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諸葛亮是否對得起自己曾經吹過的牛逼?

中國曆史,最有趣最值得研究的就是三國時期。因為它集合了最多的軍事和政治經典,還有許多适合在茶餘飯後讨論的各種厚黑學。而談到三國,就必須得談諸葛亮。可以說諸葛亮是整個三國的靈魂人物,沒有諸葛亮的三國是蒼白的。

諸葛亮是否對得起自己曾經吹過的牛逼?

《隆中對》記載:“亮躬耕隴畝,好為《梁父吟》。身長八尺,每自比于管仲、樂毅,時人莫之許也。”說的是諸葛亮出山輔佐劉備之前,經常拿自己跟管仲樂毅比較。

管仲與樂毅何許人也?管仲輔佐齊桓公,使齊國成為春秋時期最強大的諸侯國,齊桓公成為春秋第一個霸主。樂毅輔佐燕昭王,率領六國聯軍攻打強大的齊國,連下70餘城,報了強齊伐燕之仇,創造了軍事史上以弱勝強的最離奇的奇迹。他們都是經天緯地之才,也都成就了自己的偉大事業。

諸葛亮是否對得起自己曾經吹過的牛逼?

那麼,諸葛亮自比管仲樂毅,這牛逼是否吹過頭了呢?

近年來,吹起那麼一股風,就是懷疑諸葛亮的才能,尤其是軍事才能,大體上就是貶低諸葛亮的軍事才能,而對于諸葛亮的成就也頗有微詞,我認為這難免有嘩衆取寵之嫌。

在群星璀璨的三國,要想成就一番事業,必須得益于天時地利人和,可惜諸葛亮三者皆無,但我依然認為諸葛丞相的才能比起管仲樂毅有過之而無不及。

諸葛亮是否對得起自己曾經吹過的牛逼?

1.管仲輔佐齊桓公,治理齊國,發揮超高的政治才能,通過一系列的改革措施,使齊國政治經濟突飛猛進,成就了齊桓公的霸業。在某種程度上,其實齊國是有一定基礎的,管仲隻是順勢推了一把。而諸葛亮加入劉備集團的時候,劉備無一城池,士卒不過數千,而曹操已統一北方,孫權已有江東六郡八十一州。但最終能使劉備三分天下有其一,這已經是人力之極限了。何況,在劉備死後,先天不足的弱小蜀國所面臨的内憂外患,外有曹魏虎視眈眈,内部奸臣當道,皇帝昏庸,國力大損,諸葛亮身體力行,一一化解,并且使蜀國國力恢複到能對外出兵的程度,要是換成管仲,我想還真的會瞬間崩潰。

諸葛亮是否對得起自己曾經吹過的牛逼?

2.樂毅輔佐燕昭王,為燕國報了大仇,創下連下70餘城的軍事奇迹。然而,樂毅所率領的,是六國聯軍,那是一場沒有懸念的戰争。而諸葛亮呢?以10萬兵力的蜀國,長途跋涉,攻打50萬兵力的魏國,還打得魏國堅持防守,不敢正面出戰。有人說,這是因為魏國不屑于跟蜀國打。然而,像這樣實力相差數倍的富裕仗,還堅持不迎戰,這在中華五千年曆史上,乃至現代世界,又或者遙遠的未來,都不會有!唯有面對諸葛亮,才會有這樣的奇迹!

諸葛亮是否對得起自己曾經吹過的牛逼?

水鏡先生司馬徽曾說,“卧龍雖得其主,不得其時”。諸葛亮出山前,曹操已雄踞北方。自古以來,得到北方地區,就等于奠定了統一的基礎。是以,劉備想要統一中原,興複漢室,早已失去了可能,非人力可為。諸葛亮,在一份注定失敗的事業裡,充分證明了自己的能力。

是以,諸葛亮自比管仲樂毅,恰如其分!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