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和氏璧是環狀的,怎麼雕琢成秦始皇手裡,四四方方的傳國玉玺?

1977年,在山東曲阜發現一座戰國時期的古墓。曲阜作為當時魯國的故城,也預示着這座古墓肯定會發現一些稀世珍寶。

果不其然,一塊外徑32CM左右,孔徑11CM左右的玉璧在古墓中被發現。

因為這塊玉璧很大,而且是在魯國古墓中發現的,是以就将其命名為“魯國大玉璧”。雖然比不上傳說中的和氏璧,但其紋飾完美,布局勻稱,線條流暢,工藝純熟,絕對算得上戰國玉璧中的極品。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這塊玉璧的厚度僅0.6CM左右,也就三枚硬币的厚度。雖然這是玉璧的标準厚度,可聯想到“和氏璧”就讓人非常奇怪。

戰國時期楚國,一位名叫卞和的人發現一塊玉石原料,于是獻給楚王。然而當時的楚王不識貨,覺得他是想騙錢,于是砍掉了他的左腿。

和氏璧是環狀的,怎麼雕琢成秦始皇手裡,四四方方的傳國玉玺?

到了下一任楚王登基後,卞和再次獻玉。

可這位楚王也不相信,就把他的右腿也砍掉了。

等到第三任楚王登基後,事情發生了轉變,楚王選擇相信,于是命人打開石料,果然在黎墨發現了一塊絕世美玉。

事後楚王召集全國各地的能工巧匠加工美玉,最終将此玉做成一塊玉璧。為了紀念多次獻玉的卞和,楚王決定将玉璧命名為“和氏璧”。

後來因為和趙國和親,這塊玉就到了趙國。不過在天下一統之後,玉璧被始皇帝奪走并做成了傳國玉玺。

可是這就非常不合理,因為玉璧的中心都是挖空了的環形,其厚度應該也和“魯國大玉璧”的厚度類似,如何能夠制作成體積大且四四方方的傳國玉玺?

但凡對玉器有所了解的人都知道,古代的印章基本都是正方形印章,尤其是皇帝的玉玺,在“天圓地方”宇宙觀的影響之下,肯定都是正方形的底座,圓形的鈕。

和氏璧是環狀的,怎麼雕琢成秦始皇手裡,四四方方的傳國玉玺?

至于玉玺的大小,從曆史的角度來看,時間越靠後的朝代,玉玺就越大,比如清朝時期的玉器,一般是方四寸、厚兩寸、高三寸。

這是因為相較于靠前的朝代,明清時期的采玉技術非常發達,就發現了不少大型的美玉。是以明清時期的玉玺都非常大,顯得非常霸氣。

不過唐朝之前的玉玺其實都不大,甚至可以挂在腰間,遇到了緊急的事情,皇帝随時随地都可以使用印章。

細想一下,如果将玉器做得很大,挂在身上豈不是累贅。而這個東西如此重要,又不能假手于人。

從目前出土的秦漢時期的官印來看,也就在2.5cm見方。由此可以推斷,皇帝的玉玺也大不到哪裡去。

既然秦漢時期的玉玺都這麼小,那麼是否說明“和氏璧”最後做成了玉玺呢?

按照史學界的考證,傳國玉玺應該是“方四寸,高三寸六”,換算現代的長度機關,那麼大小應該在9cm左右,高度8cm左右。

和氏璧是環狀的,怎麼雕琢成秦始皇手裡,四四方方的傳國玉玺?

前面說過玉璧的中心是挖空的環狀,如果想要将其改成玉器,那麼玉璧的圓徑至少要30厘米,厚度為8.5厘米。

如果真是這樣的話,那麼“和氏璧”就成了磨盤一樣又大又重了,起碼要十幾公斤以上。

可如果低于這個圓徑,那麼周邊的圓弧就無法處理。低于這個厚度就無法雕刻上方的圓形鈕。

再加上從目前出土的戰國大玉璧來看,最厚的也不過2cm左右。

當然了,厚度超過2cm的玉器也不是玉璧,而是玉琮,是一種用于祭祀的禮器。這和主要用于裝飾的玉璧有着本質的差別。

目前出土的神人紋玉琮王,其厚度達到了8.8cm,圓徑才17cm,是以其重量也隻有6.5公斤。

換句話說,雖然器形看上去差不多,但很薄的是玉璧,很厚的就是玉琮。

和氏璧是環狀的,怎麼雕琢成秦始皇手裡,四四方方的傳國玉玺?

圖:神人紋玉琮王

是以可以得出結論,“和氏璧”無法做成傳國玉玺。

既然是假的,那麼這個說法是從哪裡來的呢?

翻開曆史典籍會發現,這個說法出自《錄異記》。

其實單單看這本典籍的名字就知道是一本記錄奇聞異事的書籍,其參考價值其實并不高,甚至可以确定是假的。

既然是假的,那麼傳國玉玺又出自何處呢。

其實《後漢書》中有過描述,書中原文如下:

“傳國玺,其玉出藍田山”。

沒錯了,這才是正史的記載,雖然《後漢書》是南朝的作品,但作者範晔謹慎成書,可信度還是非常高的。

參考資料:《後漢書》、《史記》、《錄異記》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