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95歲抗戰老兵僥幸存活,放棄警衛員回家當馬夫,臨終遺言讓人心酸

他是抗戰老兵,七七事變拼死守衛盧溝橋,身受重傷僥幸存活,經曆八年抗戰之後,成為師長警衛員,卻選擇回家當馬夫,

去世前唯一心願便是葬在盧溝橋

,戰功赫赫的他為何隐姓埋名六十載?死後又為什麼要葬在盧溝橋?

18歲的他曾發誓要與盧溝橋共存亡,與鬼子拼刺刀被捅傷。随後轉戰各個抗日戰場,在95歲臨終前說出“能不能把我安葬在盧溝橋”遺願,

他就是被稱為“活化石”的抗戰老兵王德修。

王德修出生于河南商丘睢縣縣城一個條件豐厚家境殷實的家庭。自幼讀私塾,也習過武。12歲父親去世以後,家道中落,母親帶着3個孩子,生活大不如從前。

後來通過熟人推薦到鄉間私塾任教,年輕的他便成了家裡的頂梁柱。

95歲抗戰老兵僥幸存活,放棄警衛員回家當馬夫,臨終遺言讓人心酸

王德修老人(中)

全面抗戰爆發後,王德修親眼看到國内時局動蕩,全國人民處在水深火熱之中。年輕人的愛國豪情被點燃,于是在18歲那年,毅然辭别老母親和有孕在身的妻子踏上從軍路,參軍入伍保家衛國。

王德修加入的是國民黨29軍37師3營12連。當時29軍軍長是著名的抗日名将宋元哲。剛剛入伍的王德修安排在河北的宛平縣城進行訓練。訓練完不久戰事爆發,他所在的連隊被派往盧溝橋,而王德修也成為了守衛盧溝橋的一名光榮戰士。

他剪發寄回家鄉以明志,表明為了國家抱定必死決心。

在這裡他經曆了軍旅生涯中的第一場戰役。

日軍當時與中國盧溝橋的守軍隔河而對,期間多次制造摩擦,形勢十分緊張。最終蓄謀已久的日軍在1937年7月7日下午打響了全面侵華的第一槍。當時因為中日武器裝備力量懸殊較大,日軍裝備優良,作戰有序,炮火輪番上陣,進攻異常猛烈。

我軍守橋的11連戰士全體陣亡,

這時候王德修所在的12連全員上陣。此時的日軍方面也在不斷增補兵員,除了武器力量上的優勢,日軍所派的增援普遍都有非常準的槍法,畢竟日本蓄謀已久,是以我軍的傷亡還在增長。王德修的許多戰友都犧牲了。盧溝橋上快被屍體堆滿,橋下血流成河。

95歲抗戰老兵僥幸存活,放棄警衛員回家當馬夫,臨終遺言讓人心酸

盧溝橋抗戰

為了穩住局面、鼓舞軍心,營長金振中親自上陣指揮,并對他們說:

“盧溝橋就是我們的墳墓,甯作戰死鬼不作亡國奴!”

我方戰士們并沒有被敵方的陣勢所吓倒,在營長帶領下一個個浴血奮戰、抱定了必死決心。子彈打光了就扔手榴彈,手榴彈扔完了就跟敵人拼刺刀。你一刀我一刀奮力拼刺和砍捅。

那些平時隻能在影視作品中看到的場景就活生生展現在王德修的眼前,作為一名盧溝橋守軍,眼見身邊的戰友一個個倒下,眼見往橋上湧入的日軍不斷增加,心中的怒火再次被點燃。

他帶着滿腔的報國熱情大聲喊道:“死就死了,死也不當亡國奴!”

他克服初上戰場的緊張和恐懼,憑借自己滿腔的豪情,堅強的毅力頑強抵禦日寇,與敵軍展開殊死搏鬥。

說起“英勇抗敵”隻是簡單的幾個字,但這其中的艱難程度難以想象。每遇一個敵軍王德修都使出全身力氣端起刺刀向敵軍的要命部位去捅。看到倒在他刺刀下的敵軍,那種快感讓他勁頭更足。但刀兵無情王德修還是不幸受傷。

他的左耳被炸傷,腋下被日軍刺開一個長達20多厘米的刀痕,左手的一根無名指也被日軍的刺刀割斷,最終因多處受傷疼痛劇烈,加上過度用力,他一陣暈眩倒下了。

在與日軍的激烈厮殺中,29軍戰士死傷嚴重,沒有一人臨陣脫逃,王德修因為受重傷昏迷活了下來。

95歲抗戰老兵僥幸存活,放棄警衛員回家當馬夫,臨終遺言讓人心酸

奮戰中的國軍士兵

此後,國民黨29軍的番号也為紀念七七“盧溝橋事變”更名為七十七軍。王德修被送到後方醫院治療,一段時間後傷愈回歸部隊,擔任七十七軍機槍手,繼續馳騁在抗日戰場上。

1938年,七十七軍在宿州保衛戰中與日軍又展開殊死較量。機槍手王德修絲毫不敢懈怠。據回憶當時機槍打得像刮風一樣,王德修正打得有勁,突然沒有了子彈,當他大喊:

“快上子彈”時卻發現身邊的戰友已經倒在了他的腳下停止了呼吸。

敵人的炮火異常猛烈進攻勢頭瘋狂,即使這樣英勇的守軍也在頑強抵抗,戰争打了六天六夜,異常慘烈和悲壯。後來,王德修所在的部隊在湖北又與日軍多次展開戰鬥。王德修用他心愛的機槍大量地消滅了敵人有生力量。

由于表現好,還被安排當上了師長的警衛員。

八年抗戰,王德修的足迹踏遍安徽、河北、江蘇、湖北、湖南等地,直到抗戰勝利日寇投降。

淮海戰役打響後,七十七軍棄暗投明,臨陣起義

。王德修也被改編到解放軍華東軍區,分在後備兵團第二師第六團。戰争結束,王德修覺得心願已了,離家多年為國盡忠,現在也要回家盡孝。

95歲抗戰老兵僥幸存活,放棄警衛員回家當馬夫,臨終遺言讓人心酸

老兵王德修

于是結束軍旅生涯王德修傳回了睢縣

。返鄉後的王德修沒有私塾可教了,他在中學燒過開水,當過馬車送貨員,當過飼養員,後來到搬運公司拉架子車,這一幹就是幾十年,直到退休。

2013年12月4日,95歲的抗戰老兵王德修老人與世長辭。臨終前他提出了一個感人至深的遺願:

“能不能把我埋到盧溝橋?我要去陪伴我的營長,還有那些為國犧牲的戰友”。

盡管在彌留之際,王德修仍念念不忘祖國,作為抗戰老兵,其至真至誠的愛國情懷天地可鑒!曆史不會遺忘!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