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鳌拜罪不至死,孝莊太後這一計很明顯,鳌拜太蠢竟沒看出來

相信大家都看過《鹿鼎記》,主要講的是一個出身于社會最底層的少年韋小寶的傳奇經曆的故事,劇中韋小寶曾進宮做太監,還和少年皇帝成為莫逆之交,沒錯,這位少年便是日後的康熙大帝。康熙帝是中國曆史上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在位六十一年,他一手開創康乾盛世的局面,是一位英明的君主、優秀的軍事家、更是一位偉大的政治家,奠定了清朝興盛的根基,被後世學者稱之為“千古一帝”。

更加神奇的是康熙帝八歲就登基,十四歲親政,曆史上有多少小皇帝被扶持上位後淪為權臣的政治傀儡,他們完全沒有皇帝的雄偉霸氣,反而是唯唯諾諾,毫無主見,甚至就連自己的自由和性命都掌握在别人的手中。

鳌拜罪不至死,孝莊太後這一計很明顯,鳌拜太蠢竟沒看出來

但康熙帝8歲喪父,10歲喪母,後宮之中隻有一個皇祖母孝莊太後可以依靠,好在孝莊太後是中國曆史上有名的賢後,一生培養、輔佐順治、康熙兩代皇帝,是清初傑出的女政治家。康熙帝對她的評價極高,“……趨承祖母膝下三十餘年,鞠養教誨,以緻有成。設無祖母太皇太後,斷不能有今日成立。”

但前朝卻有索尼、蘇克薩哈、遏必隆、鳌拜四大臣輔政,如此四位輔政大臣,稍微一想,也是先帝要讓他們互相牽制的,不能讓一家權傾朝野。

孝莊太後知道鳌拜對皇室忠心耿耿,他曾是皇太極的家将,支援順治帝,還敢于攝政王多爾衮作對,如今年幼的康熙帝即位,可鳌拜卻漸漸被權力迷花了眼,正做着當年多爾衮做的事情。為了給年幼的皇帝知道想要坐上皇位并不簡單,同樣也是為了鍛煉小皇帝,便以鳌拜為“題目”,讓康熙解答。

鳌拜罪不至死,孝莊太後這一計很明顯,鳌拜太蠢竟沒看出來

由于索尼不願意争奪權力,遏必隆也選擇隐退,是以朝堂之上隻剩鳌拜和蘇克薩哈,有趣的是,蘇克薩哈曾經是多爾衮的心腹,與鳌拜有着不小的沖突,可另外兩位大臣不出來制衡鳌拜的發展,蘇克薩哈鬥不過鳌拜。鳌拜仗着軍功高,常常氣勢奪人,卻得以擅權自重,日益驕橫,開始專權,幸好索尼在臨死前,上書請小皇帝遵循先帝順治14歲親政的先例,這才康熙開始親政。

蘇克薩哈主動上疏請求卸任,為的就是脅迫着另外兩位也卸任,這是為小皇帝好,可鳌拜卻給蘇克薩哈羅織了心懷奸詐、久蓄異志、欺藐幼主、不願歸政等24款罪名,提出應處淩遲、族誅之刑,康熙此時還鬥不過鳌拜,隻能連累蘇克薩哈被殺。但此後鳌拜成為朝堂之上的衆矢之的,這正達成了孝莊太後的目的,讓康熙知道鳌拜曾經忠心,但如今就需要他親自除掉鳌拜,才能接觸到真正的朝局。

鳌拜罪不至死,孝莊太後這一計很明顯,鳌拜太蠢竟沒看出來

康熙決意鏟除鳌拜集團,可鳌拜權傾朝野,他本人曾經号稱"滿洲第一勇士",長得非常魁梧,單憑幾個侍衛還抓不住他,是以康熙非常謹慎,他決定不露聲色,挑選了一批身強力壯的親貴子弟,在宮内整日練習布庫為戲,鳌拜見狀,以為是皇帝年少,沉迷嬉樂,不僅不以為意,心中反暗自高興。有一次鳌拜接到皇帝的召見,他不以為奇,結果康熙已經做好了準備,那些學習摔跤的學子一擁而上,鳌拜猝不及防,被摔倒在地,束手就擒。

鳌拜罪不至死,孝莊太後這一計很明顯,鳌拜太蠢竟沒看出來

康熙命議政王大臣等審訊鳌拜大臣們審實後,宣布鳌拜30條罪狀,應處以革職、立斬,但由于鳌拜曾立下赫赫軍功,隻是判處終身監禁。如此,康熙交出了一份完美的答卷,此後他可以真正的君臨天下了。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