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白銀選手同時挑戰四個王者,現代人對甲午戰争的了解,有哪些誤區

1894年按照中國幹支紀年法是為甲午年,這一年,中國(清帝國)和日本爆發了大規模戰争,曆史上稱為甲午戰争。

白銀選手同時挑戰四個王者,現代人對甲午戰争的了解,有哪些誤區

甲午戰争以北洋水師全軍覆沒、中國戰敗告終。雖說,在此之前清帝國數次對陣西洋諸國均告慘敗,但甲午戰争對清帝國的民族自信心和自尊心的摧殘卻是空前的。

對西洋的戰敗還可以歸因于不了解和陌生,但我華夏帝國所熟知并且鄙夷了幾百年的日本給打敗,實在找不出安慰自己的理由。那麼,一百多年後的今天,現代人對這場屈辱的戰争到底有哪些誤解?

誤解一,甲午戰争一開始就是清帝國的“衛國戰争”,就像一二次鴉片戰争一樣。實際上是清帝國把武力幹涉北韓内政的戰争,打成了反抗日本侵略的戰争。

1894年,北韓家裡人造反(東學黨起義),眼看自己就穩不住局勢了,就向宗主國清帝國求援,清帝國權衡利弊後還是有點兒拿不準。

這時日本人突然站出來說:“貴政府何不速來朝……我政府必無他意”,也就是說:“老清你快去幫自己小弟砍架吧,我絕對不給你使壞”。清帝國給了日本一個“我可以相信你嗎?”的眼神,最後,還是抄起家夥什兒,去了北韓,到北韓後三招兩式兒就把事兒平了。

白銀選手同時挑戰四個王者,現代人對甲午戰争的了解,有哪些誤區

清帝國辦完事兒剛想回去,這時日本人帶着四十米長的大砍刀賊溜溜地來到了北韓。

日本:老清,你啥時候回來啊?

清帝國:我這就走啊,你來幹嘛?

日本:啊,我随便看看,溜達嘛就是。

趁着清帝國收拾行李的空檔兒,日本三下五除二,就把北韓半島背後的大佬換成了自己的人(扶植國王生父興宣大院君李昰應上台攝政)。

清帝國看了看自己的國土和人口後雷霆大怒忍無可忍:怎麼着,約個地方碰一碰吧?

日本此時也不再準備要臉:碰啊!走啊?

清帝國:走啊!

白銀選手同時挑戰四個王者,現代人對甲午戰争的了解,有哪些誤區

在這裡需要說明一下,日本為什麼非要來北韓搞事兒,有三個原因。

一,當時的日本伊藤博文内閣正在面臨日本國會的不信任案,急需一場戰争來轉移群眾的注意力,要知道對于一屆政府來說,每當執政出現危機時,選擇對外開戰就是轉移沖突、凝聚人心的良藥。

二,日本早在1887年就制定了“大陸政策”,吞并北韓是既定國策,挑起中日甲午戰争完全是按計劃行事。

三,19世紀末的東亞地區,一個是回光返照的封建帝國,一個是噴薄欲出的資本國家,在這種情況下,中國和日本必定不能避免一戰。

誤解二,說到底戰争打到最後拼的還是綜合國力,清帝國之是以在甲午海戰中慘敗是因為綜合國力不及日本。實際上,1894年,清帝國在綜合國力方面對日本仍然占據很大優勢,清帝國就像是下午四點的太陽,雖說正在下落,那也比淩晨四點的太陽灼熱耀眼。

那甲午戰争前後清日綜合國力的對比具體是什麼樣的呢?

人口:清帝國4億左右,日本4千萬左右。

國土面積:清帝國1000萬平方公裡左右,日本37萬平方公裡左右。

财政收入:清帝國8867萬兩白銀,日本5869萬兩白銀。

出口量:清帝國12740萬兩白銀,日本6028萬兩白銀。

進口量:清帝國13506萬兩白銀,日本5962萬兩白銀。

軍事工業:清帝國:21家軍工企業,雇員15000餘人,僅江南制造局4521馬力;日本4家骨幹企業,雇員10132人,總馬力2205

可動用兵力:清帝國名目複雜,有100多萬,有作戰能力的35萬;日本七個師團共7萬人,總動員兵力24萬。

白銀選手同時挑戰四個王者,現代人對甲午戰争的了解,有哪些誤區

從以上資料,我們可以看出,甲午戰争時期中國的經濟實力、軍隊規模、軍工産量、資源等都遠遠優于日本。

誤解三,甲午戰争是清日兩國之間的戰争,是清日一對一單挑。實際上,是一個白銀選手單挑四個王者加一個馬上就要上白銀的共五個選手。

其實,甲午戰争時期,世界已經不是隔離封閉的世界,而是整合開放的世界。當時的歐美國家正在從資本主義向帝國主義過渡,日本的挑釁行為,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英法美德的預設甚至是支援。

自從1853年黑船事件,美國打開日本國門後,就一直希望日本能成為自己侵略中國和北韓的獵犬,美國想培養一隻能去中國幫自己偷菜的獵犬,現在這隻獵犬主動練習去中國偷菜,還不用自己給食兒,美國高興還來不及。

俄國在遠東一直妄想染指中國東北和北韓半島,在歐洲的事務中還老喜歡指手畫腳,世界老大英國,當然不喜歡看着俄國做大,也希望把日本拉進中國東北來為自己所用,一起牽制俄國。

白銀選手同時挑戰四個王者,現代人對甲午戰争的了解,有哪些誤區

法國和德國向來是見不得英國這個優秀的鄰居吃獨食兒,四處充當攪屎棍從英國佬手裡搶東西,當然不會放過任何在中國身上咬下一口肉的機會。

幾乎能代表全世界的幾個資本主義強國,都希望清帝國和日本掐,希望日本赢。

從全球的角度看,清帝國甲午戰争失敗的必然性。中日甲午戰争表面上是衰老腐朽的清帝國和自命不凡的日本國在争鬥,實際上是遠東地區的戰争,不過是西方帝國主義國家做看客、做贊助商的角鬥場。

清帝國的勝利不符合各位“贊助商”的意願和利益,是以,失敗是必然的。19世紀末的遠東和當今的中東地區有異曲同工之妙,你要是能看懂叙利亞政府軍的勝利,便不難看懂清帝國的失敗。

白銀選手同時挑戰四個王者,現代人對甲午戰争的了解,有哪些誤區

對于甲午戰争的失敗,筆者認為是多方面的,既有清帝國對即将侵略戰争的誤判,又有喪失海權和自身力量等原因,其實,最關鍵的是,筆者認為,清帝國趕上了千年之大變局,落後腐朽的封建制度是遠無法與發達的資本主義制度相對抗的,即使不發生甲午戰争,清帝國的沒落也是遲早要發生的。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