝。狄仁傑也很快了解了武則天的苦心,不再因為養面首一事與武則天起争執。

當武則天逝世之後,張氏兩兄弟也遭到了唐中宗的清算,這也達到了武則天忍耐他們的目的。作為曆史上赫赫有名的女皇,武則天在逝世之後并沒有像許多皇帝一樣親自為自己的墓碑題詞,反而留下遺囑立無字碑。

武則天深知自己的所作所為将會面對後人的評說,是以比起大肆宣揚自己的曆史功績,不如留下無字碑。她豁達寬廣的心胸也讓人很是敬佩。

狄仁傑勸武則天“戒色”,武則天給他看了兩樣東西後,他啞口無言

武則天的一生看似機關算盡,對于朝廷上反對自己的大臣也是趕盡殺絕,甚至留下了“酷吏政治”之稱。但是不可否認的是,她作為明智的君王,對于唐朝的發展起到了積極的作用,可以算得上是一代明君。

即使是在她的統治後期,後人評論她“豪奢專斷,漸生弊政”,她的所作所為也是蘊含着深層的含義。即使養了許多面首,她也沒有耽于美色,若不是有面首為她分擔李氏子孫的怒火,她也不能順利的作為李治的皇後被安葬。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