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國軍成百上千的将領中黃百韬絕對可以說是一個異類,他不屬于任何一個派系,他也沒有靠山,根本沒有根基。他生于直隸天津,畢業于直隸省立工業專們學校後來加入直系軍閥李純的部隊。當時軍隊中老鄉觀念盛行由于兩人都是直隸人,外加上黃百韬踏實能幹李純便把他心愛的婢女許配給黃百韬為妻。第二次直奉大戰中直系軍閥戰敗,黃百韬便投靠了和他有師生之誼的張宗昌。北伐軍打過長江以後,他跟随第6軍軍長徐源泉投靠蔣介石,随後被蔣送到南京陸大深造。
抗日戰争爆發後,他出任進階參謀後來得到總長何應欽的賞識。任職期間他踏實肯幹又積極整頓戰區A錢局面,因為沒有派系靠山和根基是以他總是不折不扣地執行蔣的指令。國共第三次内戰爆發後,黃百韬的才能逐漸顯現出來。孟良崮戰役中,幾乎所有國軍将領因為張靈甫的嚣張跋扈不願意救他。而得到蔣的指令後,黃百韬率領部隊猛攻華野,差點選破華野的防線。南麻、臨朐戰役,黃百韬拼死增援給解放軍造成了極大的麻煩。

豫東戰役之中,粟裕将軍指揮華野、中原野戰軍、晉冀魯豫和豫皖蘇軍區部隊,想吃下黃百韬的兵團。粟裕指令幾個精銳縱隊猛攻黃百韬兵團,黃百韬以劣勢兵力硬抗住了幾個縱隊的輪番攻擊。血戰八晝夜, 面對慘重的傷亡和低落的士氣黃百韬親自登上坦克率部隊對解放軍發動反沖鋒,直到胡琏18軍和邱清泉兵團的到來。黃百韬用他的實際行動得到了國軍高層尤其是蔣的認可。
在淮海戰役中,黃百韬率領第7兵團面對粟裕和劉伯承的聯手圍攻,他選擇戰至最後一刻,算是為國民政權流盡最後第一血。第7兵團複滅後,他舉槍自戕保全了自己的氣節。為了剿滅第7兵團華野付出了相當大的代價,可見這個兵團的頑固程度。第7兵團由國民革命軍第25軍、44軍、63軍、64軍和100軍組成。
作為第7兵團的主力第25軍軍長陳士章出生于直隸趙縣,黃埔第五期。陳士章這個人如果放到現在絕對是一個掙錢達人,因為他是一個考證“狂人”。他先後參加過軍官研究班、軍官訓練團、高等教育班、中央訓練團、戰術研究班、将校研究班受訓,就連黨政訓練班都沒落下,是一位證書将軍。如果你認為他僅僅是個書呆子那就錯了,他是國軍中一位文武雙全的将軍。武漢會戰期間他率部與日寇血戰三晝夜,擊退日軍獲得了蔣的親自嘉獎。陳士章和黃百韬差不多他是一個徹底的軍人,打日本人不含糊。接到内戰指令後也不猶豫,他恪盡職守,逢戰必先并沒有嫡系和雜牌之分。福州戰役之後,他逃到廈門被俘。成為俘虜後他表現很不配合直到1975年才被特赦,随後飛往美國并在洛杉矶定居直到90歲逝世。
44軍軍長王澤浚出生于四川軍閥王缵緒家中,他仗着父親的勢力對待百姓和紅軍非常殘暴。盧溝橋事變後,他出川參加抗戰。與其他川軍将領相比,王澤浚作戰勇敢靈活敢于任職。他血戰武漢、長衡會戰的表現也比其他川軍更優異。但他的部隊軍紀實在不敢恭維,說是匪都不如。内戰爆發後,44軍在碾莊戰役複滅王澤浚被俘。由于拒絕改造先後被關押于臨沂、益都、禹城、濟南、北京等地,1974年病逝于北京秦城監獄。
63軍軍長陳章粵系将領,抗日戰争中他表現比較積極曾在韶關與日寇血戰。他曾用步槍擊傷過一架日機。碾莊戰役失敗後,他在窯灣舉槍自戕算是全了自己的氣節。
64軍軍長劉鎮湘經曆比較傳奇,他曾是葉挺手下的特務連連長參加過南昌起義。南昌起義失敗後,他被陳濟棠安排到粵軍之中。後來考入黃埔,碾莊戰役中他誓死也不突圍要與解放軍決戰,兵敗被俘。經過改造後擔任過廣西政協,1986年去世。
100軍軍長周志道是江西人,黃埔四期。他是王耀武的得力幹将,也是圍堵方志敏的重要人物。抗日戰争爆發後,他先後參加過淞滬抗戰、南京保衛戰、徐州會戰、武漢會戰、南昌會戰、台兒莊會戰等十餘次大型戰役。他與同是黃埔出身的陳士章不同,他看不起雜牌部隊也看不起黃百韬,曾要求蔣把他調出黃百韬兵團。碾莊兵敗後,他逃出戰場逃亡到了台灣,1984年去世。
黃百韬兵團碾莊兵敗後,黃百韬、陳章舉槍自戕,剩下兩人拒絕改造,周志道卻拼命想追随他的校長。内戰中這樣的頑固的将軍很少見,他們軍人的骨氣值得敬佩,但他們卻站在了老百姓的對立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