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老班長闊别家鄉七十三年,再次回鄉探親,外甥女也已白發蒼蒼

1942年,西坑鎮一個小夥子被國民黨軍抓了壯丁,在外面曆經了風風雨雨。73年後,抗戰老兵回鄉探親,尋找自己家的位置。回到村裡後,老兵既沒有找到自家祖屋,也沒有找到祖墳的位置,隻能在村口拿酒祭灑。

老班長闊别家鄉七十三年,再次回鄉探親,外甥女也已白發蒼蒼

在晚清民國時期,各路軍閥勢力為了争奪地盤,強抓青壯男子當兵,這就是“抓壯丁”的由來。這些青年人有家庭、有親人,被迫告别家鄉,成了各路軍閥争權奪利的“炮灰”。“壯丁”能夠活下來的十不存一,大多戰死沙場,再也沒能回到故鄉。

上世紀三十年代,黔系軍閥内鬥,開始大肆抓捕鄉裡的“壯丁”。西坑鎮一位青年雷長久的姐夫被軍閥強行抓走,從此下落不明,姐姐因為思念丈夫郁郁而終。姐姐、姐夫留下一個女兒,雷長久承擔起撫育的責任,和母親一起悉心照顧外甥女。

1942年,雷長久的母親因為積勞成疾,不幸病逝。雷長久為了安葬母親,借了許多錢,被迫去到縣裡打工。就在雷長久尋找工作的時候,一支國民黨部隊開來,見到青壯年就抓。雷長久也被這支部隊抓住,關押起來。

老班長闊别家鄉七十三年,再次回鄉探親,外甥女也已白發蒼蒼

随即,有國民黨軍官一一詢問:“你們年紀有多大了?”雷長久為了不被抓走,編了謊話說:“長官,我16歲了。”根據國民黨軍的征兵标準“16歲不能當兵”,然而因為前線缺少兵源,雷長久還是被強行押走,被抓了“壯丁”。

經過新兵訓練後,雷長久被配置設定到國民黨第25軍32團,被派往贛州前線作戰。當時,日寇已經侵占了贛州城,32團就駐紮在山上,不斷襲擾城中的日僞軍。因為32團打日寇,雷長久漸漸安下心來,在抗日戰場浴血拼殺。他隻期盼:“趕快趕走日寇,自己能重返家鄉。”

老班長闊别家鄉七十三年,再次回鄉探親,外甥女也已白發蒼蒼

贛州的日僞軍受到威脅後,糾集了附近幾個城鎮的兵力,對32團駐紮的山頭發起圍攻。32團設下8處陣地,節節抵抗日僞軍,打退了日僞軍十幾波進攻。因為日僞軍援兵越來越多,32團被迫撤退,雷長久在激戰中腿部負傷。

經過簡單包紮後,他跟随部隊轉戰,距離家鄉越來越遠。1945年日寇投降後,在蔣氏的裹挾下,雷長久被迫參與到内戰中來。在3年内戰中,不得人心的國民黨反動派連戰連敗,雷長久也認識到國民黨反動派的邪惡。

老班長闊别家鄉七十三年,再次回鄉探親,外甥女也已白發蒼蒼

在一次同華東野戰軍對陣時,雷長久率領1個班的戰士陣前起義,正式投入人民的懷抱,繼續擔任班長職務。雷長久作為“解放戰士”,依舊感受到人民軍隊“官兵一緻”的溫暖,他堅決要求留下來,為解放事業而戰。

此後,雷長久參加了淮海戰役、渡江戰役,立下了赫赫戰功。新中國成立後,雷長久主動響應号召,選擇轉業到地方,參與到新中國的建設中。1968年,為了支援“三線建設”,雷長久帶着夫妻主動去往貴陽工廠工作。

在工廠裡,雷長久夫婦一直幹到退休,一家人就生活在貴陽。73年的時光彈指一揮間,當年的懵懂青年如今已經白發蒼蒼,雷長久想要回家看看。在兒女的陪同下,抗戰老兵雷長久傳回老家西坑鎮,見到了家鄉熟悉的一草一木。

老班長闊别家鄉七十三年,再次回鄉探親,外甥女也已白發蒼蒼

循着記憶,他去往祖屋的位置,卻發現祖屋已經不見了。他又去往父母墳前祭奠,卻發現這裡已經變成了農田,祖墳遍尋不着了。雷長久又向村長打聽:“我的外甥女還在村裡嗎?”村長詢問了村裡的老人後,才得知:“在雷長久被‘抓壯丁’後,他的外甥女為了求生,離開了村子,從此不知下落。”

雷長久來到村口大樹下,拿來祭奠父母的酒,祭灑在村口的大石頭上,以解哀思之情。他們回到西坑鎮上,住了幾天,一個好消息傳來:“雷長久的外甥女鐘蘇育找到了,想要見一見舅舅。”随即,雷長久趕往外甥女家,見到了已經白發蒼蒼的鐘蘇育,抱着外甥女痛哭。

老班長闊别家鄉七十三年,再次回鄉探親,外甥女也已白發蒼蒼

幾十年過去了,失散多年的親人終于團聚,老兵的心願實作了。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