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開國上将許世友的住與行:總統套房睡木闆床,坐車就不坐奔馳車

1955年2月8日,經過五年時間的發展,新中國擁有了足夠的物質和政治支援,是以經過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委會第一六次會議讨論通過,經由國家主席毛澤東準許公布,《中國人民解放軍軍官服役條例》橫空出世,具有中國特色的中國人民解放軍軍銜制度随之而生。當時的中國人民解放軍兵種有5種,

陸軍、海軍、空軍、防空軍、公安軍

,而實際分布序列中,是分為陸海空三系列,防空軍和公安軍同屬陸軍序列。

開國上将許世友的住與行:總統套房睡木闆床,坐車就不坐奔馳車

此次軍銜制度共分六等十九級,

元帥兩級:大元帥和元帥;将軍四級:大将、上将、中将和少将;其餘四級校官、四級尉官、三級軍士和兩級兵

暫且不論。關于大元帥一銜,有人聽過,有人沒聽過,關于它是屬于誰的,想必大家有着大概的猜想。沒錯,作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最高軍銜——大元帥,原本是授予衆望所歸的毛澤東,奈何毛澤東拒絕接受,遂直到十年後的1965年該軍銜廢除,都沒有人被授予過此軍銜。

開國将帥們很多是草根出身,過多了苦日子,其中許世友上将是其中的

“佼佼者”

,1905年在貧苦農民家庭出生,8歲上嵩山少林寺學武;土地革命戰争期間,20多歲的許世友早早參加革命,從普通士兵起步,一路升到團長職務。許世友是從少林寺走出來的傳奇将軍,從參加革命開始,到新中國成立之後的和平年代離世,

數十年如一日地堅持着自己獨有的艱苦作風,從不貪圖享樂

,換個面孔去種地務農,恐怕沒人說他不像,最多說這是退伍的人民解放軍老兵啊。

開國上将許世友的住與行:總統套房睡木闆床,坐車就不坐奔馳車

許世友上将是1985年10月22日離世,離世的五年前1980年,剛被推選為中央顧問委員會副主任的許世友選擇激流勇退,向黨中央提出請假申請,表示自己的老骨頭實在适應不了北京的天氣,想去南京寫回憶錄,

“修養修養”

。此時的許世友已是75歲高齡。許世友抵達南京後,被地方政府安排住進了中山陵八号。

話說中山陵八号,是坐落在南京東郊紫金山南麓的小别院,是當年孫中山先生的長子孫科修建,又名

“延晖館”

,意為惠澤後世。劉伯承元帥到南京擔任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學院院長時,就一直居住在此地。許世友不是第一次住這,過去擔任南京軍區司令員時,他也曾在這住過一段時間。後來的日子,中山陵八号的公館變成南京軍區内部的一個招待所。

開國上将許世友的住與行:總統套房睡木闆床,坐車就不坐奔馳車

南京是許世友的養老地,中山陵八号是許世友未來很長一段時間的家。家自然是要住得舒服,是以許世友上将搬到中山陵八号後,在這個家辦的第一件事便是

“改造”

,将中山陵八号改造成自己心目中的理想家園。許世友叫人把靠圍牆的一排灌木全部砍掉,圍上一排豬圈,準備放養幾頭豬在這;房屋西邊的蔥郁苗圃也要鏟平,挖出一個四四方方的魚塘,裡面放進去各色魚苗;屋外種着的花花草草被移植到他處,空出的土地作為菜田農田,作為許世友

專屬生産地

改造完畢,居住的小樓有些破舊,窗簾老舊,地毯破爛,空調開起來也是嗡嗡作響,像是小汽車的馬達。軍委辦公廳決定撥專款、命專人來維修,但被許世友拒絕了,強硬要求一律不準換,不許浪費錢,現在挺好。小樓樓下是從業人員居住和辦公處,樓上則是許世友一人的世界,布置很簡單樸素:

牆上挂着幾張許世友跟上司人的合照,擺着幾張老式沙發、一張小木凳、一張辦公桌、一張木櫥櫃、一張木椅和一張木闆床,另外還有兩張地圖,分别是中國和世界。

一副退伍老兵的普通家居。

政府和軍委本想為他置辦得更多更好,可許世友硬是不要。

開國上将許世友的住與行:總統套房睡木闆床,坐車就不坐奔馳車

許世友對住宿條件的要求很簡單,卻很

“講究”

,對從業人員來說這種講究是有點難辦的。例如在1985年3月上旬召開的中顧委華東組第三次會議,許世友參加,會議地點安排在上海錦江飯店;許世友理所當然地被送進酒店最進階别的總統套房,房間号是1615。這套總統套房是實至名歸的,因為它接待過很多次來上海的各國總統上司人。屋内裝潢豪華典雅,設計水準是當時中國最高水準,床頭電話有黃金和寶石鑲嵌在上面。

可這偏偏讓許世友心有不快,沉着臉對随行人員說:

“這樣的軟床我睡不起,讓他們換張木闆床。”

這個要求在那個年代,很多酒店都是能輕而易舉辦到的,可偏讓規格極高的錦江酒店服務人員犯了難,去哪找木闆床啊。最後,還是接待處的一位官員想了辦法,找來幾塊木闆擺在木凳上湊成一張床。拆掉總統套房的進口床,裝上拼湊的木闆床,這事許世友幹得是

“空前絕後”

。會議結束,許世友迫不及待地離開錦江酒店,去上海延安酒店住。

開國上将許世友的住與行:總統套房睡木闆床,坐車就不坐奔馳車

那時會議開完,可許世友還得留在上海的華東醫院檢查身體,随行人員和上海市上司勸着許世友留下接着住,享受享受不一樣的

“奢華”

生活,許世友偏不。随行人員即便再不想走,再想留在錦江酒店開點

“洋葷”

,但在許世友先走的情況下,還是得跟着去延安酒店。延安酒店是在許世友手上修建的,規模、層次和條件不差,但和錦江酒店不是一個檔次。可許世友就喜歡在延安酒店,幹啥都踏實,十分自在。

晚年的許世友曾經跟家鄉來的官員商量:

“你們回去給我蓋兩間茅草房,等我退下來以後,回去放牛。”

大家以為許世友在開玩笑,不曾想他嚴肅說到:

“摘了烏紗帽,再去戴草帽,不是一樣的嗎?”

這份覺悟,恐怕沒多少官員有。

開國上将許世友的住與行:總統套房睡木闆床,坐車就不坐奔馳車

許世友基本不逛商店,一是沒什麼興趣,對于用的東西不挑剔,管理者買什麼他用什麼;二是出門不友善,很容易被群衆認出來,然後被圍觀、問候和聊天。

在北京時

,中央軍委特地給許世友配備了一輛進口的奔馳轎車,可他一次沒坐過。

在南京時

,許世友常年坐一輛普通軍用吉普車,軍區首長考慮到許世友身體不好、年齡過大,以及普通吉普車冬冷夏熱、行車過于颠簸的情況,特意讓管理局調去一艘帶空調的進口越野車,這車當時被人戲稱為:

巡洋艦

許世友不肯坐這車,說自己有車坐就行,要坐那麼進階的幹什麼。身邊的從業人員好奇這艘“巡洋艦”,開出去試了試車,許世友看到後劈頭蓋臉一頓罵,說他們忘本,不允許它留在自己家,非要送回軍區不可。

開國上将許世友的住與行:總統套房睡木闆床,坐車就不坐奔馳車

大家心裡很過意不去老首長過着這麼艱苦的生活,司令部的一位處長想了個辦法,趁許世友去北京開大會的時間,将那輛吉普車重新改造了一番,外表沒變,實質東西全換了。

由于種種原因,老年的許世友不能像其他老将軍那樣想去哪去哪,想往哪飛往哪飛;許世友到哪都得向黨中央請假,這也就成視察了,是以許世友選擇了宅着,呆在家裡哪都不去。既然不能用腳走遍新中國的大好山河,許世友便坐到電視機前,從這裡了解中國、了解世界。每天晚上七點,許世友雷打不動必坐電視機前,即便是有客人來家裡吃飯,他也會快速吃完飯,交代一聲就去看電視。漸漸地,許世友不再滿足于新聞聯播,其他電視節目和電影都看。

開國上将許世友的住與行:總統套房睡木闆床,坐車就不坐奔馳車

大兒子許光千裡迢迢從大别山來到南京探望許世友。探望結束,許光準備回家,許世友給了一袋麻地瓜,囑咐兒子帶回去吃,并驕傲地說:

“這是我種的,你帶回去慢慢吃。”

沒曾想兒子說家鄉糧食多了,地瓜除了嘗鮮吃着玩,其他全喂豬了。許世友聽完既有失望也有欣慰,沉默半響又說:

“地瓜就算了,帶些腌菜回去吧,我自己種的,也是自己腌的。”

兒子沒有拒絕。這樣的情景和故事在開國将帥群體中不算少見。

将軍生白發時我們不覺得他老,怎麼一袋地瓜沒送出去,就覺得他突然之間蒼老了呢?許世友,是值得所有中國人尊敬的新中國上将。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