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开国上将许世友的住与行:总统套房睡木板床,坐车就不坐奔驰车

1955年2月8日,经过五年时间的发展,新中国拥有了足够的物质和政治支持,所以经过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委会第一六次会议讨论通过,经由国家主席毛泽东批准公布,《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官服役条例》横空出世,具有中国特色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军衔制度随之而生。当时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兵种有5种,

陆军、海军、空军、防空军、公安军

,而实际分布序列中,是分为陆海空三系列,防空军和公安军同属陆军序列。

开国上将许世友的住与行:总统套房睡木板床,坐车就不坐奔驰车

此次军衔制度共分六等十九级,

元帅两级:大元帅和元帅;将军四级:大将、上将、中将和少将;其余四级校官、四级尉官、三级军士和两级兵

暂且不论。关于大元帅一衔,有人听过,有人没听过,关于它是属于谁的,想必大家有着大概的猜想。没错,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最高军衔——大元帅,原本是授予众望所归的毛泽东,奈何毛泽东拒绝接受,遂直到十年后的1965年该军衔废除,都没有人被授予过此军衔。

开国将帅们很多是草根出身,过多了苦日子,其中许世友上将是其中的

“佼佼者”

,1905年在贫苦农民家庭出生,8岁上嵩山少林寺学武;土地革命战争期间,20多岁的许世友早早参加革命,从普通士兵起步,一路升到团长职务。许世友是从少林寺走出来的传奇将军,从参加革命开始,到新中国成立之后的和平年代离世,

数十年如一日地坚持着自己独有的艰苦作风,从不贪图享乐

,换个面孔去种地务农,恐怕没人说他不像,最多说这是退伍的人民解放军老兵啊。

开国上将许世友的住与行:总统套房睡木板床,坐车就不坐奔驰车

许世友上将是1985年10月22日离世,离世的五年前1980年,刚被推选为中央顾问委员会副主任的许世友选择激流勇退,向党中央提出请假申请,表示自己的老骨头实在适应不了北京的天气,想去南京写回忆录,

“修养修养”

。此时的许世友已是75岁高龄。许世友抵达南京后,被地方政府安排住进了中山陵八号。

话说中山陵八号,是坐落在南京东郊紫金山南麓的小别院,是当年孙中山先生的长子孙科修建,又名

“延晖馆”

,意为惠泽后世。刘伯承元帅到南京担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学院院长时,就一直居住在此地。许世友不是第一次住这,过去担任南京军区司令员时,他也曾在这住过一段时间。后来的日子,中山陵八号的公馆变成南京军区内部的一个招待所。

开国上将许世友的住与行:总统套房睡木板床,坐车就不坐奔驰车

南京是许世友的养老地,中山陵八号是许世友未来很长一段时间的家。家自然是要住得舒服,因此许世友上将搬到中山陵八号后,在这个家办的第一件事便是

“改造”

,将中山陵八号改造成自己心目中的理想家园。许世友叫人把靠围墙的一排灌木全部砍掉,围上一排猪圈,准备放养几头猪在这;房屋西边的葱郁苗圃也要铲平,挖出一个四四方方的鱼塘,里面放进去各色鱼苗;屋外种着的花花草草被移植到他处,空出的土地作为菜田农田,作为许世友

专属生产地

改造完毕,居住的小楼有些破旧,窗帘老旧,地毯破烂,空调开起来也是嗡嗡作响,像是小汽车的马达。军委办公厅决定拨专款、命专人来维修,但被许世友拒绝了,强硬要求一律不准换,不许浪费钱,现在挺好。小楼楼下是工作人员居住和办公处,楼上则是许世友一人的世界,布置很简单朴素:

墙上挂着几张许世友跟领导人的合照,摆着几张老式沙发、一张小木凳、一张办公桌、一张木橱柜、一张木椅和一张木板床,另外还有两张地图,分别是中国和世界。

一副退伍老兵的普通家居。

政府和军委本想为他置办得更多更好,可许世友硬是不要。

开国上将许世友的住与行:总统套房睡木板床,坐车就不坐奔驰车

许世友对住宿条件的要求很简单,却很

“讲究”

,对工作人员来说这种讲究是有点难办的。例如在1985年3月上旬召开的中顾委华东组第三次会议,许世友参加,会议地点安排在上海锦江饭店;许世友理所当然地被送进酒店最高级别的总统套房,房间号是1615。这套总统套房是实至名归的,因为它接待过很多次来上海的各国总统领导人。屋内装潢豪华典雅,设计水平是当时中国最高水平,床头电话有黄金和宝石镶嵌在上面。

可这偏偏让许世友心有不快,沉着脸对随行人员说:

“这样的软床我睡不起,让他们换张木板床。”

这个要求在那个年代,很多酒店都是能轻而易举办到的,可偏让规格极高的锦江酒店服务人员犯了难,去哪找木板床啊。最后,还是接待处的一位官员想了办法,找来几块木板摆在木凳上凑成一张床。拆掉总统套房的进口床,装上拼凑的木板床,这事许世友干得是

“空前绝后”

。会议结束,许世友迫不及待地离开锦江酒店,去上海延安酒店住。

开国上将许世友的住与行:总统套房睡木板床,坐车就不坐奔驰车

那时会议开完,可许世友还得留在上海的华东医院检查身体,随行人员和上海市领导劝着许世友留下接着住,享受享受不一样的

“奢华”

生活,许世友偏不。随行人员即便再不想走,再想留在锦江酒店开点

“洋荤”

,但在许世友先走的情况下,还是得跟着去延安酒店。延安酒店是在许世友手上修建的,规模、层次和条件不差,但和锦江酒店不是一个档次。可许世友就喜欢在延安酒店,干啥都踏实,十分自在。

晚年的许世友曾经跟家乡来的官员商量:

“你们回去给我盖两间茅草房,等我退下来以后,回去放牛。”

大家以为许世友在开玩笑,不曾想他严肃说到:

“摘了乌纱帽,再去戴草帽,不是一样的吗?”

这份觉悟,恐怕没多少官员有。

开国上将许世友的住与行:总统套房睡木板床,坐车就不坐奔驰车

许世友基本不逛商店,一是没什么兴趣,对于用的东西不挑剔,管理员买什么他用什么;二是出门不方便,很容易被群众认出来,然后被围观、问候和聊天。

在北京时

,中央军委特地给许世友配备了一辆进口的奔驰轿车,可他一次没坐过。

在南京时

,许世友常年坐一辆普通军用吉普车,军区首长考虑到许世友身体不好、年龄过大,以及普通吉普车冬冷夏热、行车过于颠簸的情况,特意让管理局调去一艘带空调的进口越野车,这车当时被人戏称为:

巡洋舰

许世友不肯坐这车,说自己有车坐就行,要坐那么高级的干什么。身边的工作人员好奇这艘“巡洋舰”,开出去试了试车,许世友看到后劈头盖脸一顿骂,说他们忘本,不允许它留在自己家,非要送回军区不可。

开国上将许世友的住与行:总统套房睡木板床,坐车就不坐奔驰车

大家心里很过意不去老首长过着这么艰苦的生活,司令部的一位处长想了个办法,趁许世友去北京开大会的时间,将那辆吉普车重新改造了一番,外表没变,实质东西全换了。

由于种种原因,老年的许世友不能像其他老将军那样想去哪去哪,想往哪飞往哪飞;许世友到哪都得向党中央请假,这也就成视察了,所以许世友选择了宅着,呆在家里哪都不去。既然不能用脚走遍新中国的大好山河,许世友便坐到电视机前,从这里了解中国、了解世界。每天晚上七点,许世友雷打不动必坐电视机前,即便是有客人来家里吃饭,他也会快速吃完饭,交代一声就去看电视。渐渐地,许世友不再满足于新闻联播,其他电视节目和电影都看。

开国上将许世友的住与行:总统套房睡木板床,坐车就不坐奔驰车

大儿子许光千里迢迢从大别山来到南京探望许世友。探望结束,许光准备回家,许世友给了一袋麻地瓜,嘱咐儿子带回去吃,并骄傲地说:

“这是我种的,你带回去慢慢吃。”

没曾想儿子说家乡粮食多了,地瓜除了尝鲜吃着玩,其他全喂猪了。许世友听完既有失望也有欣慰,沉默半响又说:

“地瓜就算了,带些腌菜回去吧,我自己种的,也是自己腌的。”

儿子没有拒绝。这样的情景和故事在开国将帅群体中不算少见。

将军生白发时我们不觉得他老,怎么一袋地瓜没送出去,就觉得他突然之间苍老了呢?许世友,是值得所有中国人尊敬的新中国上将。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