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天下無患必立規矩,賞罰公正必立正信

天下無患必立規矩,賞罰公正必立正信

原創:熊春錦 德慧智

道德人生最幸福,德才兼備最快樂!

傳播:國學丨文化丨親子丨教育丨中醫 | 健康

傳遞:愛地球 | 愛萬物 | 正能量

唐太宗李世民是一位傑出的皇帝,很善于處理君臣關系,任命賢才,用人不疑,手下積累了大批傑出的文臣武将,為貞觀之治打下了人才基礎。

唐朝李氏家族崇信老子,李世民重視學習老子思想,帶動全國。黃老治理學治理的是自己的心身,治理的是為事業服務的人才。内聖外王的治理學是事業成功的保證。

唐朝最傑出的将領名叫李靖,原名藥師,出身官宦世家,在隋朝末年,因為才能卓越,為隋朝擔任一個郡的主管。當時李淵私下招兵買馬準備起義,被李靖發現,他準備到江都去告發。不料,他到達長安市,唐高祖李淵已經攻入,将李靖捉住,想把他斬首。李靖滿腹經綸,壯志未酬,在臨刑将要被斬時,大聲疾呼:“你們起義兵,本為天下除暴亂,不去圖謀大事,而因為個人恩怨來斬殺壯士!”李世民贊賞他的才識和膽氣,特批把他釋放了。不久,李靖被李世民召入自己的将軍府,擔任三衛的要職

黃老修身明德的治理思想,就是内修賢聖,培養聖治心意身的素質;外用仁義,用符合道法的王道治理于外,應用于人和事。隻有如此,賢才必然容易被發現和畢集于身周。

貞觀四年,李靖大敗了突厥國王,因他率領的部隊紀律一時松弛,緻使突厥的珍寶被官兵搶得幹幹淨淨。

于是監察部門彈劾李靖,要求按照軍法對他進行處理。唐太宗特意下令予以特赦,不加彈劾。等到李靖進見太宗,太宗對他大加責備,李靖磕頭謝罪。過了很久,太宗才說:“隋朝時,大将史萬歲打敗了突厥的達頭可汗,明明功勞很大,隋文帝卻不僅不獎賞,反而因為其他小罪把他斬首。朕不會這樣處理事情,記錄下你的功勞,赦免你的過錯。”于是,加封李靖為左光祿大夫,并賜給他絹一千匹,并且賜封食邑,連同以前的,達到五百戶之多

《黃帝四經》指出:“精公無私,賞罰信,是以治也。”精公無私,是正确把握住賞和罰符合道法的前提,賞與罰是“左執規,右執櫃,何患天下”的落實,樹立誠信、忠信、信念,才是王道治理一切的厚土與基石。天下無患必立規矩,賞罰公正必立正信。

天下無患必立規矩,賞罰公正必立正信
天下無患必立規矩,賞罰公正必立正信
天下無患必立規矩,賞罰公正必立正信

繼續閱讀