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李仙洲被俘後問陳毅:怎麼知道我要走萊蕪?陳毅:粟裕早預料到了

萊蕪戰役是解放戰争中打得非常出神入化的一戰。

首先是在俘敵人數上,達到了5萬有餘,是華東戰場上我軍殲敵人數之最。再者就是國民黨軍的愚蠢,縱觀整個解放戰争,想必他們自己也承認,萊蕪戰役打得有多失敗。

就連這場戰役中的主人公李仙洲被俘後也供認不諱,為了弄清原委,還特地找到陳毅首長談話數小時後才肯作罷。

也就是這次座談會後,粟裕徹底成為了李仙洲心中的戰神級人物。

李仙洲被俘後問陳毅:怎麼知道我要走萊蕪?陳毅:粟裕早預料到了

粟裕

那粟裕到底是如何運籌帷幄決勝于萊蕪之中的呢?

被王耀武推出,當了替死鬼

其實說起萊蕪戰役,李仙洲完全是個悲催的貨,因為這場戰役本來和他一點關系都沒有。

故事回到萊蕪戰役之前,1947年初的時候,國民黨軍籌劃了一場15天消滅華東野戰軍的魯南會戰。

其實這裡說句實話,國民黨這個布局完全不差,甚至還有些出乎我們的意料,關于魯南會戰,國軍計劃大概是以下幾點:

第一、進攻臨沂,拿下中共山東解放區首府。

第二、争取15天消滅陳粟的華野大軍全部兵力。

第三、南北齊進,合力圍堵華野。

當然,這裡主要依靠的還是南線,北線隻不過是個實力不濟的兵團。

蔣介石親自坐鎮徐州遙控陳誠,陳誠按照指令指揮南線主力兵團向北進攻,同時指令北線王耀武派兵南下,合力對華野進行聚殲。

李仙洲被俘後問陳毅:怎麼知道我要走萊蕪?陳毅:粟裕早預料到了

王耀武的兵力實在不濟,自從在山東和陳粟二位打了幾場後,根本不敢輕舉妄動,一直乖乖地守在濟南,青島一線,絕不敢主動招惹。

可是陳誠這個死腦筋非要讓王耀武出兵,還美其名曰地說道已在臨沂獲得大捷,共軍毫無抵抗之力,不要膽小如鼠了。

這裡說的臨沂大捷指的是,歐震進攻臨沂後,我軍根據部署戰略性地放棄了臨沂,自然也給了一向喜歡虛報戰績的國軍機會,是以在歐震占領臨沂後,立刻上報臨沂大捷,還聲稱消滅了我軍15個旅。

蔣介石自然欣喜若狂,以為我軍已經回天乏術,陳誠這個草包此刻也正輕蔑地炫耀着臨沂戰役的喜訊。

可王耀武并不是個草包,他根本不相信國軍能在臨沂吃掉我軍15個旅,雖然南線的兵力很強,可也不能自己騙自己啊!

李仙洲被俘後問陳毅:怎麼知道我要走萊蕪?陳毅:粟裕早預料到了

李仙洲

于是王耀武認為這完全是陳誠在意淫,選擇堅決不出兵。

陳誠則氣得要死,都說了臨沂大捷,王耀武還慫個啥,于是上報了蔣介石,告狀去了。

蔣介石自然是更相信陳誠,同時也盲目樂觀相信臨沂的大捷完全就是真的,是以下令讓王耀武必須無條件執行陳誠的指令,盡快出兵萊蕪,完成南北合擊華野的任務。

王耀武再生氣也隻能打落牙齒和血吞,但是此刻王耀武手下3個軍,沒個能靠得住的,如果自己親自去,勢必會死在陳粟手裡。

怎麼辦?

王耀武把目光定在了背鍋俠李仙洲的身上。

随後王耀武以坐鎮濟南為由,派出了李仙洲為一線指揮官,帶着46、73、12三個軍的兵力正式踏上了死亡之路。

李仙洲被俘後問陳毅:怎麼知道我要走萊蕪?陳毅:粟裕早預料到了

王耀武

可憐如李仙洲,就這麼被送到了陳粟的手上。

粟裕神機妙算,确定國軍方向

李仙洲上套了,那我們就該說說下套了。

當初粟裕的主要戰略要點也是南線的臨沂,畢竟臨沂作為山東中共解放區的核心位置實在意義重大,非必要時,絕不可輕易放棄。

粟裕本來的計劃是希望派大部兵力進攻右路,吸引黃百韬整25師回頭,然後粟裕再吃掉黃百韬。

但是粟裕的計劃未能實作,隻抓到了一股子敵軍,并沒有完成粟裕心中所想。

于是粟裕準備展開第二套計劃,将主力撤退臨沂以北,等敵人大部隊全線北進之後,再圍殲消滅。

李仙洲被俘後問陳毅:怎麼知道我要走萊蕪?陳毅:粟裕早預料到了

粟裕陳毅

這個決定非常大膽,稍有不慎就真的會讓國軍拿下臨沂,不過陳粟首長的決定還是得到了中央的大力支援。

随後歐震率領兵團進攻臨沂,占領空城後,居然意外的密集靠攏繼續向北推進,一改往日坐吃不動的表現。

這倒是讓粟裕有點意外,如果選擇現在 在南線和敵人對攻,萬一北線敵軍前來,破壞掉我沂蒙山區的根據地,那我軍将被徹底斷絕後路,山東解放區勢必陷入危險之中。

于是,在中央以及陳粟兩位首長的一緻商讨下。決定大膽北上,先甩脫南線敵軍,再尋機吃掉北線的3個軍,先解決北線安全,再回南線大戰。

戰略戰術确定後,粟裕當即布置北線進攻的方案。

問題來了,北線大了去了,決戰地點要選在哪裡呢?

李仙洲被俘後問陳毅:怎麼知道我要走萊蕪?陳毅:粟裕早預料到了

粟裕到底還是打過神仙仗的大将,很快就推測出國軍北線會出現在哪裡。

自然是萊蕪新泰一線。

粟裕判斷的依據非常大膽,之前提到的蔣介石想在15天裡殲滅陳粟華野大軍,那勢必會選擇非常便捷的路線,而萊蕪,就是最近的一線。

不過粟裕到底不是國軍那幫草包,光靠猜測是肯定不夠的,假如天可憐見,賜給國軍一個聰明人,告知萊蕪新泰一線的危險,那華野就會撲空,更會徹底失去沂蒙山區的根據地。

最後,粟裕還是捕捉到了所有人都無法看到的一點:李仙洲在博山停滞。

博山臨近淄川,萊蕪就在跟前,李仙洲到底也不是傻子,自然還是察覺到了萊蕪的危險,于是隻派了一個師的兵力先去萊蕪一探究竟。

但就是這個細微動作,卻讓粟裕捕捉到了李仙洲和王耀武的意圖,他們也知道萊蕪危險,但是又不知道走哪兒?隻能選擇萊蕪南下,是以才會派一部分兵力先去摸摸情況。

李仙洲被俘後問陳毅:怎麼知道我要走萊蕪?陳毅:粟裕早預料到了

蔣介石

當機立斷!

粟裕立刻堅決下令,華野兵力全部北上萊蕪,隐蔽開進,在萊蕪打個包圍殲滅國軍的戰鬥。

這時候的李仙洲看着前去的兵力并無危險,于是也率主力集體向萊蕪駛進。

正可謂天堂有路你不走,地獄無門你闖進來。

不過也不能怪李仙洲愚蠢,畢竟他怎麼可能意識到我粟裕大将已經神機妙算到如此地步!

最後,李仙洲5萬多人恥辱性地被陳粟殲滅于萊蕪戰場,縱觀失敗原因,非要說說的話,也能找出幾條理由來:

第一、歐震吹噓臨沂大捷是禍殃子。

第二、陳誠的愚蠢指揮也是定時炸彈。

第三、王耀武預知危險卻還是沒有攔住蔣陳微操。

第四、46軍軍長韓練成是中共的人,勝利脫不開他裡應外合。

第五、李仙洲自己本身也是無能指揮。

被俘後的李仙洲算是徹底心服口服,短短3天,就被解放軍包了5萬多人的餃子,這在世界戰争史上也是罕見的。

李仙洲被俘後問陳毅:怎麼知道我要走萊蕪?陳毅:粟裕早預料到了

陳毅

後來李仙洲受到了陳毅的接見,李仙洲此刻再沒不服的,畢恭畢敬地請教了陳毅,兩個人進行了長達2個多小時的談話。

談話過程中,李仙洲不解地問陳毅,華野是如何判斷我軍必走萊蕪的呢?

陳毅會心一笑,向李仙洲和盤托出了粟裕在萊蕪戰役中的前後始末。

李仙洲不禁感歎:壯哉粟裕,不愧是當今的戰神級人物!

聲明:本文為頭條号簡史檔案館原創文章,任何未經允許的轉載、抄襲、洗稿行為發現必究!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