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這位南安人曾是南宋時期的“外交官”,泉州有一巷子因他得名

這位南安人曾是南宋時期的“外交官”,泉州有一巷子因他得名

人物:諸葛廷瑞

諸葛廷瑞,字麟之,南安梅山人,諸葛氏入泉第五世,生于南宋建炎三年(公元1129年),紹興二十七年(公元1157年)登進士第,淳熙十五年(公元1188年)擢升為起居舍人。淳熙十六年(公元1189年),諸葛廷瑞被派遣出使金國,後得到重用;紹熙元年(公元1190年)兼權中書舍人,後改為兵部侍郎;紹熙改元告老還鄉,以朝請大夫守權兵部侍郎,定居泉州城東北角;慶元元年(公元1195年)去世,葬于今南安康美楊梅山華僑農場旁。

遺迹:執節巷

這位南安人曾是南宋時期的“外交官”,泉州有一巷子因他得名

執節巷位于泉州市區東北隅,南宋紹定年間,泉州知州真德秀在北門街諸葛廷瑞故宅附近,為其興建執節坊,後人興建執節宮,以表彰他的氣節,執節巷也是以得名。可惜随着時代的變遷,執節坊未能留存下來,現在的執節宮内奉侍“執節大元帥”,每年的農曆十月十六為“慶紀日”,褒獎這位前賢風範。

執節有度名留巷坊

孤冢無蹤魂歸青山

泉州地區廟宇難以悉數,不同的宗教場所齊聚,沁潤泉州人的生活,祭祀成了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每年的農曆十月十六,位于泉州市區東北隅的執節宮熱鬧非凡,濃濃的香火氣息,萦繞着低回的念經聲,人群圍着大殿的神像祈禱。

這位南安人曾是南宋時期的“外交官”,泉州有一巷子因他得名

就着那淡淡香火味的空氣,能說出“執節大元帥”故事的人寥寥無幾,更多的是一種心靈寄托和精神歸宿。“纾難出使金國,不辱使命,後封妻蔭子,衣錦還鄉,持節蔔宅于此……”翻開這一段曆史,拭去歲月浮塵,我們不能讓這位南宋名臣的故事埋藏于故紙堆中。

古巷猶存

臘月,午後的陽光極其明媚,走在泉州老城區的大街小巷裡,在宗教、人文、曆史典故的探訪中,尋味跨越年代的沉浮,足以讓人興奮。

作為泉州曆史文化街,泉州市區東北隅的學府街連接配接着泉州一中、外國語學校、市委黨校、科技中學……名校古迹彙聚,人文氣息濃厚。路上随處可見身着各色校服的學子,笑聲朗朗、朝氣蓬勃。

這條枕着長長記憶的老街,見證着千年古城的滄桑巨變,濃縮着曆史文化積澱。歐陽詹在這啟程赴京,與韓愈等同登“龍虎榜”;留從效、陳洪進二氏相繼守泉,建造公府深院大宅;兩宋時期,泉州海外交通繁盛,這一帶人丁興旺。士人望族,庶民百姓,紛紛到此安家落戶。

不知不覺間,到了學府街186号,隻見執節宮大門頂,一橫匾書“執節古地”,門上将士的雕花栩栩如生,門前貼柱上一副冠頂對聯寫着:“執秉剛強兼毅發,節該忠孝并清廉”,宮内奉侍的“執節大元帥”,便是諸葛廷瑞。

這位南安人曾是南宋時期的“外交官”,泉州有一巷子因他得名

執節宮

左邊的牆上有一方石刻,記載着執節宮的傳說及重修碑記,原先的石牌坊早已被拆除,而留下來的執節宮也曾被多次修繕。沿着南俊北路方向,步行幾百米來到了與執節巷交叉口。

巷内兩側的房屋,紅磚綠瓦多為上世紀七八十年代所修建。有清光緒三十年(公元1904年)與其兄林翀鶴同科登第的林騷進士第;也藏匿着僑僧廣洽長老、依蓮貞士重修的古寺;重制了以紀念歐陽詹、朱熹、弘一法師為主線的小山叢竹曆史文化公園……

這位南安人曾是南宋時期的“外交官”,泉州有一巷子因他得名

小山叢竹曆史文化公園

這位南安人曾是南宋時期的“外交官”,泉州有一巷子因他得名

弘一法師最後講經處位于執節巷巷口處的“小山叢竹”内

在執節巷巷長的指引下,細細品味仍能感受到小巷曆史的古風古貌,兩邊的舊宅新居對視,街上機車、自行車夾雜,穿梭在這市井氣息中。

這位南安人曾是南宋時期的“外交官”,泉州有一巷子因他得名

執節巷

從巷頭走到巷尾不過三五分鐘,與這些房屋并排坐落一隅的還有修葺中的同蓮寺,梵音佛唱為老巷增添了幾許清淨與安甯。接近巷口處的“小山叢竹”,清幽雅緻綠植環繞,片片翠竹格外引人注目,構成了執節巷獨特的文化生态。

勤政愛民

諸葛廷瑞是否是諸葛亮之後,今已無從考究。《閩中理學淵源考》記載,其父親諸葛季文笃學好古,雖家中貧困,但授徒養家,并著《六經諸子解》,備受時人推崇。在濃厚的書香氛圍熏陶下,諸葛廷瑞從小就聰慧過人、學識淵博,28歲高中進士,被授龍溪尉後,曾平息盜賊穩定民生。

南宋乾道三年(公元1167年),諸葛廷瑞調往崇安縣(今武夷山市)任知縣。在崇安文廟(武夷學宮)立二賢祠,祀趙清獻、胡文定,并邀請朱熹為二賢祠作記,即後來收入《晦庵集》卷七十七的《建甯府崇安縣學二公祠記》。

那一年,閩北大地突發洪水災害,暴雨吞沒田疇室廬,沖刷田地。諸葛廷瑞知道朱熹在當地的名望,便請他出面為崇安災民籌措赈濟之糧。二人共同奔走于當地豪門富足,勸說他們拿出所藏之糧,平價售賣給災民。在他們的努力下,百姓才不至于餓死。

又是一年大旱,由于地處深山,交通不便,救援物資及人力拖了數月才到位。為防止類似事件再次發生,諸葛廷瑞響應朱熹号召,建立社倉。社倉的任務,是在青黃不接之時,以一定的利息貸谷給農民,這就可以不向豪民高利貸糧。若發生小饑,利息可減半,若發生大饑,則可免除利息。此舉引發各地地方官效仿,很快便推廣開來,并留存久遠。

由于政績突出,諸葛廷瑞調往明州任通判,因家中大喪未就任。守孝期滿後,先後任池州通判、惠州知府,後來更是被授予工部郎中。南宋淳熙十五年(公元1188年),年事已高的孝宗帝拟禅位,讓衆大臣盡力輔助太子治理天下,并推薦人才。

同為泉州人的留正身為宰相,舉賢不避親,向孝宗帝推薦諸葛廷瑞做新君的侍從大臣。對于諸葛廷瑞,孝宗帝早有耳聞,頗為賞識,他也認為諸葛廷瑞行事光明磊落、為人正直,是一個棟梁之材,當即擢升起居舍人。

淳熙十六年(公元1189年),光宗帝繼承君位。金世宗完顔雍病逝,金國派使臣前來報喪,懾于金國的武力,南宋朝廷須派出特使參加喪禮。

想到弱國使節往往要忍辱受屈,甚至還有客死異鄉、遺臭萬年的可能,對于這種差事,大臣們都避而遠之。考慮到孝宗時期,諸葛廷瑞曾擔任金人館伴使,與金人酬對自如,不失國體,留正再次出聲,向皇帝奏請讓諸葛廷瑞前往金國。皇帝當即同意,認為諸葛廷瑞定能圓滿完成任務。

執節立功

遙遠的路程、變幻莫測的天氣、古舊的交通工具,可以想象到出使的艱辛。尤其是自秦桧弄權賣國,南宋朝廷向金稱侄、割地賠款,這個時候勉強使金,需要極大勇氣。諸葛廷瑞深知南宋朝廷積弱已久,長期以來的低聲下氣和厚禮相向,注定無法換來尊重與和平,但他還是毅然領旨。

才入金國境内,金國的伴使官就刻意為難,認為諸葛廷瑞的穿戴不合禮數,便拿刀威脅,強令要求更換,諸葛廷瑞不為所屈。到了都城賓舍,大門緊閉,隻留下小門,金國伴使官欲将諸葛廷瑞安置在下等賓舍。這時,諸葛廷瑞厲聲呵斥:這不是招待來使的禮節,由此引發的毀約,兩國交兵,區區一個伴使官可擔當不起。這才阻止了鬧劇。

等到了入朝面見新金主,他見諸葛廷瑞衣帶服飾宛如上國使者,非常生氣,接過國書一看,竟稱“大宋”,不符合侄國禮節,更是氣不打一處來,将國書怒摔于地。

此時的諸葛廷瑞毫不動容,彎腰拾起再次呈上,他表示:南朝天子對金皇帝病逝,哀傷震悼,特派專使吊祭,這是遵守和議的誠意,若北朝真有踐約之誠,幸勿節外生枝,任意指摘。舊主崩殂,新主嗣統,應偃武修文才是北朝之福。為生靈考慮,彼此通好實為上策。

見諸葛廷瑞的言談舉止從容、毫不畏懼,新金主雖然怒氣未消,但正值大喪,舉國惶惶,隻好作罷。而在吊祭之時,金國朝廷強迫諸葛廷瑞穿上侄國禮制的喪服吊祭,見其不為所動,最終也無可奈何。

面對金國君臣上下的威脅和侮辱,諸葛廷瑞以不卑不亢的氣度和風範,令金人無計可施,回朝後便受到重用。光宗帝褒獎他執節有度,命他兼掌吏部侍郎,晉升起居郎。南宋紹熙元年(公元1190年),諸葛廷瑞兼權中書舍人。考慮到與留正有親,他自己多次主動上疏請求回避,後改任兵部侍郎。

食君之祿,擔君之事。諸葛廷瑞也曾上疏光宗,用漢唐以來曆史教訓說明“貴戚用事,未有不害家兇國”的道理,希望光宗對于皇親國戚要時加節制,“俾使各保其爵祿,天高危滿溢之虞”。在他擔任光宗侍從的一年多時間裡,提出建議幾十項,均被采納。紹熙改元(公元1194年),廷瑞告老回鄉,以朝請大夫守權兵部傳郎職,定居在泉州城東北角。

為褒揚前人風範,激勵百姓的愛國思想,泉州知州真德秀奏請在其故裡立“執節”石牌坊,同時興建一座“執節宮”。該坊立在文勝、執節、模範三巷交叉處,泉州人沿着牌坊和宮的兩側,興建住宅商鋪,逐漸形成一條街巷,就近取名“執節巷”。

《八閩通志》也有載,諸葛廷瑞墓位于今南安市康美楊梅山華僑農場旁。可惜,我們到訪緬懷時,卻已難覓其蹤影。據楊梅山下圓通庵道良法師講述,1958年,由于無人看護,一條水溝流向經過諸葛墓,沖毀了部分墓構件;後來,石碑、石帽、石馬、石人也被人盜走。如今,墓葬處已淪為養雞場。

執節有度留青史,今卻枯冢無處尋。想及此,不免令人唏噓。希望在不久的将來,道良法師提出的修繕諸葛廷瑞大墓心願能夠早日達成,讓這股忠誠、正直之風,深深融入泉州古城的血脈之中。

(圖檔由本報記者李想拍攝,感謝陳小剛先生、道良法師對本次采訪的支援。)

THE END

記者:李楊瑜 李想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