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太空流氓馬斯克,利用星鍊計劃在太空圈地,未來恐為美國軍方所用

太空是浩瀚的,在廣闊的宇宙中,人類非常渺小。但太空又是渺小的,因為人類能夠探測的範圍實在是太小了。更多時候,我們說太空實際上就是地球周邊。但在這一片狹小的空間裡,出現了一個太空流氓,這個人就是馬斯克。

馬斯克的星鍊計劃就好比一條寬闊的雙向八車道上面,塞了四萬多輛車。本來挺好的路況,一下子變得擁堵起來。更要命的是,馬斯克的星鍊計劃未來一定會為美國軍方所用,太空圈地戰實際上已經開始了。

太空流氓馬斯克,利用星鍊計劃在太空圈地,未來恐為美國軍方所用

一、美國搞不了基建搞衛星

馬斯克的星鍊衛星靠近中國空間站差點造成事故,好在空間站緊急避讓。這種事已經不是第一次發生了,光2021年就兩次差點碰到中國空間站,一次差點碰到歐洲衛星。本來挺寬敞的地外軌道突然好像有點擁堵。

目前天空中有4550顆衛星,光是馬斯克的星鍊計劃就有1760顆。這個數字還在持續增加,馬斯克的目标是發射42000顆衛星。等到馬斯克把衛星都發射全了,現在太空中就會多10倍的衛星。那這個星鍊計劃到底是個啥呢?

我們不懂星鍊計劃,但4G我們肯定知道。目前4G網絡已經覆寫了中國99%的地區。你收不到4G信号不是4G網絡沒有覆寫,而是因為你所處的位置由于空間不合理把信号屏蔽掉了。目前中國5G信号也已經覆寫50%以上的地區了。

太空流氓馬斯克,利用星鍊計劃在太空圈地,未來恐為美國軍方所用

之是以中國能搞出這麼發達的網絡覆寫,有賴于中國高速的基建擴張速度。現在英國還在做計劃,預計兩年後地鐵裡面可以通上4G。資本主義國家與社會主義國家完全不同。社會主義國家是靠國家做計劃,資本主義國家要問資本家這個計劃能不能執行。

當基建帶不來收益的時候,資本家是不會同意基建的。這也是為什麼拜登批一個大基建計劃這麼費勁,最後一萬億分十年撥款。好像搞了,又好像沒搞。資本家要是搞基站,紐約、洛杉矶這種大城市還行,中部小鎮就不可能搞了。資本家是要賺錢的,又不是來跟你一起扶貧的。

于是馬斯克拍拍胸脯說,這件事我來幫你們辦。修基站就算了,我可以發射衛星啊。按照馬斯克的說法,隻要這42000顆衛星發射出去就可以形成一個星鍊,到時候無論你是在撒哈拉沙漠還是在亞馬遜雨林,都可以享受到暢通無阻的網絡。

太空流氓馬斯克,利用星鍊計劃在太空圈地,未來恐為美國軍方所用

但我們回頭想想,馬斯克作為一個資本家搞星鍊計劃為了啥?當然了,他是不可能為了造福人類的。畢竟這件事也不是資本家這個階級考慮的事。他想得是盈利,美國政府想的是稱霸全球。于是,星鍊計劃就這麼上馬了。

2006年馬斯克獲得了NASA授予的衛星商業軌道第一階段合同。2008年NASA授予馬斯克一份10億美元的服務合同。2012年馬斯克與美國軍方簽署了兩份太空安全合同。2019年馬斯克的衛星與美國空軍實作了天線互聯。為什麼馬斯克的星鍊計劃與美國軍方有這麼密切的聯系?因為所謂的星鍊計劃搞網絡通訊隻是計劃的附屬産品,主業是為美國軍方提供更加暢通的通訊業務。

太空流氓馬斯克,利用星鍊計劃在太空圈地,未來恐為美國軍方所用

二、星鍊計劃的陰謀

說個最簡單的,野戰軍的通訊有一定的局限性,但有了星鍊計劃,無論你是在撒哈拉沙漠還是在亞馬遜雨林都可以及時聯系上美國指揮部。核潛艇在深海裡通訊非常困難,但有了星鍊計劃核潛艇就可以暢通無阻。

這還隻是最簡單的事,如果星鍊計劃把全球通訊連接配接起來,美國監聽歐洲就更友善了,使用監聽軟體還容易被發現。現在衛星實時監控,馬克龍跟他老婆說的悄悄話一句也跑不了。再往大了說,這麼多衛星在天上。俄羅斯的核武器部署在哪裡,伊朗的地下飛彈庫在哪裡,美國了如指掌。有了這麼多衛星在天上,攔截飛彈、指揮無人機都變得輕松不少。

有人說,馬斯克發射星鍊衛星一定是幫助美國軍方嗎?這還用想嗎?NASA自己沒有能力,就依靠馬斯克的融資能力。美國政府讓一個商人做這麼大的買賣,不是為了全球霸權難道還為了造福全世界?

太空流氓馬斯克,利用星鍊計劃在太空圈地,未來恐為美國軍方所用

星鍊計劃是天文界災難

馬斯克是個商人,他為美國政府搞星鍊計劃不為了将來賣大價錢,難道為了報效祖國?馬斯克為了賺錢可以在新疆搞特斯拉展廳,為了賺錢可以在中國跳舞。他為了賺錢,同樣可以出賣人類的良心,幫美國搞霸權。

美國搞基建不行,但是搞破壞可是一流的。馬斯克的星鍊計劃除了幫助美國軍方,還重重地打擊了其他國家。歐洲和中國的航天器都差點撞上星鍊衛星。現在天上隻有1000多顆,等到有42000顆的時候,那就真的是大堵車了。

星鍊衛星不是站在那裡不動,他是在不停地運轉的,以後這種相撞的事件不知道還有多少。可以說,未來星鍊計劃會把整個空間層占據。而且這些衛星一旦相撞,産生的碎片就像個定時炸彈,不知道什麼時候就會刺破其他航天器。美國已經開始一場轟轟烈烈的太空圈地運動。

作者/孤寂寒光

更多軍事國際相關事實,以及觀點評論請關注,也可以在評論區留言共同讨論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