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
史作詠者
編輯|
盤點
中國曆史上十大女将軍
,個個都是巾帼不讓須眉。
讓世人明白:“誰說女子不如男”,都在中國曆史上留下了絢爛的一筆。
她們都有誰?在她們身上又發生了怎樣的傳奇故事呢?
第一位 婦好
婦好,
商天子武丁的王後
,
中國曆史上有據可查的第一位女性軍事統帥
,同時也是一位
善于打仗的女将軍
。
在武丁對周邊方國,部族的一系列戰争中,婦好
多次受命代商王征集兵員
,屢任軍将征戰沙場。
曾統兵1.3萬人攻羌方
,俘獲大批羌人,成為
武丁時一次征戰率兵最多的将領
而在對陣巴方作戰中,她率部設伏,徹底斷了巴方軍隊的退路,配合武丁部将其殲滅。此戰是為
中國戰争史上記載最早的伏擊戰
此外,她不僅
能夠率領軍隊東征西讨為武丁拓展疆土,而且還主持着武丁朝的各種祭祀活動。
是以,武丁十分喜歡她,她去世後武丁悲痛不已,
追谥曰“辛”
,商朝的後人們尊稱她為
“母辛”、“後母辛”
,而
司母辛大方鼎
即是她的用器。
第二位 荀灌
荀灌,
晉朝平南将軍荀崧的女兒
曹操重要謀士荀彧的五世孫女。
她從小就跟在父親荀崧身邊行軍作戰,因而,
她不愛紅妝,愛武裝,甚至比男兒還彪悍
十歲便能騎馬張弓,論箭已能百步穿楊
刀槍劍戟也是樣樣精通
,尤其是
一杆小銀槍,耍得那是遊龍飛虎,出神入化,讓許多男子都自歎不如
而她最為人津津樂道的就是,
她與父親被數萬胡騎圍困在宛城時,她主動請纓出城求援
。她以
十三歲稚齡
,率領十餘死士突破重圍,請來援軍,解了宛城之圍,成功拯救了自己的父親于水火之中。身為女子,這樣年紀有這樣的膽識,又創下了如此壯舉,無愧為女中豪傑。
第三位 毛秋晴
毛秋晴,
前秦高帝符登之妻毛皇後
。她出身将門,她的父親為前秦鎮守上邽的
毛興
,因而她自幼便習得一身好武藝。并且她還是一員勇将,尤其
擅長騎射。
符姚之戰時,她
統軍一萬
駐守苻登辎重糧草集中的大界營
,後與符登合力
圍殲前來偷襲的姚軍
俘斬敵軍二萬餘人
然而,姚軍并沒有就此放棄對大界營的觊觎。加之
符登有勇少謀
,得勝後,率大軍不斷進擊,并且還放松了警惕。
于是姚苌親率
三萬鐵騎
輕松攻破了大界營。毛後雖然率部奮力抵抗,但
因寡不敵衆,兵敗被俘
被俘後的毛皇後堅貞不屈,最終被敵人斬首示衆,年僅21歲
第四位 冼英
冼英,又稱
冼夫人,南北朝時期的政治家,軍事家,社會活動家,俚人首領,并被奉為“嶺南聖母”
從小跟随父親兄長學習練武,管理手下。她
以其能行軍用師,籌略超群,信義卓著而德威遍布,鎮服了南越的各個部落。
同時她
十分賢明,還時正常勸親族為善。
而且
為人秉公處事
不徇私情
,因而在鄉裡很有威信,深得當地百姓的擁護和愛戴。
并且她還
将自漢代脫離了中央王權586年之久的海南島,重新收歸國家管理,并在海南島恢複郡縣制。
她曆經
梁陳隋
三個朝代 ,
一生審時度勢,順應潮流,對朝廷的忠并非愚忠
。當隋文帝進軍嶺南時,她當即歸附于隋朝,被封為
谯國夫人
,使得隋朝快速完成了對嶺南地區的統一。
可以說,她
緻力于維護國家統一和民族團結,她和她的子孫們也相繼為嶺南地區持續百年的相對穩定,促進廣東南部地區社會和經濟發展,做出了傑出的貢獻,是愛國主義典範
第五位 唐平陽昭公主
平陽公主,
唐高祖李淵的第三個女兒
,也是
李淵嫡妻窦氏的愛女
,她是一個真正的巾帼英雄,也是
中國古代第一位統領千軍萬馬為自己父親建立帝業的公主
她的
才識膽略絲毫不遜色于她的兄弟們
,在李淵領軍反隋時,平陽公主就到處聯絡反隋的義軍。這個年紀輕輕的女子,
以其超人的膽略和才識,在三個多月的時間裡 ,就招納了四五支在江湖上已有相當規模的起義軍。
平陽公主率領的義軍勢如破竹,不斷攻城拔寨。而這支由女人做主帥的義軍,軍紀非常的嚴明,在那亂兵蜂起的年月裡,這支軍隊得到了廣泛的擁護。
中國萬裡長城的著名關隘娘子關,就是因為她所率領的娘子軍曾經在此駐守而得名
第六位 梁紅玉
梁紅玉,
宋朝著名抗金女英雄
雖然史書中不見其名,卻有其人,稱為梁氏,并且還是名将韓世忠的夫人
而她出身于将門之後,他的祖父和父親都是武将出身,因而,她從小便跟随父兄練就一身好本領。
在
平定苗傅叛亂中立下殊勳
,一夜奔馳數百裡召韓世忠入衛平叛,是以,
被封為安國夫人和護國夫人,并被賜爵祿
,由此
開創了後世功臣妻給俸制度
而在著名的
黃天蕩
之戰中,
梁氏親執桴鼓
,和韓世忠共同指揮作戰,
将入侵的金軍阻擊在長江南岸達48天之久
,從此,名震華夏。
第七位 秦良玉
秦良玉,
明朝末期戰功卓著的民族英雄,也是抗清名将
從小她跟随父親習文練武,
善于騎射,通曉詩文,并且足智多謀
。另外,她
行軍治兵,号令嚴明
所領軍隊号稱“白杆兵” ,遠近聞名。
她
一生戎馬40餘年,足迹遍及長城内外,大江南北,雲貴高原,四川盆地
當丈夫去世時,她
代領夫職
,并率領自家兄弟先後參與
抗擊清軍
奢崇明之亂
張獻忠之亂
等戰役,
一直為保衛大明而戰
崇祯皇帝曾親自為她題詩,并
封其為忠貞侯,二品诰命夫人。
曆朝曆代修史,女性名人都是被記載到列女傳裡,而
秦良玉是中國曆史上唯一單獨載入正史的巾帼英雄
唯一憑戰功封侯的女将軍
,更是
為數不多的文武雙全女子
第八位 楊妙真
楊妙真,
金末國術家,紅襖軍首領楊安兒之妹,号稱“四娘子”
當楊安兒死後,楊妙真成為
紅襖軍的新首領
。楊妙真上司的紅襖軍,
組織嚴密,他們的器械雖不如金兵,但“心協力齊,奮不顧死” 屢敗敵人
,讓金人十分頭疼。
後與另一股抗金義軍李全部合兵,并
與李全結為伉俪
。因與金交戰不利,于是,他們
向南宋稱臣
然而,卻
遭到大宋的官員處處提防
,加之北方蒙古國崛起,金朝逐漸被其蠶食直至滅亡,楊妙真他們的處境變得十分艱難。就在這時,南宋選擇落井下石,反而要征伐楊妙真部。一怒之下,
楊妙真率部投降蒙古國,并反攻南宋
,并且
輔助其子繼任蒙元益都行省
,成為
蒙元最大的漢軍世侯。
而楊妙真
本身武藝高強,善于騎射
。而她
所創的梨花槍,号稱“天下無敵手”
,為後世軍事家所推崇。
第九位 唐賽兒
唐賽兒,
明初農民起義軍女領袖,也是白蓮教女頭領
據說她在丈夫死後偶得一石匣,而那裡裝着寶劍和兵書 ,她研習後通曉法術兵法。而後假借
白蓮教
之名,召集了數千群眾,并在
益都卸石棚寨起事
,組織發動了規模宏大的農民起義。随即,就
全殲了前來圍攻的官府軍隊,并殺了青州都指揮使高風,各地群眾紛紛響應
之後朝廷派出京師精兵,由
安遠候總兵柳升與都指揮劉忠統領
,前來征讨。明軍仗人多勢衆 包圍了唐賽兒山寨,唐賽兒
随即詐降,尋機夜襲了官軍大營
,使得明軍大亂,
劉忠也戰死
。唐賽兒率部突圍而出。
緊接着就
攻下莒州、即墨
等地,并
包圍安丘城。
眼看着就要攻克城池,結果
山東都指揮佥事衛青
拍馬趕到,使得起義軍腹背受敵,唐賽兒部最後被擊潰消滅,起義也宣告失敗。
但唐賽兒等人安然逃走,不知所蹤。她成為了
中國曆史上有名的農民起義女領袖
,而她上司的農民起義不僅
有力地打擊了明王朝的統治
更震撼了通過農民起義奪得政權的明王朝。
第十位 蘇三娘
蘇三娘,
原名楊玉娘,太平天國女将
從小便練就一身好武藝,後與
蘇三
相識後便情投意合,結為夫妻,并且成為了
天地會的成員
。不過,
婚後不久,丈夫便被同行殺害
之後蘇三娘通過自己努力不僅手刃了仇敵,還拉起一支
人數達到數千的農民起義隊伍,成為了天地會的首領之一
來自電視劇《太平天國》
随後她
率領天地會2000多人加入了太平軍,參加金田起義。
跟随洪秀全馳騁沙場,并且立下汗馬功勞,位至
女軍軍帥
守永安,圍桂林,打長沙,攻武漢,破南京
等戰役中,她英勇善戰,所向披靡。
就連
清朝當朝狀元龍啟瑞
也為之傾倒,曾賦詩《
蘇三娘行
》。贊她“
兩臂曾經百餘戰,一槍不落千人後
”, “
馳馬呼曹意氣豪
萬千狐鼠紛藏逃
”。
而她威風凜凜地率兵開進南京城時,狀元郎再次賦詩一首寫到:“
城頭鼓角聲琅琅,牙卒林立旌旗張,東家西家走且僵,路人争看蘇三娘
”。在這次曆史上最大的農民起義中留下了輝煌的一頁。
結尾
以上就是
,她們用實際行動告訴世人: “
誰說女子不如男
并在中國曆史長河中,留下脍炙人口的佳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