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这位南安人曾是南宋时期的“外交官”,泉州有一巷子因他得名

这位南安人曾是南宋时期的“外交官”,泉州有一巷子因他得名

人物:诸葛廷瑞

诸葛廷瑞,字麟之,南安梅山人,诸葛氏入泉第五世,生于南宋建炎三年(公元1129年),绍兴二十七年(公元1157年)登进士第,淳熙十五年(公元1188年)擢升为起居舍人。淳熙十六年(公元1189年),诸葛廷瑞被派遣出使金国,后得到重用;绍熙元年(公元1190年)兼权中书舍人,后改为兵部侍郎;绍熙改元告老还乡,以朝请大夫守权兵部侍郎,定居泉州城东北角;庆元元年(公元1195年)去世,葬于今南安康美杨梅山华侨农场旁。

遗迹:执节巷

这位南安人曾是南宋时期的“外交官”,泉州有一巷子因他得名

执节巷位于泉州市区东北隅,南宋绍定年间,泉州知州真德秀在北门街诸葛廷瑞故宅附近,为其兴建执节坊,后人兴建执节宫,以表彰他的气节,执节巷也因此得名。可惜随着时代的变迁,执节坊未能留存下来,现在的执节宫内奉侍“执节大元帅”,每年的农历十月十六为“庆纪日”,褒奖这位前贤风范。

执节有度名留巷坊

孤冢无踪魂归青山

泉州地区庙宇难以悉数,不同的宗教场所齐聚,沁润泉州人的生活,祭祀成了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每年的农历十月十六,位于泉州市区东北隅的执节宫热闹非凡,浓浓的香火气息,萦绕着低回的念经声,人群围着大殿的神像祈祷。

这位南安人曾是南宋时期的“外交官”,泉州有一巷子因他得名

就着那淡淡香火味的空气,能说出“执节大元帅”故事的人寥寥无几,更多的是一种心灵寄托和精神归宿。“纾难出使金国,不辱使命,后封妻荫子,衣锦还乡,持节卜宅于此……”翻开这一段历史,拭去岁月浮尘,我们不能让这位南宋名臣的故事埋藏于故纸堆中。

古巷犹存

腊月,午后的阳光极其明媚,走在泉州老城区的大街小巷里,在宗教、人文、历史典故的探访中,寻味跨越年代的沉浮,足以让人兴奋。

作为泉州历史文化街,泉州市区东北隅的学府街连接着泉州一中、外国语学校、市委党校、科技中学……名校古迹汇聚,人文气息浓厚。路上随处可见身着各色校服的学子,笑声朗朗、朝气蓬勃。

这条枕着长长记忆的老街,见证着千年古城的沧桑巨变,浓缩着历史文化积淀。欧阳詹在这启程赴京,与韩愈等同登“龙虎榜”;留从效、陈洪进二氏相继守泉,建造公府深院大宅;两宋时期,泉州海外交通繁盛,这一带人丁兴旺。士人望族,庶民百姓,纷纷到此安家落户。

不知不觉间,到了学府街186号,只见执节宫大门顶,一横匾书“执节古地”,门上将士的雕花栩栩如生,门前贴柱上一副冠顶对联写着:“执秉刚强兼毅发,节该忠孝并清廉”,宫内奉侍的“执节大元帅”,便是诸葛廷瑞。

这位南安人曾是南宋时期的“外交官”,泉州有一巷子因他得名

执节宫

左边的墙上有一方石刻,记载着执节宫的传说及重修碑记,原先的石牌坊早已被拆除,而留下来的执节宫也曾被多次修缮。沿着南俊北路方向,步行几百米来到了与执节巷交叉口。

巷内两侧的房屋,红砖绿瓦多为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所修建。有清光绪三十年(公元1904年)与其兄林翀鹤同科登第的林骚进士第;也藏匿着侨僧广洽长老、依莲贞士重修的古寺;重现了以纪念欧阳詹、朱熹、弘一法师为主线的小山丛竹历史文化公园……

这位南安人曾是南宋时期的“外交官”,泉州有一巷子因他得名

小山丛竹历史文化公园

这位南安人曾是南宋时期的“外交官”,泉州有一巷子因他得名

弘一法师最后讲经处位于执节巷巷口处的“小山丛竹”内

在执节巷巷长的指引下,细细品味仍能感受到小巷历史的古风古貌,两边的旧宅新居对视,街上摩托车、自行车夹杂,穿梭在这市井气息中。

这位南安人曾是南宋时期的“外交官”,泉州有一巷子因他得名

执节巷

从巷头走到巷尾不过三五分钟,与这些房屋并排坐落一隅的还有修葺中的同莲寺,梵音佛唱为老巷增添了几许清净与安宁。接近巷口处的“小山丛竹”,清幽雅致绿植环绕,片片翠竹格外引人注目,构成了执节巷独特的文化生态。

勤政爱民

诸葛廷瑞是否是诸葛亮之后,今已无从考究。《闽中理学渊源考》记载,其父亲诸葛季文笃学好古,虽家中贫困,但授徒养家,并著《六经诸子解》,备受时人推崇。在浓厚的书香氛围熏陶下,诸葛廷瑞从小就聪慧过人、学识渊博,28岁高中进士,被授龙溪尉后,曾平息盗贼稳定民生。

南宋乾道三年(公元1167年),诸葛廷瑞调往崇安县(今武夷山市)任知县。在崇安文庙(武夷学宫)立二贤祠,祀赵清献、胡文定,并邀请朱熹为二贤祠作记,即后来收入《晦庵集》卷七十七的《建宁府崇安县学二公祠记》。

那一年,闽北大地突发洪水灾害,暴雨吞没田畴室庐,冲刷田地。诸葛廷瑞知道朱熹在当地的名望,便请他出面为崇安灾民筹措赈济之粮。二人共同奔走于当地豪门富足,劝说他们拿出所藏之粮,平价售卖给灾民。在他们的努力下,百姓才不至于饿死。

又是一年大旱,由于地处深山,交通不便,救援物资及人力拖了数月才到位。为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诸葛廷瑞响应朱熹号召,建立社仓。社仓的任务,是在青黄不接之时,以一定的利息贷谷给农民,这就可以不向豪民高利贷粮。若发生小饥,利息可减半,若发生大饥,则可免除利息。此举引发各地地方官效仿,很快便推广开来,并留存久远。

由于政绩突出,诸葛廷瑞调往明州任通判,因家中大丧未就任。守孝期满后,先后任池州通判、惠州知府,后来更是被授予工部郎中。南宋淳熙十五年(公元1188年),年事已高的孝宗帝拟禅位,让众大臣尽力辅助太子治理天下,并推荐人才。

同为泉州人的留正身为宰相,举贤不避亲,向孝宗帝推荐诸葛廷瑞做新君的侍从大臣。对于诸葛廷瑞,孝宗帝早有耳闻,颇为赏识,他也认为诸葛廷瑞行事光明磊落、为人正直,是一个栋梁之材,当即擢升起居舍人。

淳熙十六年(公元1189年),光宗帝继承君位。金世宗完颜雍病逝,金国派使臣前来报丧,慑于金国的武力,南宋朝廷须派出特使参加丧礼。

想到弱国使节往往要忍辱受屈,甚至还有客死异乡、遗臭万年的可能,对于这种差事,大臣们都避而远之。考虑到孝宗时期,诸葛廷瑞曾担任金人馆伴使,与金人酬对自如,不失国体,留正再次出声,向皇帝奏请让诸葛廷瑞前往金国。皇帝当即同意,认为诸葛廷瑞定能圆满完成任务。

执节立功

遥远的路程、变幻莫测的天气、古旧的交通工具,可以想象到出使的艰辛。尤其是自秦桧弄权卖国,南宋朝廷向金称侄、割地赔款,这个时候勉强使金,需要极大勇气。诸葛廷瑞深知南宋朝廷积弱已久,长期以来的低声下气和厚礼相向,注定无法换来尊重与和平,但他还是毅然领旨。

才入金国境内,金国的伴使官就刻意为难,认为诸葛廷瑞的穿戴不合礼数,便拿刀威胁,强令要求更换,诸葛廷瑞不为所屈。到了都城宾舍,大门紧闭,只留下小门,金国伴使官欲将诸葛廷瑞安置在下等宾舍。这时,诸葛廷瑞厉声呵斥:这不是招待来使的礼节,由此引发的毁约,两国交兵,区区一个伴使官可担当不起。这才阻止了闹剧。

等到了入朝面见新金主,他见诸葛廷瑞衣带服饰宛如上国使者,非常生气,接过国书一看,竟称“大宋”,不符合侄国礼节,更是气不打一处来,将国书怒摔于地。

此时的诸葛廷瑞毫不动容,弯腰拾起再次呈上,他表示:南朝天子对金皇帝病逝,哀伤震悼,特派专使吊祭,这是遵守和议的诚意,若北朝真有践约之诚,幸勿节外生枝,任意指摘。旧主崩殂,新主嗣统,应偃武修文才是北朝之福。为生灵考虑,彼此通好实为上策。

见诸葛廷瑞的言谈举止从容、毫不畏惧,新金主虽然怒气未消,但正值大丧,举国惶惶,只好作罢。而在吊祭之时,金国朝廷强迫诸葛廷瑞穿上侄国礼制的丧服吊祭,见其不为所动,最终也无可奈何。

面对金国君臣上下的威胁和侮辱,诸葛廷瑞以不卑不亢的气度和风范,令金人无计可施,回朝后便受到重用。光宗帝褒奖他执节有度,命他兼掌吏部侍郎,晋升起居郎。南宋绍熙元年(公元1190年),诸葛廷瑞兼权中书舍人。考虑到与留正有亲,他自己多次主动上疏请求回避,后改任兵部侍郎。

食君之禄,担君之事。诸葛廷瑞也曾上疏光宗,用汉唐以来历史教训说明“贵戚用事,未有不害家凶国”的道理,希望光宗对于皇亲国戚要时加节制,“俾使各保其爵禄,天高危满溢之虞”。在他担任光宗侍从的一年多时间里,提出建议几十项,均被采纳。绍熙改元(公元1194年),廷瑞告老回乡,以朝请大夫守权兵部传郎职,定居在泉州城东北角。

为褒扬前人风范,激励百姓的爱国思想,泉州知州真德秀奏请在其故里立“执节”石牌坊,同时兴建一座“执节宫”。该坊立在文胜、执节、模范三巷交叉处,泉州人沿着牌坊和宫的两侧,兴建住宅商铺,逐渐形成一条街巷,就近取名“执节巷”。

《八闽通志》也有载,诸葛廷瑞墓位于今南安市康美杨梅山华侨农场旁。可惜,我们到访缅怀时,却已难觅其踪影。据杨梅山下圆通庵道良法师讲述,1958年,由于无人看护,一条水沟流向经过诸葛墓,冲毁了部分墓构件;后来,石碑、石帽、石马、石人也被人盗走。如今,墓葬处已沦为养鸡场。

执节有度留青史,今却枯冢无处寻。想及此,不免令人唏嘘。希望在不久的将来,道良法师提出的修缮诸葛廷瑞大墓心愿能够早日达成,让这股忠诚、正直之风,深深融入泉州古城的血脉之中。

(图片由本报记者李想拍摄,感谢陈小刚先生、道良法师对本次采访的支持。)

THE END

记者:李杨瑜 李想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